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风窗专题 > 正文

伊拉克人“补宪政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7:54 南风窗

  □于英红

  10月19日,伊拉克特别法庭在巴格达“绿区”内大审前总统萨达姆及其7名前高级助手。萨达姆面临制造杰勒镇 大屠杀、入侵科威特、迫害沼泽地带阿拉伯人、对库尔德人大屠杀以及种族清洗这6项主要指控,其中仅第一项指控若成立即 可治其死罪。从庭审直播画面看,萨达姆情绪亢奋,困兽犹斗。可惜,原本由1500名志愿者组成的辩护律师团因“人多口
杂”早在两个月前即被萨达姆家人解散,现在由伊拉克律师哈利勒杜莱米充当首席辩护的律师团看来没能展开像样的辩护行动 ,只是争取到将庭审的日期再推迟40天。另外,20日遭绑架的萨达姆案辩护律师贾纳比被杀害一事,也让特别法庭难堪。 不过,考虑到特别法庭的法官们接受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专家的特殊培训,并获得美国7500万美元的拨款用于案 件调查,故最终的审判结果是不会令人意外的。关键是先前所传的几名“污点证人”会不会如期露面指控老萨,这将决定庭审 的期限是一年还是半年。

  尽管漫长的庭审劳神耗财,美国和

伊拉克当局还是准备把这出大戏“演到底”。毕竟,之前已经羁押了萨达姆快两年 ,距离萨达姆首次出庭也已有一年多,也不在乎多等这一年半载。再说,这也是向阿拉伯人展示西方司法精髓——“程序正义 ”的大好时机,不把萨达姆这一美军攻伊以来的最大“利好”充分挖掘利用殆尽,布什政府是不会轻易罢手的。而特别法庭独 立于伊拉克过渡政府的姿态,似乎也说明了这是一场“全民公审”而不是“政敌挟私报复”,这对于流行“血亲复仇”的阿拉 伯世界来说倒真是新鲜事物。另外,作为伊拉克人补习“宪政课”的一部分,让那些没有多少经验的初级法官担任“审萨”重 任,向他们传授一套外来的法律规范,的确也需要时间消化。最后,10月15日宪法全民公决之前的几个月里,伊拉克教派 对立有所加剧,当局显然不希望用“审萨”火上浇油。

  闲话至此转入正题,讲述一波三折、暗礁四伏,并且刚刚落下帷幕的伊拉克宪法起草和批准全过程,这对于伊拉克未 来的影响显然不是萨达姆一人的生死所能比拟的。

  妥协之路艰难曲折

  今年4月28日伊拉克过渡政府成立后,起草正式宪法以取代2004年3月签署的临时宪法的工作即被提上首要议 程,但谁也没想到之后的“妥协之路”竟会如此艰难。

  5月初,伊过渡议会任命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因只容纳了两名逊尼派代表而遭到杯葛。逊尼派在6月初的全国性大会上 亮出狠牌:如果不增加逊尼派在委员会的代表名额,就将抵制全民公决。鉴于逊尼派在至少3个省中占据人口多数,在过渡政 府中居于多数的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不得不同意增加15名逊尼派代表。然而好景不长,7月19日,宪法起草委员会3名逊尼 派成员在巴格达遭枪击身亡,23日逊尼派代表拒绝参与宪法起草工作。25日,对3名逊尼派成员被杀事件进行调查的要求 得到满足后,逊尼派代表才恢复工作。

  刚刚谈判解决了代表名额问题,宪法草案的议会表决又成了问题。虽然8月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表示不会延期提交宪 法草案,但由于各派对包括联邦制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分歧严重,议会表决不得不进入一而再的“加时赛”中:8月5日,美军 扩大于两天前发动的“快速打击”范围,致使伊拉克宪法全国讨论会议推迟;8月9日,伊拉克各派复会商定于15日决定草 案提交的具体时间,然而15日当天又被迫延期;8月22日,过渡议会宣布宪法草案的提交再延长3天,孰料到26日又再 次推迟。在最后阶段谈判中,为了满足逊尼派阿拉伯人的要求,什叶派和库尔德人同意再次修改“最终版本”。一是在确定联 邦制原则的前提下,交由年底选举产生的新议会决定具体实施细节;二是在清除前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问题上作出让 步。另据参加此次谈判的消息人士说,制宪委员会已经达成协议,决定把伊拉克所有地区的资源按人口比例和“需求”进行分 配。8月28日,新宪法草案的“最终版本”终于敲定,多数成员签字通过。尽管逊尼派的16名代表仍然拒绝签字,但这并 不妨碍一再宣告“加时赛”的伊拉克制宪此刻取得差强人意的阶段性成果。

  接下来似乎就是10月中旬的全民公投,但在此前半个月里,斗争和讨价还价仍在继续。由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控制绝 大多数席位的伊拉克议会于10月2日对全民公决规则企图重新进行解释,将“选民”界定为“登记选民”,即必须要有3个 省的2/3“登记选民”投票反对才能否决宪法,如此将大大降低宪法被否决的可能。随即逊尼派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并扬 言将抵制10月15日举行的全民公决。在国内外的强大压力下,伊拉克议会于10月5日以119对28票的表决结果否决 了自己不久前通过的修改条款,恢复对有关公决“选民”的原有解释,即“实际参加投票的选民”。力阻宪法通过的逊尼派政 党重新看到“希望”后,号召逊尼派穆斯林在公投中投反对票。为了解决危机,什叶派和库尔德人领导人紧急邀请伊拉克伊斯 兰党等逊尼派领导人协商,美国和阿盟也介入调停。参与谈判的三派领导人最终在10月11日就宪法修改问题达成协议,1 2日伊拉克议会通过了宪法草案的修正案。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在年底正式议会大选后4个月内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宪法以 修正案的形式重新加以审议,修正案也须提交新议会表决,获得绝对多数赞成票方可通过。

  宪政精神渐入人心

  由于伊斯兰党“阵前倒戈”,号召逊尼派民众支持这一“并非一锤定音的宪法”,10月15日的宪法公投终于在千 呼万唤之下得以顺利举行,饱经忧患的伊拉克人终于迈出了宪政征程上的重要一步。回想自1958年共和国成立以来伊拉克 人屡屡补宪政课,无奈每每不得要领,未能制订出一部符合法治精神的宪法。如今伊拉克面临战后重建困局,伊拉克人终于懂 得宪政就是一个有利益冲突的各方互相妥协的过程,开始补上了关键的一课。

  伊斯兰党可谓代表了逊尼派中灵活务实的政治力量。早在今年1月逊尼派联合抵制伊拉克过渡议会选举时,穆斯林长 老会曾提出要美军撤军,伊斯兰党就没提这个要求,它甚至认为美军短期内无法撤出伊拉克。大选过后,逊尼派开始丧失在美 国指定的临时政府中按人口比例拥有的话语权时,伊斯兰党已经开始后悔草率地抵制大选,承认让什叶派全面掌权是个错误。 相反,以穆斯林长老会为首的一些逊尼派组织冥顽不灵,仍想着唱对台戏。这次伊斯兰党倒戈,想必会对穆斯林长老会有所触 动,尽管后者表示很“遗憾”。

  总体来说,逊尼派政治力量尽管在“倒萨”战争和过渡议会选举中连遭重创,但其主流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除外 )并未脱离和平抗争的轨道;其制宪代表反复呼吁在全民公决中否决这部损害他们切身利益的宪法,但他们同时承诺,逊尼派 将积极参与今年12月的全国大选,成为伊拉克政治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表明伊拉克最保守、最顽固的政治力量 都愿意加入到民主进程中来,宪政在伊拉克已经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至于剩下的宪法条文问题,由于面临一些先天性障碍 ,尚须在持续的争论中逐渐磨合。

  具体而言,伊拉克能否实行联邦制首当其冲。库尔德人渴望以联邦制延续其自1991年开始享有的自治权利;逊尼 派则担心这将使南北的石油资源脱离中央控制,于资源匮乏的中部不利。再者,在较早版本的宪法草案中,伊斯兰教被认为是 国家立法的“主要基础”,这一观点为大部分什叶派穆斯林所坚持,却遭到库尔德人和一些世俗的伊拉克领导人反对,后者认 为如果过度尊重宗教权力,会影响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和妇女应当享有的权利。此外,库尔德人希望将国名定为“伊拉克联邦共 和国”,要求库尔德语和阿拉伯语一样成为伊拉克的官方语言;什叶派则认为“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一名比较好,他们希望 宪法对伊拉克的阿拉伯特性有明确阐述。目前关于伊拉克国名的妥协方案是“伊拉克共和国”。

  美式宪法不甚合用

  除了上述重大分歧外,如今伊拉克制宪模仿美国模式,难免让人产生是否会水土不服的疑虑。1787年美国制定出 一部采用联邦制的宪法,颁布至今已有200余年,其间虽然通过了20几项宪法修正案,但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为世人所称 羡。可伊拉克制宪的背景和美国当年的情形存在诸多差异,尤其本国制宪者缺乏政治经验,加剧了制宪的困难。

  首先,美国的联邦制是由邦联制演化而来的,各州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先是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拥有很大的权 力,中央政府经济不独立,处处需要仰赖各州。各州在体验过邦联政府的软弱无力之后,都渴望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于是 各州制宪代表齐聚费城商讨制宪事宜,可谓水到渠成。而伊拉克是在美军占领之下,按照白宫应付国内压力的日程表来制定宪 法的,巴格达实际上是被动的。各派政治吁求也各不相同,有的要“7世纪的宪法”,有的要“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小布什 则希望有一部“美式宪法”。

  其次,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都有议会以及司法机关,各州根据各自 特色实行自治。这些政治经验为美国宪法提供了参考的模版。而伊拉克在战前处于萨达姆独裁统治之下,对于宪政、议会民主 等概念还没有从本质上把握。美国占领后,要求伊拉克人赶快从“宪政学校”毕业,无异于揠苗助长。

  再次,殖民地时期美国各州都不同程度地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美国聚集了来自旧大陆的各种宗教派别,在这里他们能 够自由地信仰自己所笃信的宗教,只要不对他人构成障碍,因此宗教问题不会成为美国制宪的障碍。而伊拉克制宪中一个非常 严重的问题就是国家的定位问题。伊拉克长久以来就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但是战后重建的三派主 要势力中,库尔德人与阿拉伯人有历史心结,对伊斯兰教也很淡漠。

  最后,在美国当年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54名代表中,工商业巨子超过35人,19人是奴隶主(华盛顿本人就拥有 大量黑奴),尽管当时也存在众多的利益集团,但他们中不少人兼具多重身份,他们的利益也是交叉的,因此比较容易达成妥 协。美国宪法实际上是由北部自由州和南部蓄奴州、大州和小州、工商利益集团和农业种植园利益集团相互间达成妥协的产物 。而如今的伊拉克却固化为三个主要的派别,他们的立场和利益取向难以调和,甚至在什叶派内部也存在着宗教和世俗之争: 包括西斯塔尼在内的一些什叶派领导人支持政教分离,但最后却是崇尚神权政体的达瓦党领导人贾法里出任总理,而伊斯兰最 高革命委员会推举的阿迪勒迈赫迪只是

财政部长,这就为未来的权力争夺埋下了伏笔。

  公决结果柳暗花明

  10月17日伊拉克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宪法草案在两个逊尼派省遭到彻底否决,在另外两个逊尼派省则以近70 %的支持率出线。因逊尼派未能聚集起否决宪法所必需的至少3个省的2/3以上的反对票,宪法草案通过已成定局。这一成 果显示,伊拉克人在艰难曲折的制宪历程中,对于宪政精神的理解已经有了相当大的突破。否则,就不能解释在过渡议会占主 导优势的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会对逊尼派作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与让步。甚至连昔日的“战争狂人”萨达姆为了对付审判,也开始 疯狂补习《日内瓦公约》等法律课程。

  伊拉克制宪之所以能修成正果,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在临时宪法确立的“防止多数人暴政”的权力制衡框架 内,各方屡屡谈判磋商新宪法草案中有争议的内容,倾听作为少数派的逊尼派的声音,最终争取到伊斯兰党的“弃暗投明”, 从而获得两个关键逊尼派省的支持,一举扭转败局。第二,伊拉克人对和平、发展和稳定充满渴望,期待新宪法成为伊拉克今 后政治重建的基石,这从全国高达61%的投票率中就可以看出。同时,伊拉克警方及美军严加防卫,确保了投票正常进行, 让伊拉克人的意志得以充分体现。第三,联合国、美国、阿盟等各方的帮助、斡旋与施压,为此次公投的成功付出了心力。

  早在10月16日初步结果还未揭晓之时,小布什就已经在偷着乐了,脸上露出了近期难得一见的微笑。8月底伊拉 克总统塔拉巴尼曾忧心忡忡且自我安慰地说:“有分歧很正常,各派都有自己的意见,如果公决中宪法没能通过,我们可以从 头再来。”至此,压在塔拉巴尼心头上的巨石终于落地。由此,纵观此次伊制宪全程,伊拉克人对投票、讨价还价、妥协等民 主方式的认同和接受,证明伊拉克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补上了宪政课程。

  相关专题:南风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