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京报:美国“中亚战略”难成气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09:50 新京报

  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21日宣布,随着一架C—17运输机载着90名美军人员离开,美军已于当天完全撤离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汗阿巴德空军基地,结束了在此地长达4年的驻留。此举表明,美国自2001年以来在中亚建立的军事、政治影响力,已遭到削弱。

  中亚的地缘位置极其重要,处于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所说的“枢纽区”和“世界地缘政治心脏地带”。

  2001年秋阿富汗战争时,美国以反恐为名进入了中亚。

  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并没有遵守诺言按时撤离其在中亚国家的军队,反而寻求巩固和扩充在此地区的军事存在,意图以此拓展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取得在此地区相对俄罗斯和中国等的地缘战略优势。

  不过,美国的如意算盘面临了强大挑战。在阿富汗战争结束一年后,乌兹别克斯坦就向美国提出了美军撤离问题。在今年7月初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六国元首宣言也为反恐联盟将其军事力量撤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设定出最后期限。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在中亚国家设立的军事基地,普遍遭遇了要求撤出的呼声。

  美在中亚地区难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主要原因,乃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从地缘上看,中亚周围有许多大国,传统上又是前苏联的组成部分,目前仍大多是独联体的成员,被俄罗斯视为“准国外”,这些国家不可能过分倒向一个在地理上与它们远隔重洋的大国,不管这个大国是如何“超级”。从安全上看,这些国家大都面临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等势力的干扰,这也需要它们与周围国家建立起良好关系,以共同应付这些问题。从经济上看,中亚五国都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取得独立,国家处于新生阶段,经济上困难多,一方面与俄罗斯之间因为历史传统而存在着相互依赖,另一方面与周围国家特别是中国开展经贸往来,更便利于其经济发展。

  着眼于中亚各国现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生态,可以这样说,谁更便利于中亚国家解决目前面临的经济、安全和政治问题,谁就更有可能被中亚国家视为优先交往的对象。在这方面,与中亚毗邻的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国,显然有着地缘上的优势。

  特别是在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成立后,由于俄中两个大国与中亚国家展开通力合作,在防治“三股势力”上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相互间的经贸合作也有效促进了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亚国家不唯美国马首是瞻,乃在情理之中。

  美国当然也意识到当前在中亚所遇到的情势,已非2001年时可比。今年以来,包括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在内,美国高官已5次造访中亚。如此高密度地关注这一地区,一方面显示了中亚在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和对美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对能不能保持和加强在中亚的影响力,已变得不如四年前自信。

  在美军撤出乌兹别克斯坦的同时,美国近年来对中亚地带另一个国家———蒙古的兴趣与日俱增。在上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蒙古之后,21日,美国总统布什也亲自踏上了该国国土。美国拉拢蒙古以在中亚设点布阵的意图一望而知。

  不过,同样基于经济、安全和政治等原因,可以预料,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蒙古,也不太可能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出现。

  □妮梦舟(北京学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