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秘密策划中美建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8:41 环球时报 | |||||||||
肯尼迪(左)入主白宫后曾想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 作者:张伟 编者按:11月19—21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中国之旅让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他也因此名留史册。其实在那之前10多年,另一位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多次试图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虽然这些尝试终因肯尼迪遇刺身亡而失败,但它们却为尼克松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美国最年轻总统想改善中美关系 1961年,44岁的美国民主党候选人约翰·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年轻气盛的肯尼迪刚刚入主白宫就显示出了他与前任艾森豪威尔的不同,尤其是在外交政策方面,肯尼迪开始考虑改变十几年来美国扼杀、封锁新中国的政策,并开始着手与新中国改善关系。 肯尼迪把对华政策提上议事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背景:一是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二是中苏分裂日益明显,前国务卿杜勒斯“共产主义是铁板一块”的论断受到了置疑;三是新中国核武器研究进展迅速,即将迈过核门槛;四是众多的亚非拉新独立国家加入了联合国,第三世界的阵营不断扩大,美国最重要的盟国英国、法国也已同新中国改善了关系。美国人已经意识到:长期孤立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与此同时,新中国领导人也在各种场合表示出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1960年10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他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有的放矢地与他“聊”起了当时已进入白热化的美国大选,“聊”起了肯尼迪与尼克松进行的电视辩论。肯尼迪当选总统后不久,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即在华沙会谈中向美国方面表示,希望肯尼迪政府“在中美关系的进展方面有所建树”。 肯尼迪两次安排中美秘密会谈 1957年10月,还是参议员的肯尼迪就在《外交》季刊上刊文指出:中国和欧洲正在形成新的政治力量中心。在1960年的总统大选中,肯尼迪严厉批评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防守金门、马祖的政策,表现出要改变对华关系的态度。他的言论在台湾岛内引起轩然大波。愤慨之余,台湾“外交部”表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放弃一寸土地来讨好他人,包括肯尼迪参议员在内。”台湾方面的这番表白激怒了肯尼迪的竞选班子,蒋介石担心一旦肯尼迪当选,此话将影响美台关系。于是,蒋介石把“外交部长”沈昌焕叫去训斥一通,又把放狠话的“外交部次长”许绍昌贬到拉美当“大使”,给肯尼迪消了气。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时任参议员的肯尼迪为在大选中获得外交得分,派前日本军官筑地大佐秘密潜入中国,试图安排一次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秘密会见,但无果而终。一计不成,肯尼迪又想借助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通过美国驻东京大使馆的“后门”安排两国人士秘密会见。出人意料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决定亲自召见中国代表,但条件是“他必须从大使馆的前门进来”。这使得肯尼迪等人非常生气。果然,中国方面的反馈消息是:“美国人不认真!”这样,一次本可使越战避免的机会失去了。 错失三次改善对华关系的机会 肯尼迪上任之后,除继续保持中美华沙会谈渠道接触外,还想通过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与新中国扩大接触,并准备邀请新中国参加限制核武器谈判。当时正值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美国人对于新中国此时面临的困难是了解的,据曾任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外交官的列文回忆,当时美国驻港领事馆想尽办法刺探中国粮荒的情报,甚至不惜去肉店查看猪肉,因为“(在香港的)中国人爱吃新鲜猪肉而不是冷冻猪肉,因此,每天总是有一列火车的活猪运进香港。一旦中国内地出现食品短缺和庄稼歉收,在香港的美国人就可以从猪的肥瘦和货源省份推算出那里受灾的情况”。 得到来自中国的相关情报后,肯尼迪便想借中国发生粮荒之机打开通往北京的大门。1961年3月4日,美国国务院发给参加华沙会谈的美国官员一份指示,称如果中方主动提到粮荒问题,美国代表应当解释,如果中国真的需要食品,美国愿意考虑响应这个要求。 肯尼迪的决策班子显然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问题上犯了重大错误———希望新中国主动开口向美国人求援。美国的“粮食换和平”计划曾经给上世纪的中国带来痛楚,因此毛泽东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号召中国人民学习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精神。美国的情报机构则对新中国可能的立场做了另一种判断。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61年4月4日的《特别国家情报估计》中写道:“即使在饥荒的情势下,我们相信北平(北京)也不会接受美国提供的食物。” 实际上,当时新中国领导人已经有从国际市场上、甚至从美国进口粮食解决粮荒的想法。1961年9月,在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毛泽东就曾坦诚相告:1961年中国粮食收成不好,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歉收了。新中国在来年秋收前的粮食供应情况将十分严峻。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美国国内。当年年底,美国西雅图的一家贸易公司申请向新中国出口40万吨粮食的出口许可证。美国商务部却拒绝签发许可证,使肯尼迪政府又丧失了一次改善对华关系的机会。 就在同一年,缅甸总理吴努向美国政府建议:由缅甸充当中介国,把美国的小麦卖给新中国。考虑到60年代缅甸政府与新中国的关系,以及吴努总理同周恩来总理的个人关系,美国人本应该意识到这个建议的价值。但美国人此时满脑子都是冷战思维,根本不考虑什么人道主义。11月27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一口回绝了吴努的建议。后来,腊斯克终于琢磨明白了个中玄机,原来这是一个与新中国进行接触的好机会,但就在他准备前往缅甸同吴努总理就此问题进行会谈的前一天,缅甸国内发生了政变,吴努政府被推翻了。打开通往北京大门的机会就这么又一次与肯尼迪政府擦身而过。 猝然遇刺,肯尼迪将打开通往中国大门的荣耀留给了尼克松 1962年,肯尼迪政府还曾进一步考虑向新中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就在此时,偏安台湾的蒋介石也蠢蠢欲动,准备趁机反攻大陆。随后,解放军加强了军事准备,在这种局势下,再进行粮食援助显然已不太可能。于是,肯尼迪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的善意。 1962年6月23日,肯尼迪政府通过中美华沙会谈向新中国进一步表示:美国人无意支持蒋介石武力进攻大陆……后来,肯尼迪还向全世界公开了美国政府对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态度。美国人此时发表声明,无异于给蒋介石泼了冷水。应该说,肯尼迪的举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反映了他在对华政策上一些变化。 从目前已经解密的档案看,当时连任呼声很高的肯尼迪已在酝酿一项重大计划:在他的第二任期内重新审议对华政策,有可能承认新中国,甚至有与中国建交的可能性。1963年11月14日,肯尼迪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将重新审议自己的政策。我们并不墨守对红色中国的敌视政策。”只可惜天不假年,一周后,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鲁莽之徒林登·约翰逊继任总统,美国全面升级越南战争,使刚刚出现解冻苗头的中美关系再度跌落回冰点,美国外交政策也随之陷入“低谷”。 可以说,肯尼迪执政时期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已有了一些新的设想,酝酿了一些调整方案。这些举措为日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起了铺垫作用。在肯尼迪遇刺身亡9年之后,上帝将打开通往新中国大门的光环留给了尼克松。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23日第二十三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