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大和”热与日本的和平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2:08 东方早报

  岁末年初,日本社会最热的话题当属影片《男人们的大和》。“大和”是二战中日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曾被视为“大日本帝国的象征与希望”。该舰于1945年4月被美军击沉,葬身海底。影片讲述的就是舰上三千余名年轻士兵与亲人生离死别,与战舰同归于尽的悲惨往事。

  该片自2005年12月中旬在全日本上映后,短短12天即突破百万票房。在门庭若市的电
影院外,相关的书籍、动玩一路热销,由道具船改建的博物馆游人如织,不少网站甚至在大张旗鼓地招募“大和号战士”!

  “大和”热出现在当下的日本,并非偶然。首先,这部投资15亿日元、大师导演、巨星加盟、衍生产品丰富的大制作影片,其艺术上的考究与商业上的用心是不言而喻的。观众不仅能在影院中感极而泣,走出影院后,面对铺天盖地的“大和旋风”,依然可以热情不减。

  其次,历经近十多年的国势低迷,日本精英阶层痛感人心涣散,草根阶层痛感生活惟艰,前者需要有效的手段表现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后者需要合适的方式谋求“精神的振奋”。影片通过表现非常时代及非常主题,为双方情感的共鸣与整合提供了最佳平台。

  再次,2005年是日本战败60周年。在这个深具历史意义的年份里,“修宪”、“强兵”的潮流正汹涌澎湃。在“战争与和平”的抉择关头,影片的现实意味油然而生。

  据该片导演称,这是一部呼唤和平的反战影片,通过表现战争的可怕,让今天的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但令人深思的是,从实际效果看,因为极力渲染战舰遭炸的血腥及士兵视死如归的英勇,影片恰恰营造了一种强烈的“不怕战”的氛围。这显然没有达到甚至背离了导演的初衷。

  反战片为何拍出了不反战的效果?呼唤和平为何让人感觉变了味?这些疑问既来自电影世界中隐蔽的故事陷阱,更来自现实世界中日本对待

二战,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暧昧心态。

  从整体来看,该片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陷阱,即在于片名中“男人们”的称谓。通过赋予士兵“人”的色彩,描绘他们情深义重的“人情”,影片不仅拉近了与现代观众的距离,而且为虚构“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空间。

  银幕上,士兵们看似无怨无悔地为国捐躯,但事实上,在那段黑暗的历史里,普通的日本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圣战”的奴隶。他们既无为“人”的自由,也不能力挽战争的疯狂,更无法改变充当炮灰的命运。据众多战争经历者所著的回忆录,即便特攻队“志士”,在离家之际也并非个个光明磊落,而是多数沉闷抑郁。但在天皇制的暴力下,没有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抗争。

  影片浓墨重彩地表现士兵最后一刻的决绝,固然取得了不凡的艺术效果,但这种用最有限的“主动”来掩盖最无限、最无奈的“被动”的创作手法,不但掩盖了历史的真相,还掩盖了日本核心权力对普通民众绝对统治的战争本质。作为反战历史片,这种重情轻理,只讲现象,不究机理的思维模式,无疑缺乏深刻。

  在片面的反战观之外,该片呈现的和平意象同样充满暧昧。这实际也体现出日本反战片及和平主义的“软肋”。在导演心中,年轻士兵是战争的受害者。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倘若这些受害者没有惨死,岂不就是在别国国土上杀人如麻的加害者?扩大至国家层面,日本固然因战败饱尝亡国之恨,成为受害者,但对于东亚国家,它却又是不折不扣的加害者。

  “大和”、广岛、长崎的确是日本无法释怀的民族伤痛,可过于舐痛般地追忆这段往事,既人为地割裂了侵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关联,又会使日本在有意无意间淡化自己的加害责任。而如果战争反思达不到“战争经验一般化”的高度,那么主导日本民族心态的,必定是胜者为王败者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雪耻精神。

  和平是不战的取向,更是内心的平静。二战后,日本选择了和平立国的道路。但是,如果没有转化为内心的真诚向往,没有升华为国家理念,即使在形式上拥有和平宪法,和平也仅仅是一种现实政治策略,而且必将为现实所操弄。眼下日本国内对修宪的热衷,正昭示了日本和平主义的尴尬与脆弱。而在这种时空背景下审视《男人们的大和》,也就不难理解反战片为何会变味的缘由了。文 金嬴 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学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