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印度之行一箭双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6:5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评论员 刘 晗 3月2日,印度总理辛格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在新德里宣布,印美两国已于当天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 这个协议,打破了30年多来印度在核能源以及核技术上的被封锁状态,为印度使用
显然,新德里的决策者对美国的核承认期盼已久。据悉,辛格总理一反常例,亲自到机场接布什,并且不惜放弃一个大国总理身份接受美国人的安全检查(这被一些媒体认为是一种耻辱),印度人的急切之情和欣喜之意溢于言表。 从另一方面来看,布什之所以绕开IAEA而自行确认印度的核地位并为之提供帮助,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布什的专机在飞往新德里的途中突然停在喀布尔,并对阿富汗进行了未经事先宣布的访问,意味深长。加上随后的巴基斯坦,此次布什在南亚看起来雄心勃勃。很显然,放出话来要帮助印巴双方解决克什米尔是要在两国间寻求平衡;突访阿富汗是巩固前线阵地,窥视伊朗乃至整个中东和中亚。前方稳固阿富汗阵地,后方拉拢印度、巴基斯坦,布什的南亚战略旨在为其中东战略提供坚实的根基,进而控制整个波斯湾,实现其能源战略和民主推进计划。 但布什修好印度之目的绝非仅限于此。建立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关系、控制印度洋的背后,乃是整个太平洋的利益。在1990年代与日本以及澳大利亚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关系,并因此对太平洋形成了三角形的高度战略控制之后,全世界都已经意识到,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彻底地从北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种种的“中国威胁论”的叫嚣,使得中国在布什心目中的“假想敌”地位愈发提高,在布什看来,中国的崛起将首先改变亚太地区的基本态势,进而改变整个世界的战略格局。于是,加强与印度的关系,自然是想从喜马拉雅山的另一面牵制中国,在太平洋的战略两翼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外,从另外一个方向寻找战略点。 不难想象,志在以大国身份崛起的印度多少不想惟命是从地作一个马前卒的角色,辛格也曾公开表示其强烈的自主心态。但印度的尴尬在于,它大国崛起、建立主人心态的重要步骤——核国家地位的正当化——需要世界霸主美国来确认,而为了得到确认就必须投桃报李。 看来,布什的印度之行用意乃是一箭双雕:巩固南亚后备阵地为中东计划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搞定印度洋来更好地控制太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