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人物专题 > 正文

世界杯:德国人发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11:51 环球人物

  世界杯期间,走访了德国十几个城市,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德国人发了!世界杯的商业化程度,丝毫不亚于冯小刚《大腕》中的夸张情节——每个毛孔都跟钱有关。德国经济究竟能从世界杯中获益多少?德国波鸿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说,由于世界杯效应,2003至2010年期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额外增长将达80亿欧元!

  家庭旅店赚了个盆满钵满

  记者到德国不久,就开始忙着帮国内的记者同行找旅店了,最深刻的感触就是——怎一个“涨”字了得!在世界杯开幕前4个月,德国酒店的价格已比平时提高了3倍。

  通过互联网,记者认识了汉斯,一个家庭旅店的老板。到德国后,记者直接去他家“报到”。汉斯趁着登记的时间,做着简单的介绍:“8个小房间,每间一晚87欧元,包一顿早餐。虽说大部分游客只住一两晚,然后就转往别的城市。但自从世界杯开幕以来,我的8间客房就没有空过。”

  38岁的汉斯很有先见之明:他特意买了辆8座的丰田车,并对他的家庭旅馆重新进行了改造和

装修,还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宣传。“4月份刚开始营业时,每天只有2到4个房客,当时我一个人还能应付。世界杯一开始,我就一直忙碌,每天都开车带着房客们去不同的城市看球。后来,预订房间的人越来越多,我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不得不把家乡的两个弟弟都叫过来帮忙。”

  汉斯说,在德国,像他这样借世界杯发财的小商人不计其数。世界杯期间,来德国的外国游客约有700万人,他们给德国的零售业和餐饮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专家们预测,世界杯带来的消费热,将有助于德国摆脱近年来国内消费不旺的局面。

  中国球迷为德国添金

  10小时的空中距离,最低五六百元的球票价格,5天2万元的旅行社报价......虽说这是一场没有中国人参加的比赛,但记者在德国采访世界杯时发现,中国球迷给德国旅游业添金不少。客居法兰克福的老孟与几家旅行社合作,专门接待中国旅游团,一人身兼向导、翻译及司机三职。

  开中餐馆的华人朋友堂女士,此时也早早就添置了超薄

液晶电视,供来此用餐的顾客观看转播。一些餐馆还酝酿出世界杯套餐,来吸引球迷。汉堡的一家“李氏”中餐馆,还将参加世界杯32个国家的特色食品搬上了餐桌,从德国的香肠、沙特人的咖喱羔羊肉到哥斯达黎加的玉米馅饼等。一时间,这个中餐馆成了世界各国球迷最佳选择之一。在科隆等地,还出现了一些华人开的1欧元世界杯商品店,而这些商品都来自中国。据商店负责人沈女士介绍,仅一种往脸上画国旗用的颜料,前两天就卖掉了上万盒。

  除此之外,许多在华外企公司也组团前来搞公关。在这里,记者碰到了中国国旅德国公司总经理黄骏先生,他们承接的国内团都是外企的“公关团”。某IT行业公司一行28人,公务舱,往返6天,包括机票及当地住宿交通,团费每人3万多元,再加上一张1/4阶段比赛的VIP门票,2600欧元。整个行程6万余元。这样的世界杯消费,自然不是一般球迷能享受的。

  据了解,今年的世界杯,由于受德国物价、交通及住宿等“利好因素”影响,旅行社有的欧洲线路价格也水涨船高。平常欧洲游1周以上的报价在1万到1.5万元左右,现在游5天价格就达到2万元。普通游客自然不愿花这个冤枉钱,但要是真正遇到铁杆球迷,这些钱也就不是问题了。记者在汉诺威遇到了一位上海来的小伙子冯刚,作为国内少数在网上订票成功的球迷,他通过抽签,得到一张墨西哥与安哥拉比赛的一等门票,价值100欧元。凭这张票,冯刚很快拿到了德国使馆的签证,并花费6000多块钱购买了往返德国的机票。冯刚与记者见面的第二天,就要赶到科隆去看捷克与加纳的比赛,现在他还没有买到门票,即便如此,他仍想到赛场门口碰碰运气。“既然都到了德国,只要我能买得起,就算贵些也值了!”

  有了冯刚这些赶着送钱的球迷,德国人想不发也难!

  跨国公司争着来送钱

  已经是周六晚上9点多了,25岁的德国姑娘劳拉还在上班,若不是碰上世界杯,她早已舒舒服服地靠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了。劳拉在一家百货商店做柜台收银员,在她来这里工作的6年里,商店每天朝6晚8的营业时间从来没有改变。但世界杯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多年来大家习惯了的“工作生物钟”——她工作的这家商店为了增加销售额,在世界杯期间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

  记者来到劳拉的商店,货架上商品全与世界杯有关,顾客们正忙着挑选各式各样的纪念品。这几个月来,店里从日用品、食品到玩具,上面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标有同足球相关的图案,比如绿草如茵的球场,带球奔跑的球员,当然还有硕大的足球和漂亮的“足球宝贝”等等,好像只要和足球沾边,就有钱挣。“你好,我买10个小吉祥物。”一位前来结账的客人打断了记者和劳拉的谈话。劳拉暗暗给自己鼓劲:“打起精神来,还有半小时就可以回家看球赛录像了。”

  说到看转播,参与此次世界杯报道的除来自全球各地的约1000家电视、广播电台和网络等声像媒体外,还有约3000名文字记者在现场进行跟踪报道。首先是世界杯的主办者国际足联赚了个盆满钵满。据悉,为了争夺世界杯市场,世界级的各大厂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要拿下名额有限的“官方赞助商”的头衔。争抢的结果自然是赞助费一升再升。最终与国际足联签署赞助合同的公司有21家,每家赞助费为6000万欧元;国际足联的第二大财源是出售转播权。仅美国电视网络一家为获得这次世界杯赛的转播权就支付了2.5亿美元。其次是赞助商和获得转播权的各国电视台。在赞助商中,排在第一方阵的自然是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三巨头耐克、

阿迪达斯和彪马。世界杯期间,赞助商也好,电视台也罢,最终还是为了使自己赚更多的钱。阿迪达斯预计总收入是10亿欧元。耐克的销售目标是15亿美元。各国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滚滚而来,比赛直播收视率将创新高。当然,赚得最多的还是德国人。

  2万亿欧元随球“滚动”

  足球发展至今天,已不再是纯粹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使现代足球魅力四射至不同行业,足球已成了“摇钱树”。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曾表示,包括球员、教练、裁判以及世界杯官方工作人员,全球将有2.5亿人与世界杯“亲密接触”;在他们每个人身边,将有4至5人,以各种方式间接参与世界杯。因此,全球“涉杯”人员预计将超过10亿人,即全球人口总数的1/6,这么多人参与其中,预示着全球将有2万亿欧元资金随球“滚动”。世界杯,不仅是“球战”,也是“商战”。除了德国,其他国家也都跃跃欲试,纷纷伸手“捞钱”:

  日本针对本国球迷必须熬夜看球的特性,衍生出不少新的商机。在东宝公司,13家电影院深夜用大银幕播映世界杯实况,吸引球迷购票入内。曾作为日韩世界杯赛场的埼玉体育场,也由一家卫星电视公司操办,在《读卖新闻》上打出颇具煽动性的整版广告,3000日元一张门票,邀请球迷看直播、齐助阵。广告语称:“我们的敌手不是巴西,也不是克罗地亚和澳大利亚,而是睡魔和孤独。四年一度的决战,你就穿着睡衣迎候吗?进球的喜悦,你就独自悄然咀嚼?请来和同伴一起放声大叫,分享喜悦和绝望。”日本电通公司调查显示,世界杯将为日本带来42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法国电视1台、M6台、欧洲体育和“新频道”等几家财大气粗的私营电视台自然不甘落后。电视1台已出资1亿欧元,买下了最为精彩的24场比赛转播权,包括法国队参加的所有比赛。为了再赚一把,该电视台还推出了“高清电视”服务。想看高清晰度和高质量的比赛,需再掏钱订购专用解码器。而收费电视台“欧洲体育”,将花巨资一场不漏地转播全部比赛。M6台的强项是音乐和电影等娱乐节目,出资2700万欧元买下了31场比赛的转播权。

  在韩国,仅韩国银行出售的与韩国队成绩挂钩的存款和投资基金总额已高达6.78亿美元;英国“直线”保险公司调查也显示,世界杯将刺激英国球迷至少消费10亿英镑;在中国香港,直播世界杯赛事的商场人流劲升1倍,带旺运动、电器、食肆等营业额,升幅达一至三成。港新鸿基地产旗下四大商场:世贸中心、东港城、将军澳中心及上水广场,世界杯期间安排直播球赛,带旺了餐饮食肆,人流上升两至九成。提供观赛服务的餐厅更是大丰收,生意额一下提高35%。

  荷兰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杯夺冠将至少推动夺冠国当年经济上涨0.7%。英国《独立报》指出,在过去8年中,曾是世界杯夺冠国的巴西和法国,10%的经济增长和世界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国家经济状况与世界杯紧密相连。世界杯,还将续写它神奇的历史。 本刊记者 姚 莉 发自法兰克福 本刊特约记者 申 琳本刊记者 罗 旻  

  相关专题:环球人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