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几个可能的外太空目的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18:46 外滩画报

  霍金日前预言说,地球毁于一场大灾难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人类应该到太空中寻找新的居住地。这是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并比较了几个可能的外太空目的地。

  文/ 杨晓宇

  美国东部时间7 月1 日下午3 点42 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今天不是一个适合发射的日子,发现号只能明天发射了。”发射主管迈克·雷巴赫对媒体宣布了发射计划推迟的消息。

  对于21 世纪的人类而言,航天飞机迟早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次航天飞机发射的推迟在一定程度上只相当于一班地铁的延误。没有人为此特别伤心流泪或者失望,情绪可能并不比看到同一时间正在进行的“世界杯”上巴西队0:1 败给法国队更激动。

  可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却并不这样轻松。

  6 月13 日,霍金在他于香港科技大学的演讲前表示,人类的生存将系于能否在太空中找到新的居住地,因为地球毁于一场大灾难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离开危险的地球

  “霍金对于地球的描述不是预言,而是一个警示。这是一种忧患意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推理。”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就目前状况而言,地球的毁灭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人类完全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继续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

  但是,“从18 世纪开始,人类移居外太空这一梦想就已经开始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江晓原教授告诉记者,“就像买房子, 我们不能等到现在的房子不能住之后才开始去找新房子,而是应该提前准备好。”

  针对霍金的预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 的物理学教授葛斯对媒体表示:“我不认为50 年内科学技术会进步到让人类在火星和月球上生存得比在地球上还容易。”他认为,在极地建立一个地下基地都会比殖民月球还容易。

  事实上,“到月球去”这一人类的理想在1960 年代便已实现,近年来美国等国家也在制订在月球建立基地的计划。

  “但是,上月球的目的是什么呢?”周永章说。到月球去,建立月球基地,是不是就等于人类将大规模移民月球呢?

  “从自然条件来说,火星与金星是太阳系中自然环境最接近地球的两颗行星,比月球更适合移民。”江晓原说。

  月球?火星?抑或更遥远

  “光谱分析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拓宽了天文学的研究范围。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诞生了移居外星球的设想。”江晓原告诉记者。

  然而,要实现大规模的太空移民必须解决环境改造技术瓶颈,降低航行器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解决速度问题。离地球最近的恒星都有好几光年,目前的飞行器速度和光速差得太远了。

  速度决定了人类只能在太阳系内进行选择。事实上,无论是月球还是火星,或者太阳系内的任何一颗行星,其自然环境都是无法跟地球相比拟的,都不是人类移居的最佳选择。

  尽管在霍金的时间表内这是可能实现的。江晓原说:“人类应该进入别的恒星系。最好是找到一个自然环境与地球很相似的行星。这不是不可能的。”这个概率虽然小,但确实存在。因此,如果某天人类真的那么好运,能找到另一个地球,那么人类需要祈祷的是,那颗星球上最好是没有智慧生物。

  “不然,移居便成为侵略了。”江晓原说。

  6 月13 日,霍金在香港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我们应该分散到宇宙空间居住, 这是非常重要的。地球上的生命被一场大灾难灭绝的危险性越来越大,比如突然的地球温度上升、核战争、基因变异的病毒或者其他我们还没有想到的灾难。” 霍金称,人类应该拥有不需要地球支持的太空殖民地。

  他认为,人类大约在20 年后便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40 年后就可到达火星;但这两个星球都缺乏氧气,而且体积太小,不适合人类居住。

  下一站去哪里?

  地球如此危险,所以为了使物种生存,人类必须要找到一个新家—斯 蒂芬·霍金这么说过,但是我们应该去哪里呢?

  月球

  优势

  ·利用最新型航天器只需三天就可到达。

  ·拥有和地球相同的成分,各种矿物可以用来建造保护所,制造氧气和燃料,保证生命存活。·NASA 的月球基地计划已经开始,20 年内人类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基因作物在月球能否存活的研究正在进行。

  劣势

  ·大部分地方永远暗无天日,又阴又冷。

  ·迄今为止,尚无人成功设计并建造出一个在月球上,既能提供保护又能保证生活的防护体。

  ·失重最终将成为问题。宇宙医药专家认为, 长期的低重力会引发骨质流失和肌肉萎缩 。

  ·根据联合国《外太空条约》,没有国家对于任何天体(包括月球)拥有所有权。这意味着你在月球的房产契约最终将一文不值。

  ·为要避免毁灭性灾难,逃到月球就够远了吗?

  火星

  优势

  ·景色壮观,整个太阳系中,这里的山最高大。奥林匹斯山(Olympus Mons) 高达26000 米, 可以把9000 米的珠穆朗玛峰笼罩在阴影中。

  ·火星是继月球之后我们最可能的“殖民地”。霍金说我们可以在40 年后在那里落脚。

  ·重力约为地球上的40%,可能足够让你在较长的时间里健康生活。

  ·火星有大气层,尽管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人类可能不用一直禁锢在保护体或宇航服里。对这个星球的“地球化改造”已经充分讨论。

  ·在两极拥有很多冰水,也许地下也有。

  劣势

  ·离地球远,通勤一次要花六个月,和地球通讯单向就有20 分钟的延迟。

  ·所有严肃的研究都认为在火星这样一个星球上进行“地球化改造”这将花上几万年的时间。

  金星

  优势

  ·大小和年龄都和地球差不多,距离也不远, 组成物质相同。

  劣势

  ·酷热、难闻、风大。金星是个地狱。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在其大气层高达97%,失控的温室效应意味着金星表面温度可以飙升到450 摄氏度,足以融化铅。二氧化硫的云层厚达12 英里, 覆盖了金星。大气压比地球上高100 倍。

  ·这里没有氧气,水也绝迹很久了。

  水星

  优势

  ·比金星凉爽很多,你会在两极和环形山地区发现温度适当。因为两极附近有水源,所以那里可能会是像月球那样安营扎寨的地方。

  劣势

  ·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沙漠。温度从在两极的零下180 摄氏度到面向太阳那面的400 摄氏度不等,表面平均温度180 摄氏度。

  ·磁场很弱,只有地球的1%,从太阳来的高能辐射会使水星上的生命难以忍受。缺乏真正的大气层会把人类活动范围限制在保护体内。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优势

  ·复杂的天气系统和多彩的风暴会让任何一个天气播报员花上一辈子去谈论。

  ·这些行星都有美丽的光环,土星的最有名。

  劣势

  ·木星上没有坚固的土壤,而居住在土星意味着住在漂浮的房子里。

  ·海王星和天王星松软的表面覆盖在厚厚的氨气和沼气中。海王星飓风的时速经常达到2000 公里。

  欧罗巴星

  优势

  ·作为木星的一颗卫星,这里可以进行壮观的跨国滑雪,因为整个星球覆盖着厚达15 英里的冰层。冰的存在意味着很容易能取得新鲜水。

  劣势

  ·处在木星磁场的正中,有很多辐射物直接喷洒在星球表面。

  ·表面积聚了很多二氧化硫,而且太阳强度只有地球的4%,根本不可能居住。

  ·生活在冰层之下也许可能,但这就意味着生活永无天日。

  ·没有大气层。

  泰坦星

  优势

  ·土星最大的卫星,太阳系内唯一有完整大气层的卫星。可在绝佳位置看到美丽的土星光环。

  劣势

  ·“哮喘会让你吃苦头的”有研究者说。这个星球大部分都笼罩在氮气和沼气里。这些难闻的气体层使得表面温度低至零下179 摄氏度。

  ·没有氧气。

  太阳系外的另一个地球

  优势

  ·不需要“地球化改造”,不需要护体,也不需要担心危险的辐射。

  劣势

  ·能找到吗?目前已经观察到150 个太阳系以外的星系,但是它们都巨大无比。研究者说, 如果人类想在一个星球上生存的话,这个星球的大小最多只能是地球的两倍。

  ·道德问题。像地球一样的星球很可能已经有自己的生命,这样移民就会变成一个道德问题。

  ·距离问题。目前发现太阳系外最近的行星约在15 光年以外,按照卡西尼号(Cassini) 宇宙探测器花了7 年飞到土星的速度,我们要花费31.5 万年才能到达那颗行星。

  宇宙空间站

  优势

  ·设计和操作可行性已经过充分研究。1970 年代,宇宙学家Gerald O’Neill 设想在环地轨道上建筑10 公里长的铝管,并预言到1990 年代会有几百万人在那里生活。研究者指出, 理论上,这样的管道想建多少就能建多少。

  劣势

  ·到目前为止还什么都没有建成过,而且技术上也没有得到证明。现有的一个空间站已经花费了1000 亿美元,但一次只能容纳6 人。很多科学家反对,觉得空间站的作用不过就像个装巧克力的茶壶。

  ·如果地球发生灾难性事件的话,住在空间站可能还不够安全。

  ( 编译/张羽)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