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日防卫白皮书10页涉及中国 中朝成为假想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23:03 环球时报
日防卫白皮书10页涉及中国中朝成为假想敌

  中国成为日本2006年防卫白皮书的重点30多年来,日本每年都要公布一份防卫白皮书——《日本的防卫》。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7月31日,日本防卫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06年版防卫白皮书的内容。除了日美同盟受到特别重视,被单立成章加以阐述外,中国也成了今年日本防卫白皮书的重点。最新版防卫白皮书除了详细描写了中国国防费用的递增、军事力量的现代化等问题之外,还新增加了关于中国在海洋方面的详细活动,并包括了中国航空部队在日本周围空域活动的情况。日本的白皮书细写中国的上述情况,还是首次。

  注意中国海洋活动范围扩大

  7月31日下午,防卫厅长官官房审议官德地秀士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这次白皮书的特点进行了重点说明,并反复强调日本专守防卫的政策没有改变。

  今年的白皮书共有六章。分别为“日本的安全保障环境”、“日本防卫政策的基本”、“灾害派遣和国民保护”、“日美安保体制的强化”、“国际安全保障环境的改善”和“国民与防卫厅和自卫队”,共计429页。

  翻开白皮书的第46页,就看到一行醒目的标题—— “(中国)海洋活动范围的扩大”。白皮书认为,由于近年来中国海洋活动的活跃,日本有必要注意中国在日周围海域进行资源调查以及海军舰艇活动的动向。同时,中国在日本近海以外海域,如与东盟诸国等有所有权之争的南沙、西沙群岛等的活动基地也得到强化。同时对中东石油运输通道的印度洋也特别关心。

  白皮书还分析了中国海军活动趋向活跃的原因和想要达到的目标。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加强海洋活动,“首先是因为中国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领海,想要在尽可能远的地区阻止敌人作战。第二是为了阻止台湾“独立”,整备和提高军事能力。例如,如果中国要想通过实力阻止任何外国介入台湾问题,就必须充实海洋的军事作战能力。第三则是为了获得海洋权益,并维持和保护这项权益。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着手开发或建设开发设施,是中国在宣示中国不仅具有获得海洋权益的能力、也拥有维持和保护海洋权益的能力。”此外,白皮书还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的生命线,即海上运输,再考虑到中国海军和空军的现代化程度,中国能力范围很可能会超越近海,向外扩张。

  白皮书还专门开辟一节详细阐述了中国军费不透明的问题。白皮书共用了差不多10页的篇幅论述了中国的国力,外交、军事等问题。其中海洋活动部分的新增体现了日本对中国的高度警戒。

  强调加强日美同盟

  这次白皮书还有一个不同于过去的特点,那就是专门开辟一章论述了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强化的问题。同时,还在另外一章中,阐述了防卫厅升级为省的目的、意义等,试图为国会通过这一升格寻求理解和支持。德地审议官针对这一问题还反复强调,防卫厅升格为省并不意味着防卫厅的权力就会增大。

  中朝成为假想敌

  发布完新闻后,德地审议官接受了记者提问。本报记者首先问道,据《产经新闻》8月1日报道,日本的防卫政策发生了转变。日本防卫的假想敌由过去的苏联转向了中国和朝鲜,是不是这样?日本的防卫厅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制定日本的防卫政策吗?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日本称中国的国防政策、军费都不透明,那么究竟是哪些地方不透明?又与日本有哪些不同?

  对此,德地审议官避重就轻,绕过第一个问题首先回答了第二个问题。称“过去的中国白皮书中只公布人员生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并没有更加详细的数据。我们认为中国公布的国防费用不过是实际费用的一部分,并不是总额。中国需要提高和增加军费的透明度。”可他却没有说明中国和日本究竟在这一点上有何不同。在记者一再追问之下,他才回答说,日本和中国在国防费的透明度问题上哪儿都不一样。

  关于防卫政策重点转移的问题。德地强调,日本的防卫政策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将任何国家当做具体的防卫目标。

  虽然德地拒绝承认其防卫政策把某些国家当做假想敌。但翻开白皮书的卷首就写着这样一段话:“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虽然发生直接侵略日本事态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是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仍然残存在着对立的构图。这个地区的很多国家正在以济成长为背景,进行着军事力量的扩充。”▲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