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须告别悲情 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4:49 国际在线

  中国须告别悲情

  最近,有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讨论引起了大家的关切。人们开始注意到中国文化影响力还远远不能和中国实际的国际地位相称,面对国际上的种种误解、扭曲和偏见,中国文化的应对能力和化解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些现实的状况促使我们重视文化输出,以及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紧迫性。

  这里需要提出两个背景:首先,当下中国的高速经济成长带来的全方位变化,已经提供我们告别20世纪痛苦和屈辱的民族悲情的现实可能,我们已经具有了新的历史视野和新的面对世界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今天中国的发展是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不是与全球化的对抗实现的。其历史形态既是中国20世纪历史的延续,也是它的超越和发展。这种历史形势与20世纪中国在世界面前所面临的屈辱和压抑、所产生的深刻的悲情完全不同。告别悲情,超越屈辱,正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赋予我们的新现实。

  了解一国,要从大众文化开始

  对于世界,一个崛起的、加入全球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的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但是,对于中国,如何适应中国的新历史角色,以一个有世界视野的大国国民心态面对世界,也是重要的命题。可以说,世界和中国都在适应和学习中国新角色的过程之中。如何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活力和魅力,可以说是当下中国面对的挑战。

  这样,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打造“魅力中国”的坚定意志和灵活策略。中国需要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一个前所未有的“魅力中国”。20多年来,中国的大众文化一直在高速的成长,虽然它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它毕竟为中国人提供了新的文化空间。

  今天看来,大众文化在全球性的文化进程中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的“好莱坞”一直在全球文化市场中具有垄断性的地位,而且它还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近年来仍然在全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以韩国电视剧为主的“韩流”在亚洲也异军突起,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情况的启示在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当然在于“高端”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在于核心价值的展开;但同时大众文化的国际性影响力其实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

  从大众文化开始,人们可以领略一个民族当下的现实,和它来自当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所在;从大众文化,人们可以感受一个社会和其它社会沟通和对话的直接的可能。比如,人们对于美国的感受,往往并不是来自于对于美国历史和经典文化的深入了解,而往往是来自对于好莱坞明星和电影的熟悉。一般人对于爱默生这样的美国哲人的了解,往往不如梦露这样的大明星。人们对于“美国梦”的想象,往往就是电影和娱乐提供的。

  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形象不仅仅来自它的高端的精英文化,而且相当程度上来自被视为“低端”的大众文化。高雅和深刻的文化理解往往对于其它文化中的人来说更加困难,而大众文化的鲜活和直接往往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健康、乐观、充满活力的形象。

  对于世界来说,当前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机会。中国的这个新形象一方面需要我们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弘扬,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推介。

  但我们大家往往一谈起文化的“走出去”就仅仅想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却往往忽略我们现实的“大众文化”其实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所展开的积极面也可以被世界所接受和喜爱。这也应该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另外一个关键。

  如何打造“魅力中国”

  打造“魅力中国”,既要吸引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兴趣的人们,也要吸引对于中国的大众文化感兴趣的人们。当然,对于大众文化消极性的关切和警觉也应该是我们的责任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有新的国际视野和新的大国国民意识。

  新的国际视野就是在全球化的挑战面前更加理智和从容地面对世界,将捍卫基本价值的坚定和面对具体问题的灵活结合起来,充分了解世界的变化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大国国民的意识,则是需要将我们自己的行为、思考和中国的发展相适应,使得我们的自我意识和我们的实际分量相适应。

  这就要求我们以面对未来的想象力在各个方面作出努力,让我们的文化精神和基本价值被世界理解的同时,耐心地以“和而不同”的胸怀和态度与他人沟通和对话,并在我们的教育和传播中注入一些对于民族的发展有利的新元素和新意识。这就会让我们在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同时,也更好地继承我们的传统。(作者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