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被绑少女背后故事:用媒体将自己造成明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15:26 新民周刊 | |||||||||
地牢8年,媒体是她与外部世界仍然保持联结的唯一纽带。她懂得怎样利用媒体来产生“眼球效应”也就顺理成章了。 撰稿/吴洪森 奥地利少女娜塔莎10岁时被歹徒沃尔夫冈绑架,幽闭在地牢中长达8年之久。娜塔莎
可是,真相也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了。 为什么呢?歹徒沃尔夫冈在娜塔莎出逃后,已经畏罪卧轨自杀,娜塔莎这8年怎么过来的,只有听她独自讲述了。 但她已经不能也不会随心所欲地把真实状况完完整整地呈现出来了。娜塔莎8月24日逃出来到警察局报案后,在她周围很快就形成一个由多个领域第一流专家组成的顾问团,这个顾问团的目标就是要把娜塔莎打造成超级明星。 他们为什么要把娜塔莎打造成超级明星呢?用娜塔莎的顾问之一埃克的话来说:“这个女孩简直就是一座金矿。当然,这句话不能大声地讲。” 正是从这个目标出发,为了确保这座金矿的含金量,娜塔莎的言谈举止都将按照成为超级明星的目标来表现。娜塔莎在长达8年的地牢幽禁中,为了麻痹和讨好绑架者,让他能经常开着地牢的小门,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迎合和表演。这8年的历练使她成为出色的演员。逃出来之后,她将继续利用她察言观色的能力来迎合与表演。但是眼下她所察言观色的对象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一个对她生命时刻有威胁的歹徒,而是社会大众,因此需要精通大众心理的专家来指点她。 8月26日,就在娜塔莎逃出来的第三天,娜塔莎的顾问团在日内瓦医院的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碰头会,讨论如何安排娜塔莎接受媒体采访。媒体顾问埃克第一次见她,就在纸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在上面标出了0-4之间的5个分值,0代表8月24日,也就是娜塔莎逃跑那天,4代表出逃后的第4个周末。他解释说:“如果顺其自然的话,4周后媒体通常就不会再关注这件事。”埃克熟悉政治竞选过程中的媒体运作,他说两者的原理差不多,公众对大新闻的关注时间长度是可以预测的。埃克在2和3之间画了一个圆,然后解释说,第2周到第3周之间是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塑造阶段,它将决定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娜塔莎本人的喜恶。埃克认为,娜塔莎出逃后的前两周犯了几个小错误。例如,媒体报道说娜塔莎不喜欢母亲,不想和她讲话,更别提搬到一起生活。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喜欢一个厌恶父母的孩子。不过,埃克说,还有机会可以补救这个错误。安排在9月6日接受采访,是因为那天正好是娜塔莎逃出来以后的第2个周末,外界的舆论还未汇合成一致声音。 电视采访直播后,报纸、杂志也会刊登长篇报道以及深度评论,读者可以了解娜塔莎的故事细节。埃克坚信事情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他预测说:“老婆婆看了采访会感动得流泪,人们会喜欢她的。” 埃克不愧为善于操纵媒体的老手,他的专业水准令人不能不服。正因为他的长处最适合把娜塔莎捧成超级明星,他在顾问团里虽然属于晚来的,其地位和重要性却上升得最快,如今埃克已经成为顾问团第一重要人物。从埃克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看到精通媒体和大众传播心理的人才,将是我们这个所谓后现代的社会最为热门的人才。 正是在埃克的指点之下,娜塔莎不再像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她和母亲关系不好,说她被绑架的那天挨了母亲一巴掌。娜塔莎也不再回答有关她和沃尔夫冈之间性关系的问题,媒体上最初出现“性奴”的说法,自从兰斯基和冈斯格律师介入后,已没有哪个记者再敢这么写了,“性奴”这个字眼就此消失。她要求人们尊重自己的隐私。因为大众需要看到的是符合他们价值观念的英雄。 因此,与其说是顾问团在指导娜塔莎如何表演,不如说是大众的心理需要在迫使想成为超级大明星的娜塔莎必须按照大众的心理需求去这么做。埃克精通大众心理需求的高级专家。是大众的心理需要和高级专家指点以及娜塔莎要成为超级明星的欲望三者合谋,掩埋了她8年地牢生活的很多真实。从此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真相其实并不重要,迎合大众心理让自己成为吸引眼球的超级明星,从而产生“眼球经济”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对大众来说,他们只是想看到他们喜欢看到的,他们并不喜欢真正的真相。 正是基于对大众心理的了解,娜塔莎在有了顾问团之后,就不再轻易接受采访,面对电视的采访事先都经过了严格的排练。接受采访前,埃克和其他顾问审查采访提纲,并征求娜塔莎的意见。接着,埃克和娜塔莎在录音室里花4个小时预先演练了一遍,两人一问一答,埃克教她坐姿仪态,还告诉她该如何回答某些棘手的提问。埃克说,应该多谈自己,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伤痛和坚强意志。如果记者询问她和绑架者的关系,就回答说“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和母亲的关系,她应该说“我们很亲密”。最后,两人一起观看模拟采访录像带并挑毛病,当娜塔莎对一切都感觉不错时,一边的埃克则已累得精疲力竭。 埃克的预言果然应验,这次采访大获成功,80%的观众观看了该节目。它不仅改善了娜塔莎先前受损的形象,还让她成为奥地利的超级明星,摆在她面前的是一条金光大道。目前,已有公司邀请她写书、拍电影。这座名叫娜塔莎的金矿,在成功的媒体炒作之下,含金量日益增高,埃克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说:“好莱坞还没有发出邀请,不过我们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了解了娜塔莎的幕后情况,我们不禁感叹:真如中国老话所说的,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看来演技已经不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仅仅是影视戏剧演员的专业了,它几乎成了靠媒体效应来赚钱吃饭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娱乐无所弗届、娱乐至死的时代,演技跟着也处处都是舞台,生命不息,表演不止。实际生活和虚幻表演的界限,在这个时代已经模糊不清。 娜塔莎这座金矿价值到底有多大?目前谁也不能精确估计。娜塔莎刚逃出来,还没有打造成奥地利超级明星的时候,两家报纸第一次联合采访她,支付的报酬是60万欧元,有人用手机拍摄的模糊不清的娜塔莎照片卖出了17777美元的价格。一旦好莱坞将娜塔莎的故事拍成电影,其票房价值,还有娜塔莎的自传等以及很多商家以娜塔莎为号召的T恤、餐馆、旅游网络游戏等附加价值到底是多少?当然最直接收益的首先是娜塔莎本人,其次是她的顾问团成员,如今他们都跟随着娜塔莎成了世界名人。 最生气的是娜塔莎的父亲,他居然至今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女儿。他向多家媒体抱怨自己的女儿被顾问团控制了。显然,在超级明星计划没有完成之前,为了确保所有情况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父女亲情只好暂时牺牲一下了。 最令人惊奇的还是娜塔莎,她在地牢8年中不但一直在寻找自己逃亡的机会,而且一直在精心构思自己出逃后,如何利用媒体将自己打造成超级明星,顾问团的成员大都是她逃出后自己邀请的。在地牢8年,她虽然和外界断了联系,但是她还是有机会看到报纸杂志,所以地牢8年,媒体是她与外部世界仍然保持联结的唯一纽带。她懂得怎样利用媒体来产生“眼球效应”也就顺理成章了。 俗话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不过绝大多数人并不能把人生的苦难变成财富。娜塔莎事例告诉我们,苦难不要紧,只怕你的苦难不离奇。-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