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离职特工生活不平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15:28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陶蹊

  

  特工

  “被人拿着棍子揍”

  弗拉基米尔·卢岑科有着矮胖的身材,面色红润,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俄罗斯老头。然而,每一个踏进他那距离红 场不远、装饰时髦的办公室的人都知道,这个老头一点儿也不普通。他曾是赫赫有名的俄罗斯军事情报机构“格鲁乌”的一名 军官,退休之后,他在莫斯科经营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为那些打算在俄罗斯做生意的外国投资者提供“安全建议”。由于在 情报界有广泛的人脉,卢岑科在这一行干得顺风顺水,他的公司很快发展为行业中的翘楚。

  不过,近两个月来,卢岑科却出人意料地被与利特维年科之死联系在一起。

  利特维年科在生前所著的一本书中提到过卢岑科的公司,称其在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的“庇护”下运营,经常为联邦 安全总局干一些“脏活”——除掉那些被联邦安全总局视为“眼中钉”的人。利特维年科在书中称,他接触过卢岑科公司的一 名雇员,此人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莫斯科一些特定建筑的结构,尤其是它们的进出通道。1995年,ORT-TV电视台的董 事弗拉季斯拉夫·李斯特耶夫在莫斯科的一栋公寓楼中遭枪击身亡,而卢岑科公司的这名雇员曾准备过一份有关此楼结构的分 析报告。利特维年科据此认为,卢岑科的公司与李斯特耶夫之死有着某种联系。

  对于这位昔日同行的指责,卢岑科表现得颇为无奈。“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非常郁闷。但后来又想,算了吧 ,权当是给我们公司打广告了。”

  卢岑科说,利特维年科在书中描述的,都是间谍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完全没有依据。自己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引 导外国公司安全通过俄罗斯商业领域中的‘雷区’”。他举例说,公司最初的业务是对付那些向客户收取保护费的“街头小混 混”,如今,主要对付的是商业中的“恶意并购”。尽管他本人曾是“格鲁乌”的军官,手下的一些雇员也曾是情报机构的特 工,但实际上,公司并没有外界想像得那么神通广大,有好几次,公司的员工“被人拿着棒球棍子揍”,更别提去执行什么暗 杀任务了。

  

  靠“原有工作技能”

  生财

  无论卢岑科的话是真是假,俄罗斯特工退休或离职之后,涉足商业领域并使用其“原有工作技能”生财的不在少数, 利特维年科也是其中之一。他曾长期在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任职,2000年逃至英国寻求政治避难并获得居留权后,主要靠 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在俄做生意的“安全建议”为生,工作性质与卢岑科的公司类似。据报道,利特维年科在2006年11月 1日中毒入院之前,还与两位昔日的同僚就一桩此类业务会面,他的这两位同僚从联邦安全总局去职后,也都在俄罗斯开办了 从事“安全业务”的公司。

  对于这些俄罗斯前特工来说,“安全业务”往往处于商业利益、政治利益以及黑社会利益相交织的地带,具有很大的 危险性,发生在2005年的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前副局长阿纳托利·特罗菲莫夫遭枪击身亡的案件,就表明了这种危险性。

  上世纪90年代,特罗菲莫夫在叶利钦当政时期,先后担任联邦安全总局副局长、联邦安全总局莫斯科分局局长,与 当时的总统卫队队长亚历山大·科尔扎科夫是好友。1997年被“突然”解职后,特罗菲莫夫转投商界,经营从事“安全业 务”的公司。2005年4月10日,特罗菲莫夫在自家庭院中遭蒙面枪手袭击,夫妻俩双双身亡。尽管有人猜测,特罗菲莫 夫之死是一起“政治暗杀”事件,但他的儿子鲍里斯却认为,导致其父死亡的是商业上的纠纷。

  

  情报官员

  比特工更风光

  与这些开办私人公司的前特工相比,另一些同样出身于情报界的人要风光得多。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就出身于“克格 勃”,而普京之前的两位政府总理——普里马科夫和斯捷帕申,都有在“克格勃”以及俄罗斯情报机构工作的经历。普京入主 克里姆林宫后,俄情报机构的地位大为提高,而那些出身情报界的官员,也更容易得到重用。

  俄罗斯“精英研究中心”曾于2006年下半年对俄罗斯政界人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政府 各部门、议会上下两院以及司法机构的1016名高级官员中,26%的人曾在“克格勃”或者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工作。“ 精英研中心”主任、俄罗斯社会学家奥尔迦·库留西塔诺夫斯卡娅表示,如果仔细研究其中一些官员的履历,就会发现,许多 人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空白、不太合理的职业路径或者在“克格勃”附属机构工作的经历。如果把这些官员也统计在内,那么俄 罗斯政府官员中有情报界背景的人,占到78%。

  政界的情况如此,经济界的情况也与之类似。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及俄罗斯航空公司的最 高负责人,都是“克格勃”出身。

  即使外界对俄罗斯政界和经济界的这种现象颇有微词,但许多人也不得不承认,“克格勃”确实招募并且储备了大量 优秀人才,他们登上政治、经济舞台大展才华,有其必然性。

  

  向西方卖情报曝内幕

  很有“钱”途

  除了政经两界的精英,俄罗斯还有一些前特工也非常“风光”,他们依靠出卖情报圈的内幕为生,颇受媒体及普通民 众的欢迎,其中最有名的是奥列格·卡卢金。

  20世纪70年代,卡卢金主管“克格勃”反间谍部门,曾经是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的上司。至20世纪80年代, 由于与“克格勃”的领导层产生了矛盾,卡卢金的职务被解除,于1990年退休。此后,卡卢金开始毫无顾忌地透露苏联情 报机构的内幕,以至在退休后不久就被剥夺了退休金及以前获得的全部荣誉。1994年,卡卢金前往美国定居,并出版了《 克格勃第一总局》、《超级鼹鼠》、《再见了,卢勃扬卡》等书,“系统”地披露了“克格勃”的内幕,指名道姓地点出了一 个又一个藏身于西方国家的间谍。这些叛国举动令俄政府大为恼火。2002年6月,莫斯科市法院缺席宣判卡卢金“叛国罪 ”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然而,此时卡卢金已加入了美国国籍,毫不理会这个判决。出书之余,卡卢金还在一些咨询 机构做顾问,在电视访谈节目中担任嘉宾,忙得不亦乐乎。他还在华盛顿的一所职业情报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其学员全部是美 国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几年下来,70多岁的卡卢金已经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富豪。

  同样在西方国家出书的前“克格勃”特工还有亚历山大·柯兹米诺夫。柯兹米诺夫曾在“克格勃”最神秘的第12处 工作10年,主要负责向海外派遣间谍。1994年,他携全家移居新西兰,后来担任新西兰卫生部顾问。2005年,柯兹 米诺夫出版了一本名为《生物间谍》的书,披露说苏联曾打算对西方国家发动细菌战,还详细介绍了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 的细菌战能力,并称俄罗斯派驻海外的间谍曾想方设法获取这些情报。

  2003年10月,曾与普京一同在“克格勃”共事的前特工弗拉基米尔·尤索尔泽夫,出了一本名为《同事》的书 ,披露了这位俄罗斯总统鲜为人知的间谍生涯。俄罗斯民众正是从这本书中得知,“性格坚定、临危不乱”是普京总统几十年 前就有的优秀特质。他们还从中知晓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在1991年的那段动荡岁月里,普京选择了从“克格勃”辞职,并 一度打算在列宁格勒当一名出租车司机。

  参考资料

  2006年11月,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英国伦敦离奇死亡,个中真相至今扑朔迷离。利特维年科之死,再次 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情报机构及曾在其中任职的前特工生活的关注。许多人不得不承认,“克格勃”确实招募并且储备了大量 优秀人才,他们改行后登上政治、经济舞台大展才华,有其必然性。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了俄罗斯特工们去职后并 不平静的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