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峰会中的各方关系:法国毫不掩饰地亲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14:23 世界知识杂志

  本刊记者 吴 荻 李巨川

  专家支持 冯仲平 金熙德 王郦久

  6月5日傍晚,布什率先来到了海利根达姆,在这里等候出席本届八国集团首脑峰会的其他领导人。次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其他领导人才陆续抵达,而普京是来得最晚的一位。

  这样的顺序安排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联想到八国集团其他国家的对美关系,这个顺序就显得颇有趣味。本来这次峰会的主题是应对全球变暖、全球化和对非洲援助等问题,但许多人的注意力却放在了美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关系上。

  普京可算是峰会上的元老级人物了。但他可能是各国领导人中最不想见到布什,布什也最不想见的一位。因为就在这次峰会召开前的这段时间,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导致美俄关系充满了火药味儿,许多人不由得想起了冷战,以致有人认为俄美之间的摩擦将影响峰会的气氛。

  如果说俄美关系的紧张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其他国家重新调整与美国的关系则是势所必然。

  布莱尔这次是最后一次出席峰会了,再过20多天他就要离开唐宁街了。随着继任者布朗的上台,美英亲密关系将肯定不比从前。

  萨科奇则是峰会上的新面孔,他就任法国总统也就20多天,他对自己的“亲美”立场毫不掩饰。

  安倍也是第一次出席峰会。在他任上,小泉时代的美日“蜜月”已不大可能重现。

  东道主默克尔呢,她上台一年有半,早就改变了前任的对美政策。施罗德和希拉克当年领导“老欧洲”对抗美国的景观已不会再现。

  ……

  就让我们借着这次峰会,考察一下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将有什么变化。

  欧洲的心脏重新跳动

  有人把德法英三国新领导人的登台亮相比作欧洲新的三驾马车、有人说他们三人会形成欧洲一支强大团队,也有人称他们三人上台意味着欧洲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认为,2005年11月上台的默克尔与刚刚上台的萨科齐和即将上台的布朗之间具有很多的共同点。首先,在冷战后欧洲的三个核心国家同时由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执掌政权,这还是第一次。这自然给三个人打下了许多共同的时代烙印。其次,在国内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三个人都坚持“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或者推动自己的国家向这一模式靠近,即他们都希望市场的作用大一些,政府管得少一些,尤其在社会福利方面。在外交方面,三人的共同点似突出表现在对美关系方面。国内外媒体几乎都一致将他们的政策描述为亲美。的确,法、德两国的对美政策在新领导人上台后已发生了调整或即将做出调整,因伊拉克战争而陷入低谷的跨大西洋关系也随之得到了修复。但德法英对美政策是不能用亲美两个字就能够说明的。不过,德法英三国新领导人对美国的态度确实有一些共同点。概括起来可以说,三个人都是大西洋主义者,更准确地说,他们代表的是新大西洋主义,其特征是:在采取何种方式影响美国的问题上,三人都将会奉行现实主义的作法,跨大西洋关系将由此进入一个缓和时期;在出现严重分歧时,新领导人将会抛弃希拉克、施罗德式的好斗风格,但也不会像布莱尔那样对美言听计从;新领导人对美国的态度受情绪化影响将会减少。

  德国:成为美国头号盟友?

  默克尔是第一次作为东道国领导人主持峰会的。这位上台一年有半的德国女总理,在众多欧洲国家领导人中始终是个令人关注的亮点。

  2005年11月,施罗德交出了执掌七年的德国总理权杖,默克尔如愿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在告别演说中,施罗德苦苦告诫默克尔,不要追随英美。但是,默克尔上台后在对外政策方面调整最大的就是对美政策。其实,默克尔的“亲美”立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当施罗德总理率先站出来声称“不惜任何代价”也要阻止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作为反对党领袖的她却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施罗德并不代表全体德国人”的文章,攻击施罗德在伊问题上的立场损害了德国的利益,影响了与美国良好的关系。默克尔上台伊始,遵循惯例出访法国,当希拉克大谈“法德轴心”于欧洲如何重要时,她却不咸不淡地说“‘法德’发动机”的作用。按字典解释:发动机是指把热能、电能等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用来带动其他机械工作。而轴心系指事物的中心或关键部分。一词之差的微妙变化,引起外界种种猜测,接着默克尔到布鲁塞尔,没有访问欧盟总部,而是先到北约总部与北约秘书长会谈,其姿态不言自明。

  默克尔上台不到两个月,便踏上访美之旅,至今她已三进白宫。去年7月,布什总统造访了默克尔的家乡,在欢迎仪式上,布什接过默克尔送给他的一桶青鱼,喜笑颜开。德总理还以烧烤迎接布什,据说德国政府为此各准备了30公斤的野猪肉、鹿肉和鸭肉。如今,德美关系已经彻底告别施罗德时代的“冰冻期”。《泰晤士报》甚至认为,默克尔正在逐渐取代布莱尔,成为美国的头号盟友。

  其实,伊拉克战争使得欧洲各国对美国特别是布什政府十分反感。冯仲平所长告诉我们,“2006年9月,美国某基金会就大西洋两岸关系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这项调查包括了美国和12个欧洲国家。结果是:“认为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作用是有利”的欧洲人所占的比例,从2002年的64%跌到了37%,否定的比例从31%上升到57%。而布什总统在欧洲的支持率只有18%。

  一位欧洲驻美外交官认为,以往欧洲反美主要是一些欧洲的左翼力量。但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不信任美国已经进一步渗透到主流民意之中,为普通欧洲人所接受。

  尽管如此,默克尔对美国和跨大西洋联盟仍有自己的看法。根据冯仲平分析,默克尔认为今天世界面临失败国家、恐怖主义以及“不可信政权手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全新的安全威胁。在经济上,德国和欧洲则遇到中国与印度等新崛起国家的严峻挑战。由于美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对负责任的自由的共同理解、对人的尊严的共同概念”,因此只有双方在此基础上共同应对这些新的威胁和挑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赋予跨大西洋这一传统联盟新的活力,默克尔成为目前推动跨大西洋两岸经济实现一体化的旗手。在默克尔的推动下,欧美经济一体化被列为今年4月底在华盛顿召开的欧盟与美国首脑会议的头号任务。在今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默克尔表示,“应当强化大西洋两岸的经济关系。历史证明,亲密的美欧关系有助于经济增长”。

  冯仲平所长进一步解释,默克尔并非像一些人所说的是要建立欧美自由贸易区。她所主张的核心是消除欧盟和美国因不同标准和规定在双方间产生的壁垒,以此加强欧盟国家和美国在保护知识产权、贸易、金融市场、结算规定和能源领域的合作。

  冯仲平所长认为,默克尔对美外交的调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如德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地位得到了美国的有力支持。据德国通讯社报道,尽管德国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是能够参与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参加的伊朗核问题六方谈判,是“美国总统的意思”。德国《世界报》去年7月刊登的一篇文章也很有意思。文章写道:“柏林仿佛再次经历了瓜德罗普岛峰会。当时,即1979年1月,前总理科尔欣慰地意识到,自联邦德国建国以来,联邦总理头一次与西方强国在会议桌旁平起平坐并决定北约的路线。这一幕在今天重演:女总理默克尔与外长施泰因迈尔参与制定了对待伊朗的政策。”

  冯仲平所长认为真正检验默克尔对美国的影响力还要看这次由德国主办的八国集团峰会。

  “默克尔将推动八国集团成员制定具体的环保计划,把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确定为今年峰会的重要目标。按照默克尔的意见,要解决气候变暖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走在前面,发挥表率作用。不久前,默克尔在柏林会见布莱尔时强调,德国将努力促使西方工业国家在环保问题上制定具体计划,把今后几十年内全球温度最高增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但德国提出的目标遭到了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坚决反对。美国极力想删除所有涉及减排目标的量化标准。5月31日布什推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这似乎让人感到有一份期待,但德国领导人对这种“缓兵之计”的做法评价不高。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6,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