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峰会又要出台新游戏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15:49 《环球》杂志

  林利民

  八国集团是以擅长替国际社会制订各种“游戏规则”而著称于世的。从1975年11月法美英日德意六国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六国峰会”算起,这一“西方大国俱乐部”在32次一年一度的峰会上究竟替国际社会制订了多少条“游戏规则”可谓难以计数。

  6月6日至8日,又到了八国集团替全世界制订“游戏规则”的日子了。这一次要制订的游戏规则覆盖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全球经贸、全球化、核扩散、朝鲜核问题、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如何援助非洲、如何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等等,其中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首当其冲。

  如何看待八国集团制订的各种“游戏规则”,对八国集团的权威性及其是否具有为全球制订各种“游戏规则”的合法性,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可否认,八国集团成立以来,制订过不少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游戏规则”,其所覆盖的议题,更是有不少具有“普世性”,涉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如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环境、反对恐怖活动等。然而,议题具有“普世性”并不等于八国集团制订出的各种“游戏规则”就一定具有“普世性”以及能代表国际社会的普遍利益。比如,1999年6月八国峰会替联合国起草的《关于政治解决南联盟科索沃危机的决议》就只反映西方的“人权高于主权”这一价值观,而不反映发展中国家的主张与利益诉求。

  在此次峰会上,八国联合声明提出“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至少降低50%”的建议,似乎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利益,有一定的“普世性”。然而,在制订这一“游戏规则”时,八国峰会并未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阶段不同,在减排问题上的观点与利益诉求和权利义务与西方发达国家必然不同。而八国集团制订的“游戏规则”却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同等义务,这是不公正、不公平也不可行的。

  在其他不少议题上,如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原材料供应透明度问题等,八国集团制订的“游戏规则”也同样只考虑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而未能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呼声。不仅如此,八国集团内部有时也因利益分歧而达不成一致甚至拒绝履行“游戏规则”,如美国就因不符合本国利益而拒绝承担《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

  八国集团制定的各种“游戏规则”达不到“普世性”标准,是由其只代表8个大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利益这种集团属性决定的。

  八国集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显赫、最有权势的领袖们组成的政府间组织,其成员在联合国“五常”中拥有4 席;8国GDP总量和贸易总量占世界3/4左右;他们主导着国际金融、贸易与市场;军事上,八国集团的军费开支占全球4/5以上,他们的军事实力与行动能力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力量。正因为如此,八国集团踌躇满志,从1975年成立开始,从经济到政治、从西方到东方、从局部到全球,视野不断扩大,在其制订国际“游戏规则”时所关注的议题也不断增多。鉴于八国集团的权势与影响,要忽视八国集团及八国峰会的存在与影响力是不明智的。

  但是,对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影响也不能夸大其词,其局限性也非常大。从规模看,八国集团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3%,代表性有限,更不能与联合国相提并论;从构成看,尽管美日德等经济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俄罗斯、加拿大并不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其经济规模、经济增速或发展前景,都不及被关在八国集团大门外的中、印及巴西等非西方大国。

  有鉴于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其近作中正确地指出:“八国集团不具有代表性”。他还指出,八国集团在机制上不是一个谈判集团,而是一个以清谈和讨论为主的论坛,会议虽然定期举行,便比较松散,缺乏约束力,论而不作是其特点。

  30年来,八国集团关注、讨论的问题和制订的“游戏规则”虽然很多,但大都论而不行,行而不成,难以落在实处。因此,八国被戏称为“清谈馆”,而说它是“俱乐部”更是恰如其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