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美国新锐艺术家马克-海斯曼的胶带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10:33 青年参考

  文敏敏

  

  力挺当地特色艺术家的美国费城伍德米尔艺术馆,每年都要推出系列新锐艺术家。作为2008年推出的首位新锐艺 术家,在1月27日至3月9日期间,马克·海斯曼(MarkKhaisman)带着他的胶带作品,举办了名为《亮相》 的个展。

  马克的作品确实与众不同:他的创作工具并非颜料和笔,而是普通半透明的棕色包装胶带。

  如果马克“画”一幅人像,开始作“画”前,马克首先在头脑里形成人像的初步轮廓,然后按照头脑中的布局,在透 明的有机玻璃板上一层层粘贴上棕色胶带:眉毛、眼睛、嘴唇等部位粘贴的胶带层次较多,而脸、手等部位用一层或较少层数 的胶带来粘贴。粘贴完后,马克在有机玻璃板背后装上非常强烈的光源,在强光的照射下,层层叠加的胶带就营造出不同层次 的透明感来,阴影叠加形成忽明忽暗的画面轮廓。乍一看这种“画”,人会被画面所传达的孤寂和不安所感染。

  就像早期的黑白电影一样,马克的作品故意忽略了色彩的运用,靠一种色彩与光影的结合来表现创作主题。他的作品 多选材于古典元素,如《罗马人头像》(2005年);或者是早期电影中的某个场景,如源自电影《盖世枭雄》的《不要再 制造麻烦了》(2006年);或者是生活照片,如《埃米莉、阿瑞尔与海伦》(2007年)。

  在马克最著名的胶带画《是谁告诉你他是谁?》中,画面中只见两双站立的腿,但是人物的身份、心态异常分明,甚 至让观者产生自己正在偷听两人对话的错觉。

  由于用胶带“作画”的局限性,马克作品中人物的面部轮廓有些模糊,但却在不经意间表现了人主观意识中对现实的 疑惑。站在马克的作品前,人会与过去的回忆重逢,人处于浩瀚时空前的渺小感、孤独感则冲出画面,就像一阵暴风狂扫过一 间静寂的小屋,就像通过人体紧绷的肌肉和血脉,时空穿透而过。可是,当你再仔细看时,所看见的不过是静止的棕色胶带而 已。

  是的,与传统意义上的“画”不同,马克的胶带画看上去有些脆弱,一旦关掉电源,作品传达的意义瞬间就瓦解。

  尽管马克的作品多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述,但是他却否认这一点。相反,他认为他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没有生命的 ,他总是把他们当成古希腊神庙中的石头人像来对待。画面要揭示的是抽象物体之间的关系,是无生命的自然事物之间均衡、 有节奏和可准确衡量的物理关系。

  马克·海斯曼1958年出生于乌克兰的基辅,在莫斯科国立建筑设计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他同时还是欧洲一位有名 的概念建筑师。上世纪90年代,马克移居到美国费城。除了建筑师,马克还做过电影布景师和彩色玻璃画设计师。现在,马 克专注于他的胶带画,他说:“胶带艺术赋予我其他作画媒介所无法给予的灵感。”

  其实,除普通的棕色胶带外,可用于制作胶带艺术作品的作画材料有10多种,如布基胶带、管道胶带、玻璃纤维、 铝箔胶带等等,颜色也很丰富。美国波特兰艺术家莫娜·休派海罗(MonaSuperhero)便采用布基胶带作“画” 。她的布基胶带画色彩绚丽,场景活泼,与马克·海斯曼单一色调的棕色胶带画形成鲜明对比。

  肇始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的“胶带艺术”,现在已经发展成新的艺术形态,甚至有了专门的胶带艺术教育。胶带 艺术已在孩子和富有童心的成年人中流行,大家经常在家里墙壁上和公共场所的墙壁和地面上作画,在打打闹闹中完成作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