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君主制的存与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10:10 新世纪周刊

  -夏石

  君主制日益式微,但目前看正在消失的只是绝对的君权。王室和君主们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找自己新的角色和位置

  加德满都各大酒店人满为患。

  4月10日,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如期举行,此前选举日期曾因故两度推迟。欧盟、美国和亚洲观察员应邀请监督大 选。据说监督人员将近10万人,外国观察员约1万人,虽然尼泊尔人口不过2600万。

  14日,在10年内战之后首次参加大选的原反政府武装尼共(联合马列),在落选后宣布集体辞职。尼泊尔共产党 (毛主义)遥遥领先。

  这是该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选举,选后的第一次制宪会议将以投票方式决定君主制的命运,不出意外的话,统治尼 泊尔近240年的君主制政体将被废除。经历11年战乱的尼泊尔民众希望,这次选举能让他们真正走向和平。

  王室血案与国王复辟

  尼泊尔的君主制和欧洲的君主制国家有所不同。欧洲的君主制更多表现在形式上,而尼泊尔的王权在2006年4月 之前仍处于统治地位。它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变化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精彩桥断有很多,其中包括国王主动退位、王室离奇血 案、王权复辟以及复辟失败国王王后被驱逐等等。正是这些桥段给尼泊尔的民众带来了十数年的动乱生活,如今他们更加渴望 和平。

  故事要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说起。当时尼泊尔王室的集权统治已经开始陆续引发各种抗议。到了上世纪9 0年代,尼泊尔七大党派联手发动群众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使尼泊尔王室的统治面临巨大危机,沙阿王朝第11代国王比 兰德拉主动放弃了国王实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化解了这场危机。但在2001年6月1日晚,尼泊尔王宫发生震惊世界的血案 ,王储迪彭德拉枪杀了包括国王比兰德拉在内的9名亲人后开枪自杀。沙阿王朝的第11代和第12代国王一夜之间先后死去 。对尼泊尔王室来说,这起血案是一次无比沉重的打击,国王的弟弟贾南德拉幸免于难,并顺势继任国王宝座。

  谁知贾南德拉不满王室无所作为,试图恢复王权的“黄金时代”。2002年5月,贾南德拉国王以政府平定国内叛 乱不力为由,宣布解散议会,罢免了首相,重新夺取了权力。2005年2月18日,贾南德拉国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暂时取消公民权利,废止民选政府,自己亲自掌权。这种反历史潮流的复辟行径激化了国内的政治矛盾。2006年4月,尼 泊尔全国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10万余人突破防暴军警封锁,逼近位于首都加德满都中心的王宫。

  贾南德拉被迫宣布恢复废止4年之久的议会,但这已无法阻止王权的彻底衰落。2006年5月、6月尼泊尔议会先 后通过法案,剥夺国王的法律否决权、任命王位继承人以及统率10万尼泊尔军队等实质性权力,尼泊尔国王成了形式上的君 主;2007年2月,尼泊尔政府开始没收国王贾南德拉的资产,收归国有;2007年8月,贾南德拉国王及王后科玛尔搬 出了王宫;2007年12月23日,尼泊尔政府与前反对派武装就废除君主制达成协议;2008年4月13日,尼泊尔制 宪会议选举结束,由于经验匮乏、选举程序复杂和技术条件落后,据信最终结果要2~3周才能揭晓,但尼泊尔君主制进入历 史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贾南德拉试图复辟王权,但最终却葬送了尼泊尔的君主制。

  尼泊尔事件非常具有代表性,在这个三年前还是王权控制一切的君主制国家里,人们选择了抗争和废弃,似乎意味着 国王拥有无上权力的绝对君主制正在逐渐地变成历史,若干年后,人们也许只能在教科书里才能找到它的踪迹。

  英联邦的危机

  两次世界大战后幸存下来的君主制国家在世界的版图上还有几十个,其王权皆日益式微。对王权的尊敬根源于历史、 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原因,如今这些因素正在逐渐淡化和消亡。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2008年4月初访问英国的时候这样说 :“工党相信君主制已经无法反映支撑澳大利亚立国的基本民主原则和社会的多元性了”。他强调将会在明年的适当时候展开 一场针对君主制的“公众辩论”。在澳大利亚,目前支持共和制的不仅是新任总理陆克文,还有反对党领袖。2007年初的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5%的人希望澳大利亚走向共和制,36%的人希望维持现有的联邦君主制。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澳大利亚国内不断试图脱离英联邦的束缚,朝野上下对于君主制的去留反复讨论,终于在 1999年为是否实行共和制举行了全民公决,但最终以55%的反对票对45%的赞成票而保留了君主制。实际上当时有2 /3的民众赞成共和制,而投了反对票的人中也只有9%的人表示拥戴英女王。但是由于公决议题设置为是否接受由议会选举 国家元首而不是公众所期望的全民选举,况且公决结果对现行的政策体制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再加上每年还有一天庆祝女王生 日的公众假期(在6月14日庆祝女王4月21日的生日),导致了澳大利亚脱离君主制的第一次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工党政府的上台,让废除君主制的呼声再次高涨。面对越来越近的共和浪潮,伊丽莎白女王也只能一再说:“这是澳 大利亚人的事情,将由澳大利亚人通过民主与宪法手段来决定这个问题。”事实上,在主权独立的澳大利亚,君主制只表现在 形式上,已经不再有太多的实际内容。而在英国本土,女王现在也只是象征,她不能任命或罢免大臣、官员,英国政府也不向 女王负责,它向下议院负责,即间接地向英国选民负责。

  君主制的新形象

  目前,欧洲的荷兰、瑞典、挪威、摩纳哥,仍保有一个王室或一个贵族家族作为国家元首。但这些君主家族都做出了 巨大让步。瑞典王室早已放弃了传统的仪仗和行列,王室成员所用的车子只比平民车辆贵一点;荷兰王室放弃了大部分田产和 土地,整个家族住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单一的王宫中。在欧洲,君主们拥有的权力更多是形式上的。

  在亚洲,王室的地位要比欧洲更稳固。不丹王室深受民众爱戴,在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下的不丹老百姓看来,邻国印度 、尼泊尔的老百姓在民主制度下好像生活得还不如他们。不过,2008年3月24日,不丹成功举行国民议会(下院)选举 ,首次通过选举产生了议会民主制下的政府。不丹国王结束世袭君主制,建立了议会民主制国家。根据宪法,国王是不丹的国 家元首,而议会在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下可以弹劾国王。国王自废王权,为的是避免如邻国锡金和尼泊尔,连权力带王位一同 丧失。

  从长期的趋势来看,君主制似乎正在逐渐消亡,但目前看消亡的只是绝对的君权,君主制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得以存在,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正在努力调整自己的作用和形式,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更为悠久的亚洲和中东地区, 君主制还有着很深的稳固性。君主是中立的、超党派的,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够起到政治协调作用。此外,由于在位时间长 ,君主对国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在欧洲,王室或君主也在努力塑造自己的新角色,他们转而广泛涉 足慈善事业,并且更多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