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国兴起公社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5日14:27  青年参考

  ::文[英]LucyDenyer

  ::译陈宗伦

  

  49岁的英国人富兰克林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上班,他每晚都迫不及待地赶火车返回苏塞克斯郡乡下的家中,希望能 挤点时间摆弄“园艺”。然而,富兰克林的园子里种的不是玫瑰,而是各类蔬菜,这是大约70位邻居们的菜篮子。他对这份 “工作”乐此不疲:“这件事太鼓舞人心了。”

  富兰克林妻子45岁,女儿14岁,这一家子的生活堪称英国新兴生活方式的缩影——“合作居住”。富兰克林所在 的社区有22户人家,房子都建在23英亩(约13个足球场那么大)起伏不平的乡村土地上。他们虽拥有各自的家当,却作 为联系紧密的社区一员生活在一起,我们不妨称之为“公社”。

  

  人人都是主管

  在周末或工作之余,富兰克林和邻居们会参加委员会会议,讨论如何绿化社区、组织“自带饭菜聚餐”(每个成员都 从家里带一盘菜,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美食),或每月聚在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如修剪草坪、修理集体场所的门把手。

  英国“合作居住”的想法产生于1989年。当时,一帮朋友在伦敦共进晚餐,言谈正欢时突发其想,于是第一批“ 社员”于9年前移居“苏塞克斯公社”。如今,社员已达74人,其中有34个孩子。有的人选择居住在4个独立的木屋里, 有的则住在由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旧医院改造成的“主建筑”里。

  与富兰克林一样,所有社员都拥有自己的安乐窝,租期9999年,并按照住房面积支付一定服务费,其中包括取暖 费和水费。公社有自己的供水系统,并通过生物燃料锅炉集中供暖。

  社区里的成年人,人人都是主管,负责从“社区资金使用”到“某家该不该在院子里搭个棚子”等大小事宜。在这里 ,无论是社区集体的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没几个小时的讨论,肯定决策不下来。另外还有专门的分支机构负责处理从土 地使用到日常维护等各种问题。

  此类“合作居住”项目在丹麦有30年的历史,在美国有20年的历史。在荷兰,“合作居住”组织可以获得国家专 项补助金。富兰克林说:“我们英国的合作居住与众不同,大家住在一起,但可以关上各家的门。这一点非常好!”

  

  总有人送孩子上学

  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参观“合作居住”公社,的确是件惬意的事。公社建筑一律面向绿色山谷,窄窄的乡间小道 蜿蜒穿过草丛,马厩里的3匹马儿懒散地摇着尾巴,驱赶着身上的苍蝇。喝下午茶时更是热闹,孩子们蜂拥而至用水枪对战。 好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

  49岁的诺维克是名新闻学讲师,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女儿于两年前搬进公社。诺维克说:“对孩子们来说,这里是自 由和独立的天堂,绝对安全。”公社元老之一琼斯赞同说:“大家一起分担抚养孩子的压力,的确妙极了。整个社区就是一个 大家庭,总会有人将你的孩子送到学校去,你丝毫不用担心。在公社里,社员在抚养孩子方面,从不是孤军奋战。”

  

  成员分享一切

  公社的团体精神清晰可见。公社最年长社员、64岁的莎拉5年前被诊断出乳腺癌。她说得知此消息后,邻居们的热 情让人万分感动。她刚进家门不到两分钟,就有6名女士登门拜访,邻居们纷纷表示要陪夜,一份陪伴老人化疗和给老人送营 养汤的值日表,很快就拟定出来。

  并非人人适宜英国公社这种生活。莎拉老太太说:“你们得有心理准备,公社有三多——会议多、合作项目多、责任 多。每个社员都得负起各自的责任。如果觉得这样的生活让你紧张,或因此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得不偿失的话,最好还是 另寻福地。”

  “合作居住”的生活方式形式多样。无独有偶,2004年,怀揣哈佛大学MBA学位的商人翰克斯,与6个志同道 合的朋友一起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多塞特郡建立了“科尔街农庄”。对“合作居住”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加入,“农庄”基本原则 与富兰克林所在的公社大致相同,稍具特色的是,在这个农庄,从自家菜园种的蔬菜到洗衣机,8位农庄成员几乎分享一切。 另外,变卖家当时,必须将其价值的5%交给“大集体”。

  两年前,42岁的单身母亲南希带着5岁的孩子住进“科尔街农庄”。吸引南希的是,该农庄强烈的“绿色”理念, 这也是单身母亲养育孩子的理想场所。她说:“单身母亲带孩子独自生活真不容易。碰到这样的农庄真是万幸。这里真的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果我要用车,我可以随时向邻居们借,我得到了他们的各种帮助。”

  翰克斯建议,有志成立“合作居住”社区的人,最好从小做起。他说:“一定要有8~10个‘核心小组成员’,这 可以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行。一切稳妥后,就可以接纳更多的新居民。当然在此之前,必须进行调研和观摩学习。但最最关键的 是,你必须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另外还得有一颗宽容之心。因为有些事情并非一个人就可以作出决定,而必须考虑到大家的想 法。”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