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撰稿池晴佳
当地时间10月7日12时17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结果,3名科学家因为在粒子物理 领域的贡献而获奖: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因在亚原子物理学中发现对称破缺机制而获奖;另两名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 益川敏英则因发现破缺对称性的起源,并预测出至少还有3种夸克家族的存在而获殊荣。美国《对称性》杂志网站和美国能源 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网站刊文,对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进行了解读。
“万能公理”先被华人打破
对称破缺、夸克、亚原子世界,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让人领略了微观物理的高深莫测。从该奖介绍得知,3位科 学家的贡献涉及“失去对称后的世界”。1957年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发现, 就与此相关。“宇称”指经过空间平移或旋转后,物理系统不发生变化。杨、李二人的发现说明在微观物理的弱相互作用中, 系统的运动并不对称,即会发生对称破缺。那“对称破缺”是什么?它对物理学会产生什么影响?
3位粒子物理学家驰骋的高深领域,也不难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如果说对称性反映自然界的统一性,那“对 称破缺”就反映了其多样性。举例说,正方形沿其对角线是对称的,但如果在任何一边上加一个黑点,其对称性就遭到了破坏 ;在已经平衡的天平一端加上重物,天平马上失去平衡,这些都叫对称破缺。
在物理学家们看来,世界应该是对称的。我们身处的自然界,存在很多种对称性。很多人一提到对称就会想到物体在 几何结构上的对称,而物理意义上的对称则更广义,除了上面提到的宇称外,还有时间对称(T对称)、电荷对称(C对称) 。在时间对称里,物理系统不随时间平移而改变特性;在电荷对称里,拥有相反电荷的粒子拥有相同的性质。
毫不夸张地说,对称性是现有物理理论的“生命线”,小到粒子物理中的带电粒子自旋理论、粒子间的能量交换,大 到牛顿力学三大定理、行星绕恒星运转,再到贯穿整个物理学领域的能量守恒定理,都是基于先前的对称设想。科学界对这种 设想深信不疑,认为它是宇宙间普遍适用的“万能公理”,很少有人质疑过它是否合理。
首先挑战对称性的,是两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李政道和杨振宁。1956年,当时分别只有30岁和34岁的李政 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的理论很快被另一位华裔女科学家吴健雄在实验中证实。
这时候物理学家们还是相信,宇称(P)与电荷对称(C)两者不是同时破坏的,所以从整体上看对称性还是完整的 。但是科学界的最后一个幻想不久也被击碎了。1964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克罗宁和瓦尔·费奇在美国能源部(DOE) 所属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上,发现电荷对称和宇称(CP)在中性K介子(一种质量约为质子重量一半的粒子 )衰变中被破坏,两人为此荣获198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称破缺”撼动物理学
在50多年的时间里,这已经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三次颁给对称破缺这一领域了。物理学中原来存在非对称性!基于 对称性的现代物理学支柱——量子物理理论体系是否需要改写?一时间,物理学大厦的根基被动摇了。其中面临危机最严重的 ,是在粒子物理领域取得极大成功的标准模型。
物理学家将自然界中的力分为4种:强力、弱力、电磁力及引力,其中前3种都是近程力,只有引力是远程力。标准 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3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它试图将3种近程力统一起来。标准 模型基本建立在3大对称性支撑的守恒律上,是现代物理学所依赖的基本理论工具之一。理论物理学家共用它解释或预言了62 种基本粒子,除至今还未现形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本版9月19日曾报道)外,其他61种粒子都与该模型的理论 框架完全一致。
为了挽救标准模型,1964年希格斯玻色子的提出者、英国科学家彼德·希格斯提出了自发破缺的希格斯机制,很 好地将对称破缺现象融入了标准模型。而这种自发破缺的设想,就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研究所的南部阳一郎,于 1960年首次引入量子场论。南部阳一郎将超导现象中的对称破缺,引入了粒子物理,提出了南部-戈德斯通定理。该定理 目前已成为量子物理的基本定理之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发布的诺贝尔奖介绍材料中,用一个形象的类比来解释什么是自发对称性破缺:一支笔尖朝上直 立于水平面上旋转着的铅笔,可以被看成是完全对称的,任何方向对它来说都没有区别;但如果铅笔速度逐渐减慢并最终倒在 水平面上,它的对称性就被“打破”了,但此时它的状态最为稳定。由此可见,失去对称并不可怕,它也可以是最稳定的。南 部阳一郎的开创性工作给物理学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对称破缺是怎么出现的?南部阳一郎并没有给出答案,剩下的问题由他的两位同胞解决了。小林诚与益川敏英引入 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粒子物理中组成中子、质子等的更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机制,在当时只发现了3种夸克的情况下,预测自 然界应该至少存在6种夸克,CP破缺才可能发生。他们在1973年发表了相关论文,提出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著名的小 林-益川理论,预言夸克至少有3种还未发现,至今这篇论文的引用率接近5000次。
理论的最大威力在于预言被证实,在小林和益川提出存在6种夸克的时候,人们刚刚发现了3种夸克。1974年、 1977年人们分别在实验室中观察到了另外两种夸克,只有最后一种夸克至今还未被找到。2001年,日本和美国科学家 确认了由夸克构成的正反粒子发生的CP(电荷和宇称)破缺现象,从而证明了“小林-益川理论”。现在,该理论已得到全 球基本粒子物理学家的普遍认可。
“我们都是对称破缺的孩子”
3位科学家用极具洞察力的预见,成功地将科学界引入了对称破缺后物理学世界的“蛮荒之地”。然而目前人们还只 能在实验室观测到这种现象,人们还感觉不到非对称现象对宏观世界的影响。但见惯了各种对称现象的人们或许还不曾知道, 宇宙就是由非对称物质组成的。
目前物理学界关注的前沿热点之一就是宇宙起源问题。已被广为接受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40亿 年前一次大爆炸中。如果当时创造出的物质和反物质总量是相等的(即对称的),那么它们应该已经相互湮灭了。但这并未发 生,对每100亿个反物质粒子而言,会有一个额外的物质粒子的微小偏离。似乎正是这一对称破缺,令我们的宇宙幸存下来 。但让这一切发生的精确机制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物质与反物质的非对称现象,在现在的宇宙仍然存在。根据目前的宇宙模型,宇宙中可见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10% ,剩下的90%则藏在“暗物质”(反物质的别称)中。据推算暗物质的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3倍,是宇宙结构的主要组 成部分。因此,暗物质研究目前被认为是宇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目前非对称的概念已经被人们逐渐接受。“自然的法则应该是对称的,但是我们的宇宙并不完美,实际上正是因为对 称性的破缺,才有了我们的宇宙、星系、地球,还有我们。”诺贝尔物理奖评审委员会在评审公报中说,“我们都是对称性破 缺的孩子。”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基本粒子物理学教授佩尔·卡尔松也表示,“对称破缺导致了物质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