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徐海静:3亿人口带给美国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6:55 新华网

  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10月17日美国将迎来第3亿名国民。专家为人口增长对环境、能源等方面造成的压力感到担心,但更多学者却为美国人口保持健康增长叫好,认为相比其造成的问题,人口增长能够解决更多问题。

  “一枝独秀”

  1967年,美国人口达到2亿。39年后,这一数字增加到3亿。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美国人口最早于2043年达到4亿。

  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发达国家中相当罕见。过去近40年中,美国人口增加了1亿,日本和欧盟的人口却可能减少1500万。

  美国与日本、欧盟之间的差距令人震惊。目前,每名美国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孩子,而在欧盟,这一数字为1.47。到2010年,欧盟国家的死亡人数将超过新生儿数量,所有人口增长将只能由移民完成。

  在欧盟许多国家,不愿生育的人口数量多得令人吃惊。西班牙和意大利妇女平均生育率为1.28个孩子,这意味着,如果不引进移民,

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将在42年里数量减半。

  个中原因

  同为发达国家,美国为什么会保持较为健康的生育率呢?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对此进行了分析。

  《经济学家》认为,生育率与富裕程度密切相关。贫困国家的人孩子生得多,一是怕孩子夭折,二是耕作劳动的需要,当然也有“养儿防老”的考虑。因此,在尼日尔、马里这样的国家,每名妇女平均生育超过7个子女。

  随着国家逐渐富裕,越来越多妇女得到受教育机会,她们开始倾向于少生孩子,而给予每个孩子更多关爱。正如经济原因导致马里妇女多生孩子,同样在经济压力下,许多西方国家妇女不得不少生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费用高昂,而且如果妇女决定作全职母亲,家庭就丧失了一份收入。妇女选择当全职母亲,还意味着不得不中止无忧无虑的享乐生活。这些压力下,难怪所有富裕国家的出生率都有所下降。

  然而在美国,出生率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在《经济学家》看来,其中宗教扮演重要角色。

  美国休斯敦赖斯大学社会学家斯蒂芬·克莱恩伯格说,从去教堂的人数来看,美国人比欧洲人更加虔诚,而宗教能够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休斯敦附近莱克伍德教堂的发言人唐·伊罗夫说,信仰给人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更愿意让自己的后代来到这个世界。

  杜克大学社会学家菲利普·摩根和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专家迈尔斯·泰勒认为还有其他原因。他们发现,父权思想较为严重的国家,如日本和意大利,出生率低于男女较为平等的美国和北欧国家。摩根和泰勒认为,男性帮助带孩子的做法会使妇女更愿意生育。

  此外,美国面积广阔也是出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城市是香港、澳门和新加坡,这些城市均以人口密度大著称。而在美国,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每户房屋平均占有的面积翻了一番,从1950年的93平方米增加到2001年的195平方米。

  美国的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房价较贵。但如果一家人觉得生活在沿海地区家庭空间受限制,他们完全可以花同样的钱在内陆地区购买到更为宽敞的住房。事实上,很多美国人正是这样做的。

  新闻背景:世界人口问题

  新华网:美国人口17日突破3亿大关,这使世界人口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人口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据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的统计,世界人口2005年12月19日突破65亿,预计将在2012年到2013年间突破70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至100亿。>>阅读详细

  新闻分析:美国人口膨胀的隐忧

  新华网: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美国人口总数于17日突破3亿大关。美国人口的膨胀,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部分美国媒体将总人口达到3亿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一些美国专家却不无忧虑地指出,美国人口膨胀将带来更多的麻烦,并最终使所谓的“美国生活方式”难以持续。>>阅读详细

  经济影响

  美国人口增长至3亿,有人担心,人口增长会拖累经济发展。

  但许多专家认为,人口的适度增长其实能够刺激经济发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劳动人口目前的生活水平比1967年时好得多。专家们认为,年轻的、不断增加的人口可以为研究和开发工作带来活力,为市场提供更多商品和服务,这些在全球化时代至关重要。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人口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说法。美国人口普查局前局长玛莎·法恩斯沃思·里奇认为,在保持总人口稳定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实现经济健康成长。

  以爱尔兰为例。爱尔兰目前的生育率为每名妇女1.87个孩子,仅为该国1979年取消避孕禁令之前的一半。自1979年起,爱尔兰的“依赖率”,即适龄工作人口与无法工作的老人、儿童数量之比,大幅下降。换言之,爱尔兰现在有更多人挣工资交税养活老人和儿童。人口的变化期与爱尔兰的经济腾飞期完全吻合。

  智库“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政治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说,人口增长是否能刺激经济增长,取决与一个国家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各种社会福利策略如何发挥作用等等。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利是弊,还要取决于增长率的快慢。人口增长过快就会导致资源短缺。不过,目前看来,美国人口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增长率却在放缓。

  移民政策

  美国多座城市不久前爆发移民大游行,暴露出这个移民国家民众观点存在分歧。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据美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23%的厨师、20%的门房是移民。同时,27%的新增电脑软件工程师也是移民。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美国总劳动人口的15%在美国以外出生,这些移民占所有学士学位的科学和工程类工作者的15%,占拥有硕士学位的此类工作者的29%,博士学位者的39%。

  目前,美国五分之一医生、五分之二医学科学家、五分之一计算机专家、四分之一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家、六分之一生物学家出生在美国之外。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尼拉杰·考沙尔和移民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迈克尔·费克斯合作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说:“高技能的移民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来源,为美国占据世界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移民也改变了美国的“面孔”。20世纪早期,美国迎接了大批欧洲移民,而现在,更多移民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截至2000年,美国52%的移民来自拉美,26%来自亚洲,19%来自欧洲。

  美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南部接收了大量移民,一些地方自1990年以来移民人口增长竟达到300%。

  每年增加的美国人口一半来自拉美,拉美裔人口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族群。事实上,美国的第3亿国民很可能正是拉美裔。新增拉美裔人口一半是新生儿,一半是第一代移民,新移民中57%来自墨西哥。

  从2000年人口普查到2050年下一次普查期间,美国非拉美裔白人人口将从2000年的69%降至刚过半数的50.1%。拉美裔人口比例将翻番,达到24%。亚裔人口也将翻番,达到8%。非洲裔美国人比例将缓升至14%。届时,美国将变成一个“少数族裔占多数”的国家。

  环境影响

  相当数量的专家对美国人口增长刺激经济发展持相对乐观态度。但在人口给环境造成压力这一问题上,专家们显得更为担心。

  美国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资源消耗巨大。美国年人均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年人均能源消耗量的4倍多,年人均耗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同时,美国年人均制造垃圾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倍。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经历着人口显著增长的工业化国家,”美国环境和人口中心负责人维多利亚·马卡姆在一份最新报告中写道,“这个国家的相对高人口增长率、自然资源消耗情况和污染情况组合起来,构成了对环境的最大冲击,这种冲击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能感受到。”

  马卡姆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所谓“婴儿潮”一代占美国总人口的26%,他们喜欢住大房子,开体积大的汽车,消耗更多能源,制造更多垃圾。他们是美国历史上人数最多、最富裕、能耗最大的人群,也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从人口超过2亿的1967年开始,美国的环保运动渐渐兴起。在立法层面,美国制定了一系列联邦法案保护环境,如《清洁水法案》、《清洁空气法案》、《珍稀物种法案》、《安全饮用水法案》、《控制有毒物质法案》等。草根阶层的民间环保组织、专业环保人士相继涌现。

  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布拉德·尼克博克看来,尽管拥有3亿人口,美国仍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完)(徐海静)

  新闻背景:世界人口问题

  新华网:美国人口17日突破3亿大关,这使世界人口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人口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据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的统计,世界人口2005年12月19日突破65亿,预计将在2012年到2013年间突破70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至100亿。>>阅读详细

  新闻分析:美国人口膨胀的隐忧

  新华网: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美国人口总数于17日突破3亿大关。美国人口的膨胀,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部分美国媒体将总人口达到3亿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一些美国专家却不无忧虑地指出,美国人口膨胀将带来更多的麻烦,并最终使所谓的“美国生活方式”难以持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