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干城:中国不是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调停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1:57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室主任 赵干城 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巴期间的演讲,体现了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进一步发挥平衡与稳定作用的新思想。然而,这并不表示中国要做印巴之间的“调停者”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胡锦涛主席最近的南亚之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中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印关系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经历过曲折,2005年,两国决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这种关系的实质内容仍有待充实发展,但以常理来看,互不视为威胁是题中应有之议。胡主席此行更强调了两国关系不止于双边,而是具有地区性和全球性意义,突出了两国间的一个共识,即中印合作伙伴关系不但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而且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这个目标使诸如“中印合作使巴基斯坦边缘化”或“中国利用巴基斯坦制约印度”的零和思维不攻自破。至于某些持冷战思想者声称的所谓“中国遏制印度论”则更因其缺乏起码的逻辑而不值得一驳,试想印度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是可以被遏制的吗? 印巴关系一向是南亚局势的决定性因素,两国间的冲突矛盾是本地区稳定与和平的一个重大变数。“9·11”以后,两国关系从紧张走向对话,虽然和解进程仍然不尽如人意,但大部分专家都同意,印巴关系发生重大逆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胡主席在访问期间发表的重要演说中强调“发展离不开和平”,南亚的和平与稳定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也符合南亚国家的利益。 胡主席的演讲受到印巴媒体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进一步发挥平衡与稳定作用的新思想。然而,这并不表示中国要做印巴之间的“调停者”,因为印巴矛盾本质上是一个双边问题,迄今以来的进程也表明,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印巴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与远见,并不需要外部势力的干预。两国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后签署的“西姆拉条约”确定了这个基本方针,两国需要的与其说是其他国家的直接参与,不如说是一个有利于促进和平进程的国际环境,这才是其他大国对南亚负有的责任。 当然,与全天候全方位的中巴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不同,中印关系是在不断发展的形势中前进的,其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是尚未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的边界问题,以及两国先后步入相对快速发展轨道后在国际体系中如何认识对方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近年来也加大了在南亚地区的存在,美印签署民用核能协议以来,印度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使南亚地区本来就比较脆弱的战略平衡面临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核能合作的敏感性,印度方面也非常关注中国的立场,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胡主席此行再次明确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一贯方针:中国从未反对过任何国家和平利用核能。 南亚是一个能源匮乏地区,合理使用核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替代,中国与印巴两国都有这方面的合作,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同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是现行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维护者。因此,印度的疑虑是不必要的,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民用核能合作也将遵循这个方针,这与相关的国际机制是一致的。中国,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不希望看到的是南亚地区再次出现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这是印度作为该地区主要大国应当负起的重要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