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伊拉克可能形成新一轮恐怖袭击高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10:13   BTV《天下天天谈》
专家:伊拉克可能形成新一轮恐怖袭击高潮
一名妇女在爆炸袭击中受伤。

  天下天天谈第三期(4月29日) :伊拉克风云突变

  主持人:姜华

  嘉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副院长李绍先

  媒体观察员张郇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天下天天谈。今天我们的节目将要聚焦伊拉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台之后,就明确表示要从伊拉克撤军,所以平静了一小段时间的伊拉克近来却突然又骚动起来了,连续发生的恐怖袭击造成多人伤亡。那今天呢伊拉克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今天演播室我们请到两位嘉宾:首先给您介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副院长李绍先先生,欢迎您!

  李绍先:你好!伴随着美国即将开始的撤军,伊拉克可能正在形成新一轮的恐怖袭击的高潮。

  主持人:接下来给您介绍的是资深的媒体观察员张郇先生,欢迎您!

  张郇:你好,伊拉克战争6周年之际,过去一周伊拉克发生的血腥事件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判读美国在伊拉克的政策到底实施的如何。

  主持人:非常好,感谢两位嘉宾在节目一开始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主持人:现在让我们来连线《人民日报》驻美国的记者《环球时报》的特派记者,来看一看最新的报道。你好!

  席来旺:你好!今年2月份奥巴马终于履行了他在竞选时候的诺言,18个月之内,也就是说明年8月份以前完成从伊拉克撤军。要撤出大部分军队,也不是说全部撤出来,大部分军队基本上结束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那么这个实际在美国的反应应该说基本上还是正面的。在小布什时期伊拉克战争遭到了全世界包括美国人在内的一致反对,给美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很大的严重的创伤。现在材料看起来他不是从伊拉克撤军撤回到美国,从奥巴马的战略来讲就是把这军队从伊拉克撤军,再增兵送到阿富汗。可以分析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这么一个战略转移。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伊拉克的消息。

  主持人:这样的恐怖袭击真的是骇人听闻。那李教授,刚才小片当中也说,受伤的还有死亡的好像大多数都是伊朗人,这次袭击到底是针对谁的?不是针对伊拉克人的么?

  李绍先:我想是这样,这次袭击的目标是什叶派的清真寺,那么这个什叶派清真寺是巴格达很重要的一个清真寺。他里边埋着什叶派的一个圣人穆萨卡西姆。按照什叶派的惯例,就是说什叶派要去这个清真寺去朝圣去,实际上这次大家看到这次炸死炸伤的很多是伊朗人,就是伊朗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伊朗是一个什叶派的国家,伊朗的什叶派去这个清真寺,而且正好是星期五,大礼拜的时候去这个清真寺去朝圣,正好赶上两名袭击者引爆炸药,制造这次惨案,所以死伤大部分是伊朗人。

  主持人:所以正好赶上这样一个时间点,并不是针对伊朗人的。

  李绍先:对,他主要是针对是什叶派。

  张郇:我觉得这并不能排除他成心针对伊朗人的可能,因为刚才小片当中说以往的恐怖分子他意在挑起国内的宗教教派冲突,但是如果说他把矛头指向伊朗人的话,他就可能会在现在非常敏感的伊朗、伊拉克、美国这三角关系当中会又搅混水。因为我伊朗人到你这里来如果被炸了,这样的话伊朗政府实际上是,怎么说呢,就有说话的机会了。   

  主持人:就扩大他的影响嘛。

  张郇:搅浑水。

  主持人:影响越大他可能越能从中渔利。那李教授,按我的理解啊,这个伊拉克的民间组织应该是反抗美国的,那现在美国都宣布要撤军了,为什么伊拉克反而乱起来了呢。

  李绍先:你说得非常对,就是说大家都知道伊拉克的形势最近半年是比较平静的,为什么比较平静呢,它实际上我们可以回顾起来,2006年到2007年的时候,那是伊拉克局势最乱的时候,那个死伤,包括美军的死伤都是非常大的。那么07年以后走了个下坡路,一直到这一轮的新的高潮兴起之前,死伤人数逐渐下降,恐怖暴力事件的次数是急剧的下降。出于这样,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呢?我觉得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包括美国政策的调整,美国政策调整主要两个方面:第一他把他的军队收到幕后去了,不在第一线,不刺激当地人,这样的话呢,他作为辅助力量把伊拉克的警察部队,伊拉克的军队推到前头,这是其一。

  主持人:让当地人来管理。

  李绍先:第二,他做了很多的政治策略上的调整,也就是说他意识到伊拉克这个局势是有结构性的问题的,也就是说被推翻的萨达姆政权代表的那个逊尼派,在萨达姆政权倒台以后始终被排斥在政治进程之外,这样一种局面是导致以逊尼派为主的对美军反抗的力量一浪高过一浪的一个土壤和基础,所以它开始做什叶派的工作,就是要接纳逊尼派,同时它在逊尼派中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瓦解工作,比如支持成立觉醒委员会,那么逊尼派成立觉醒委员会,自己维持秩序,去发现这些恐怖分子,去自己打。美国对这些觉醒委员会统统给予支持,甚至给他们发高薪,发美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局势逐渐地,应该说是出现了一定的好转,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宣布要撤军。美国撤军的前夕出现了新一轮的恐怖活动的浪潮,我觉得不是偶然的,正像短片里讲的,我觉得他们的目的,就是这些基地分子、武装分子的目的他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显示它的存在,不是我就销声匿迹了,同时要证明美国的撤军是美国的失败在伊拉克,这是其一。第二,就是说他借着美国即将要撤军的这种时期,他是有机可乘的,所以他发动新一轮的浪潮。

  主持人:对,也就是说呢,你要撤走了并不能够说明你把这儿治理好了,这还是乱糟糟的。

  李绍先:他是要证明,你就是失败了。

  主持人:刚才说到正好在美军宣布要撤出伊拉克的时间点上发生了一连串的恐怖袭击,这样的形势会不会影响到美国撤出它在伊拉克的军队呢?

  李绍先:这一点是美国非常担心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一系列的爆炸事件以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4号还坐在国会举行听证会,在述职,25号突然飞到巴格达,说明巴格达确确实实是美国重点关心的焦点所在。我们都知道奥巴马是打着改变,打着变革的这个旗号上来的,那么他对特别是布什的中东政策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中东政策调整的核心就是伊拉克,就是说美军从伊拉克大规模地撤军是奥巴马政府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这一点不会改变。

  张郇: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实现,希拉里之所以赶快去救火,实际上就是这件事情不要影响撤军。

  李绍先:我觉得她飞过去有两个目的:第一,稳定住形势,第二当地实地来考察这个形势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国虽然说要撤军,但撤军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开始,我觉得希拉里去并不代表美国就会阻挡美国撤军或者就不撤军了,而恰恰是她要去就近考察一下美国究竟怎么样展开这个撤军的行动。她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和军方的领导人,美国军方的领导人接触。

  张郇:美国在伊拉克十几万的军队定的计划是18个月撤走,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是这块地方的军队撤走,而且还包括剩下来的军队的重新部署,所以我刚才说的这些人他实际上,他是在寻求一个时机,寻求一个最好的时机,而且他们的力量应该说在遭到不断打击以后实际上有所削弱,他要更经济,或者更有效地来使用他每一个可以震惊世界的机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伊拉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