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扩大对俄制裁或催化中俄能源合作步伐

2014年09月17日12:28     第28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作者信息

唐薇

新浪驻日本观察员

欧美制裁紧逼俄罗斯底线

  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将加大对俄罗斯金融、能源和国防等行业的制裁力度,以回应其在乌克兰的“非法行动”。美媒据白宫消息人士透露报道,美国计划制裁俄最大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同时进一步限制俄罗斯其他银行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紧随其后,欧盟于9月12日亦公布了对俄进一步制裁的措施。据欧盟相关文件显示,新制裁方案加强了对俄罗斯进入欧盟资本市场的限制,包括欧盟公民和公司不能再向5家俄罗斯主要的国有银行提供贷款;禁止交易这5家俄罗斯银行发行的期限超过30天的债券、股权等类似金融工具等。此外,在深水石油开发、北极石油勘探和俄罗斯页岩油项目上,欧盟将不再提供有关钻探、试井、测井等服务。制裁还涉及对俄出口军民两用产品和军事用途技术的禁令。同时,新增24名人员禁止入境欧盟,并冻结他们在欧盟的资产,使得当前受制裁的人数达到119人。

  自9月份开始,欧美便不断放出将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的风声,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外交官员9月5日宣布,欧盟已就对俄新一轮经济制裁在原则上达成共识。美国白宫副国家安全副顾问罗兹也在9月4日-5日于英国威尔士召开的北约峰会上透露,美国对俄新一轮经济制裁即将启动。9月6日的《联合早报》则报道称,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与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巴洛索发表共同声明表示,欧盟将扩大7月份的制裁范围,锁定资本市场、国防、军民两用商品与敏感科技等4大项目。

  欧美对俄的“逼宫”并没有停留在嘴上施压,一浪高过一浪的制裁措施踏着鼓点如期而至。对此,奥巴马给出的理由是:“自乌克兰各方达成停火协议以来,美方没有看到俄罗斯停止破坏乌克兰稳定的“确凿证据”。

  《华尔街日报》9月9日报道称,以芬兰为首的几个欧盟国家同时主张推迟对俄实施新制裁。彭博社则发表评论性文章称:其实一些欧盟国家认为在目前乌克兰停火刚刚生效、局势仍然不明朗的情况下追加制裁将激怒普京。

  这样的猜测很符合普京一贯“以牙还牙”的硬汉做派。

或催化中俄“政经双热”交往模式

  在欧盟发表追击对俄制裁的消息后,俄罗斯外交部立刻在官网上发表声明回应:如果欧盟执行对俄新制裁,俄方势必对此进行“反击”。据俄新社报道,9月8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接受《俄罗斯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果西方对俄金融及能源领域实施新制裁,俄方可能会进行“非对称”回应,例如对西方航空公司关闭俄领空,可能导致西方航空公司破产。

  从经济制裁到能源制衡,欧美对俄的制裁步步紧逼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和底线。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旗下的俄气银行和俄气工业石油公司均在新一轮制裁名单内,制裁还将禁止多家俄石油和管道公司在欧融资,不过暂时不会针对俄天然气领域,包括不会针对向欧洲供气的俄最大天然气公司Gazprom。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盟对俄新制裁将扩大禁止在欧盟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范围,三家俄罗斯大型国有石油公司被纳入制裁名单(即俄气的石油生产和炼油子公司Gazpromneft、石油运输公司Transneft和石油巨头Rosneft),它们将被禁止在欧盟发行期限超过30天的融资产品。

  而俄罗斯也未坐以待毙,予以反击的同时正为开辟能源输出新市场铺垫后路。

  据俄新社报道,9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副总理张高丽在远东雅库特共和国首都雅库茨克共同参加了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的开工仪式,作为对华供气的主干道。被命名为“西伯利亚力量”的此条天然气管道西起伊尔库茨克州,东至俄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近4000公里。管道连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科维克金气田和恰扬金气田,设计年输气量为610亿立方米。

  事实上,“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项目此前历经十多年的漫长谈判,因为价格问题上的不一致,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今年4月底,欧美正式宣布对俄进行制裁,5月2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便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突如其来的突破,如此紧凑的时间节点,不由令人将其与对俄制裁联想到一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分析,协议签署后中国将成为仅次于德国的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市场,这将进一步密切中俄关系,制衡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据9月12日的法新社报道,习近平与普京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了会晤。两人均强调了中俄能源合作问题,并商定两国将继续共同开展能源合作项目。

  习近平表示:双方要继续促进两国战略性大项目合作,特别是尽早启动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推动两国能源合作迈上新台阶。(“西伯利亚力量”在行业内被简称为“东线”)普京则表示:俄中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互利共赢的,我本人高度重视,要加快建设。

  欧美与俄罗斯之间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两败俱伤已是在所难免。在这场“鹬蚌相争”中,中国抓住市场机遇“渔翁得利”之余,也为俄罗斯或将面临的能源供大于求卖方市场解了后顾之忧,并加速了其他多个行业的合作。

  在杜尚别首脑会见中,习近平指出:“目前中俄双方正在积极探讨高铁合作,卫星导航系统合作已经启动,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大项目合作又取得新进展。”普京则回应道:“我对当前两国经贸合作表示满意,希望双方继续着力推进油气、核能、航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大项目。”

  这场因为乌克兰内战引发的风波正在悄然催化中俄“政经双热”的超级大国交往模式,而这一点,相信并不是欧美所希望看到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