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的唯领导语境

兰考县“1·4”火灾事故的情况通报1月5日通过多种渠道公布,在7个幼儿逝去的沉痛事实面前,通报的文风更显怪诞。

一场事故的通报,相当程度成为有关领导的功劳簿。不但有市县领导“高度重视”“重要批示”,还有各级领导“亲赴现场”“亲临兰考指导工作”“亲临一线”,其居高临下、自证有功的味道跃然纸上。

说到袁厉害收养弃婴这个要害,通报难觅当地政府对残弃儿的责任担当,却历数自愿献爱心二十多年的公民袁厉害的三个不符合收养条件。公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政府倒像旁观者了。[详细]

实际上,“亲临指导”“重要批示”等表述在官方回应公众质疑时已成为惯例。深入观察可以发现,重大事故、重大危害社会的事件发生后,总有官员在反思的名义下,进行自我表扬,仿佛反思就是要告诉公众有关领导和部门做了什么工作。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异化为“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当下,出现如此丑态或许不值得奇怪,但表现出如此强烈的表扬惯性,乃至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就值得重视和关注。因为这与公众的期待出现了严重背离,更与权力所担负的公共职责不相符合。这种唯上语境是一种官僚主义病。

官员作风也需“走转改”

“假大空”陋习源于官僚主义

《学习时报》2012年刊文称,新时期官僚主义作风主要体现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滥用权力和贪图虚名。

文章指出,有些领导干部做决策不尊重客观规律,做工作不结合具体实践,思想上存在唯心主义观念,在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时,缺乏调查研究、严重脱离实际,拍脑袋、凭经验,主观片面、粗枝大叶,导致一些重大的政策性和决策性失误,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部分领导干部对权力是被谁所予、应为谁而用存在认识偏差,错误地认为权利是上级所给的,群众所虑、所难、所求与己无关,因而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作威作福的资本,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原则运用到为官施政上,习惯于从一己私利出发,利用职权和公共资源大肆寻租,谋取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

还有的领导干部好大喜功、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文过饰非,一味经营自己的政治前途。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政府统计横加干预,造就了一些GDP干部;使一些该做的事情没人做,该管的事情没人管,造就了一批劳民伤财、为人诟病、没有实际用途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凡此种种,上行下效之下造就了怪诞无比的官方回应文风。

自媒体时代捂不住“真相”

在很多重大事故中,一些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瞒而不报。一事当前,不是立即公开信息、通报情况、开展救援,而是竭尽全力封锁信息、隐瞒实情、息事宁人,这已成为一些官员应对突发事故的下意识选择。但是在自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下,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自媒体时代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一是技术进步跨越了以往的信息壁垒,当比特以微秒的速度传播,少数人或者某个部门想封锁消息变得越来越难。二是传统的弱势群体以键盘为维权武器,在遭遇各种社会不公时,可以通过发帖、微博等途径,获得千百万网友的民意支持。而网友们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在对信息碎片的捡拾、筛选、整理中拼接出完整的事实真相。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再对网络民意无动于衷。

将“自媒体”三个字分拆,“自”代表着公民自我权利意识的喷发,遇到不公时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而学会了通过便捷、成本低的网络来维权。“媒体”则象征着一种无形的舆论监督力量,自媒体的原始报料人往往是亲历或现场见证者,掌握着大量事实证据,网友的跟进则会发掘更多的事实细节。当所有监督力量不断形成交集,碰撞出来的火花就足以撕裂看似密不透风的黑幕,还原更加清晰的事实。[详细]

政绩观需要纠偏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如何对待自己业绩的“世界观”。对地方党政领导来说,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这就是说,政绩观有高下之别,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其实,二者非但不会很难区分,许多时候还可以说泾渭分明。片面地批判政绩观当然是不对的,但是错误的政绩观肯定应该坚决摒弃。

错误的政绩观对地方贻害不浅。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落马前曾“点拨”一个多年追随他的县委书记:“你知道什么是政绩吗?让我看见的才是政绩!”王怀忠的话很有代表性,“政绩工程”往往也就是“面子工程”,道理也正在这里。于是,对一些地方官员来说,如果领导看不见,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即使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他也可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如果领导看得见,没钱借贷可能也要上项目。而在处理重大事故时,当然要让领导看见自己都做了什么,至于事实真相是怎么样的,也就不重要了,所以官方通报中,“重要批示、亲临一线、亲自指挥”等等体现领导个人“伟业”的字眼才会大行其道。

“问责”不能流于形式

官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之所以能以“假大空”的官样文章应付媒体和公众,以“拖”字诀处理问题,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监督缺位和官员问责流于形式。

理论上讲,问责制是一项“政治层面”的制度安排,是约束、限制、矫正、规范权力行使的一项根本制度。目的是使“掌权者”真正确立权责一致的“公共权力意识”,不敢有半点马虎大意。但自从“问责制”实施以来,我们的被问责官员“复出”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众所周知,对党政领导干部实施问责制的最终目的,是要警示“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常怀敬畏之心,认真负起岗位责任。而问责制一旦失去严肃性,一个官员犯了再大的错,一年过后还能“官复原职”——群众称之为“带病休假”,那么,问责制也就失去了警示和教育意义。更严重的是,问责官员的频频复出,可能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详细]

改文风政风须上下协调一致层层深化

新一届常委们在不同场合的表态、举动持续受到关注。海内外舆论意图通过解读语言和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对未来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前景作出判断。而近一段时间,从转变文风会风,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等作风转变上的动态,到七常委出行未清道不封路等中央最高领导层示范,在外界看来,既是政治清风拂面,也预示着中国政治的积极变化。

强调转变作风,乃至最高领导者躬身垂范,作为一种好的政治气象,自然会受到广泛的肯定和赞誉,但从不少过于乐观的情绪和解读里,我们看到,一些人对作风转变的难度认识得不够,也没有意识到作风问题的核心指向。

不可否认,转变官僚主义作风,高层示范有其重要意义和影响作用,然而,表率行为会不会马上形成上行下效的态势?从各地的情况来看,还没有摆脱表态文化的惯例。目前的官场习气和政治文化,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浸染,也有几十年制度特点的惯性,表面上很容易因人而变,最高层的示范影响巨大,本质上却又变化甚微,没有形成坚固的价值和制度。一方面是上有所好,下必行之,一方面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目前要警惕的,就是盲目乐观的情绪,对于高层来说,不能满足于各级官员的表态,对于民间,也要避免落差带来的失望,转变艰难,绝非朝夕,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信心,支持推动这项改革的层层深化。

转变官僚作风,最终取决于官民关系的变化,通过制度建设,让人民在政治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认并给予社会自我生长的力量,形成人民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从高层的行动来看,积极的信号在陆续释放,整个社会都应给制度和改革程序设计以充分的时间,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详细]

各级政府和官员应真正地融入民众中去,回应公众真切的期待,破除唯上语境,带着对主人的敬畏去履行一个服务者的职责,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去“秀”。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209期:弃婴缘何“命若垃圾”

“袁厉害式收养”存在违规,政府的责任又长期缺位。

第208期:闯黄可罚配套须前置

闯黄可罚,但是相关配套设施须前置。

第207期:印度为何强奸案高发?

印度强奸案高发,不仅仅是治安问题。

第206期:官员财产公开亟需顶层设计

七常委个人生活信息披露与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没有关联性。

第205期:火车票为何只降一块钱?

想要靠卖票还巨债的铁道部降火车票价,自然很难很难。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