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和父辈们相比,青年一代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时代也制造了新形式的磨练。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他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加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和工业文明,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
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它一方面代表了某种值得追求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提速就要被甩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你跑了半天,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一连串的数字。在这样的处境中,不管是怀旧还是叹老,表达的都是一种面对压力时,对记忆中美好过去的乡愁。[详细]
本该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却提前陷入了暮气之中,不是因为我们不想享受生活,只是生存的压力让人透不过起来。80后一代是我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之后,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不符的是,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却日益严重。官场职场有沦为“拼爹”游戏场的风险。高学历好人品却比不上有个好爹妈、好亲戚的现实让众多青年一代充满了挫败感。
社会本身就是一张很大的关系网,这并不只是中国如此。关键是,这张网之中是否有规则,以及一张张有实力的网是否会被限制不去损害到其他普通的个体。“萝卜招聘”是一种明显的不公平,没有任何的理由为其辩解。在扩招进行多年之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令人关注,而政府部门、垄断国企的职位成为他们角逐的热门,拼爹成为一种能力与普遍的做法。令人担忧的是,这不仅让社会显失公平,而且,越来越多的不具备拼爹能力的普通家庭子弟,他们被更多地推向其他一些并不太好的职位,使得他们上大学的成本与收益比越来越令人难以接受。以往那种将上大学视为跳出农门的机会相对变小了。这种社会流通渠道的变窄,不是一种良性的现象,并不利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10年就曾指出,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户均收入相差65倍。即使没有数据支持,我们的肉眼也可以看得到,除了灰色收入、寻租、腐败等行为,萝卜招聘、关系招聘等行为也助推了收入分配差距,因为它会产生一种马太效应,原本两名知识背景与专业能力差不多的大学生,可能会因为彼此大相径庭的家庭社会关系而面临不同的生活境遇,并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如此现实,如何能让众多一肩挑两头的青年高兴的起来呢?[详细]
如果说,职场“拼爹”游戏让人拥有了挫折感的话,那么休假,就成了年轻人自我调节的必要手段,可是在我国,“带薪休假”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制度依然停留在纸面上,“被加班”“被自愿放弃休息”则让人更加疲惫不堪。
有媒体计算,“全年公共假期115天”:一是双休日,全年52周,104天;二是法定假日,即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国庆节和春节各3天,全年共11天。
但实际上,不少单位工作日和周末加班成为“家常便饭”,甚至有单位工作“5加2”“白加黑”,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被一点点消解。近日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全年52个周末104天假期中,全部能休的网友人数不到1/4,甚至约7%的网友称11天都不能休。“公务员、部分事业单位、大多数企业,都很难能休满规定的假期,休假要真正落到每一个工作者身上,要走的路程还很长。”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桢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者休息休假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往往在现实中遭遇“执行难”。不少职工不禁要问:“谁动了我的假期?”
事实上,让职工“有假难休”,除了观念的问题,职工与单位地位不对等也是原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总工会主席王秀芳认为,现在职工带薪休假落实难和就业难有很大关系,只有少数经济效益好、各项制度比较完善的国企落实得比较好,一般企业的员工都不敢去争取相关权益,怕因争取休假而丢掉工作,底气不足。“有假不敢休”成为当下常见心态:职工怕耽误工作进度,怕给领导留下坏印象,怕影响自身收入……去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一半的受访者直言单位不实行带薪休假;近八成人认为,劳资双方不对等,员工没有话语权。[详细]
独一代已过而立之年,孩子大都已开始蹒跚学步,父母也开始集体步入老龄。在这种“421”的家庭结构中,负担最重的就是“双独”夫妻。身处重重压力中,一些年轻夫妻也开始考虑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以及孩子的养老负担。
“我们现在只要负担4位老人,将来我们的孩子却可能要负担12位老人。”31岁的李瑞是4岁孩子的妈妈,正计划生第二个孩子。她坦承“双独”面临的双方父母养老问题和自身养老问题,的确是生二胎的动机之一。
26岁的河北姑娘安然在北京一国企做行政,收入不算高但工作稳定,社保也是按规缴纳。不过她仍从不算高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为自己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
“我现在压力非常大,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这仿佛让我看到了我的未来。” 安然说,以前一直以为在国企工作就算捧了个“金饭碗”,以后退休养老也不用愁,现在才知道在通胀的作用下,将来那点养老金也许根本维持不了基本生活,“一旦退休可能很悲惨。”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在外地打拼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父母都成为“空巢老人”。近年来,“空巢老人”因患病或意外死亡无人知晓的新闻屡见报端。“我不希望将来出现这样的事情再后悔,所以选择回到父母身边。”陈江说。
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中国独生子女一代,曾被指责娇气任性、自我中心,当他们走入而立之年,工作、结婚、生子、孝养父母,在角色变换的层层“阵痛”中,经历着孤独、恐惧、无奈、挣扎,如果社会无法给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广阔的上升空间,那么这这些徘徊在青年心头的暮气将久久不能挥去,整个社会也将笼罩在暮气的阴云之下,难见阳光。[详细]
如此“狮子大开口”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为腐败提供了条件。
让信访回归法治路径,才是设立信访制度的初衷。
为何“火箭提拔”对官员子女可以屡屡成真?难道普通人的中国梦只能在“拼爹”的游戏中惊醒?
公众并非不能够接受悬案,而是不满于“不予告知”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