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发展的时间史上,地震在1976年7月28日切开了一个断层,此后新的历史在废墟上生长起来,到今天正是而立之年。30年间,新唐山从一个被扔在废墟上的婴儿变成强有力的成年人,曾经的伤痛使他性格坚强深沉,从灾难中汲取的力量带给它十足的发展后劲,在今天的唐山,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纪念馆去温习曾经的灾难,而以自己的双手参与塑造唐山的 明天。[评论]
新唐山建

设

1976年8月24日,唐山市新建的第一家邮局开业。遭受地震重创的唐山钢厂,只用28天就炼出了第一炉"争气钢"。

1976年10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反复紧张的论证,重建唐山的规划终于完成。这就是:立足唐山, 就地建设。即保留唐山市原有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清运废墟,统一规划,就地重建唐山。

1979年至1985年,唐山市区每年住宅竣工面积最少为133万平方米,最多时达205万平方米。

1986年,唐山市共竣工各类房屋209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18万平方米。恢复建设基本完成后,唐 山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1988年,唐山市区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7.6平方米。10年时间,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自己 的家园,解决了百万人的居住问题。唐山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唐山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第一个翻番。

1990年,唐山市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成为中国首座获此殊荣的城市。

1994年,唐山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第二个翻番。

1995年,唐山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获得全国卫生城荣誉称号。

1996年,唐山市跨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京唐港跻身全国港口20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001年,唐山市生产总值登上千亿元台阶;“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

2003年,唐山获得“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荣誉。11月,唐山市通过了国家园林城验收, 并获得了在全国17个园林城市排位第四、地级市第一、工业城市第一、北方城市第一的好成绩。

2004年,唐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902元和4083元。人民生活总 体达到小康水平。

2005年,唐山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27.12亿元,人均GDP2.8万元,全部财政收入226.46亿元,均居 河北省首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488元和4582元。

“我强打起精神,从噩梦中醒来,醒来才发现这世界变化真叫快……”这是80年代的一种主旋律。1976年后的唐山,同样也经历了从噩梦中醒来和跟上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的过程。

与歌曲不同的是,醒来后的唐山不是强打精神而是精神饱满,也没有在目不暇接的外界变化中掉队的担心,新唐山告别昨日的伤痛记忆,30年后的今天,唐山拥有崭新的现在和未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