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少将:要用“两分法”去回顾抗战史

2015年05月08日16:00  新闻专栏  作者:徐焰  

  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日前,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来到广州参加由广州市委办公厅、市委政研室、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的广州市机关读书讲坛活动。在讲坛上,徐焰教授从多角度回顾了我国的抗战史,更展望未来,对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关系作出系统的分析。

  要用“两分法”去回顾抗战史

  徐焰作为我国研究军事历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历史的学科带头人,他认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我们牢记历史、警示今天的人们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的抗战不仅仅是为了中华民族自身的解放,也是当时反对世界上最邪恶的德、日、意法西斯势力英勇斗争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这段历史,他更乐于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抗日战争作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其参加者都作出了贡献。在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时,应该肯定国民党广大参战官兵的流血牺牲,却也不能掩饰其当权者的腐败无能。如今我们纪念抗日战争,主要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奋斗精神。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是一场大灾难,从另一方面看又极大地刺激推动了我国这个古国的觉醒和进步。”徐焰认为,在近代历史上,日本给中国带来最大的伤害,也是最大的推动力。他更感慨道:“历史上的中强日弱,自甲午后变成日强中弱,目前是"两强并立",未来还在不断变化中。”

  处理好中日关系关乎强国梦

  进入了21世纪,恰恰是我国最迅速发展的机遇期。徐焰教授认为,历史决定了中日两国的关系极其微妙,“处理好对日关系是重大的战略需要,也关乎中华民族的强国梦能否实现。”他说。

  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战略关系一样,中日关系的变化归根究底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而自2010年起,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在徐焰看来,这恰恰是我国加强中日贸易的契机:“2012年中日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3400亿美元,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在外投资国,加强中日经贸关系对中国的发展和安全都有重大的战略作用。”他表示。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因日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是日本的两倍。尽管如此,徐焰还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他还以早前中国人疯买日本马桶盖一事为例说:“一些高科技产品,我国还落后于日本。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保障。”

  “当今的中国既要振奋民族精神,又要警惕非理性的民族主义,而增强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对外影响的"软实力"是关键。抓住本世纪的机遇期,我国将会迎来强盛期,届时对日关系也会进入一个新阶段。”徐焰说。

  赢得国际尊重要靠实力

  历史证明,要赢得国际上的尊重,要靠民族自信和实力作基础。徐焰说,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用到中日关系上也完全适用。他认为,我们正在探索强国梦、强军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为未来的强国之路作出了明确的指引。徐焰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抗日战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