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恐归”折射中国农村的尴尬

2016年02月07日09:00  新闻专栏  作者:海外网评  

  高望

  除夕将至,人们归心似箭。家是心灵永远的港湾,通常回家的感觉是亲切、激动,不过,近年来开始出现一些诸如“恐归族”现象,让春节多多少少带了些“失落”的味道。

  把春节与失落联系起来,并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不少人返乡的心灵之旅。为什么会有恐归?排除个人因素外,更多在于选择现代生活理念与方式的都市人不仅与家乡拉开了物理距离,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鸿沟。这种心理鸿沟逐渐成为一种过年的沉重“负担”:既然无法回归以前的生活,那么只能选择逃避。于是春节就关乎失落了。

  2015年春节期间,一篇《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让这种情绪达到了顶点。家乡农村的破败、冷漠的乡情、青年人的流失让整个生态系统没了生气,维系家乡传统人际关系的各种社交活动也渐行渐远。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状态。除了春节,似乎只有葬礼才能凝聚更多的人。

  这种情况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一声糟糕。在他们看来,一些地方的农村社会组织逐渐瓦解,青年人外出打工,所谓的乡愁荡然无存,美好的乡村生活在留守的鳏寡孤独之间变得凄惨和无味。

  中国整个社会仍处于大变革之中,剧烈地令外界难以想象。三十年时间,既可以让一座渔村变成国际都市,也能让田园牧歌的乡村变得物是人非。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总结我们现代化旅程带来的城乡变迁。当我们选择城市文明,他们为什么只能过所谓的乡村生活?在我们眼中,带着“乡愁”韵味的田园生活在当地人眼里恐怕没有未来,过怕了苦日子的农村人,也有向往现代生活的自由。

  市场经济强调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部分中西部农村的凋敝现状正是市场经济选择的结果,在当地效率低下的农业耕作中出逃的人们,很自然地投奔了高效的工业化、信息化的城市生活,他们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功臣。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部分农村甚至三、四线城市面临的问题,资源过度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负面作用已经显现。一方面,一线城市的大城市病越来越突出,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市场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又比如,高等院校中农村生源的比例一直在降低,其中当然有城镇化带来农村人口减少的原因,另外也有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因素。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今中国除了要考虑经济增长之外,需要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无论是东中西部,还是城市与农村间,都需要实施更加均衡的发展战略。当然,这种均衡不仅是指物理空间上,更重要的是它的价值取向最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比如要考虑如何让教育资源充分地流动起来,让公平教育真正面对它所需要的人群。

  话说回来,与寒食节、盂兰盆节等几近消亡的农耕文明的节日相比,春节是幸运的。它已经成为连接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的纽带。每年春节,依然会让人想起家乡、回到家乡,尽管家乡渐渐变得陌生而又遥远,甚至是失落的,但家乡永远不会被遗忘。它会在更多人的关注中收获希望。

  (高望,海外网专栏作者)

 

(编辑:SN090)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 农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