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庄里写诗,在监狱里约炮

2015年01月30日10:31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海涛

黑龙江那和监狱黑龙江讷河监狱

  进入2015年的中国,有两个小人物,让我感到震撼。

  一个是在黑龙江讷河监狱服刑的犯人王东,以在监狱里用微信“约到”7个情人震撼了我;一个是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农妇余秀华,以惊人的诗歌才华震撼了我。他们二者不具有任何可比性,但带给我的震撼,都是巨大的:他们告诉我,现实是多么的超越我们的想象。

  余秀华

  2015年1月29日,消息传来,农妇余秀华成为湖北钟祥作协副主席。

  余秀华,作为一个残疾人,一个长期只生活在农村的人,给我造成的印象是,当代的诗人,竟然还没有死绝,中国诗人的尊严,被这个残疾农妇挽回了一点点。她告诉我,诗歌的语言,还没彻底死掉,还可以打动人。在决定购买她的诗集之前,我想写几行字,向她致敬:

  诗人,竟然还没有死绝:

  那个叫余秀华的女人的文字,

  莫名其妙地让我感动。

  她像一只坠落在田野的风筝,

  唤起记忆中的田园、麦苗、高粱,

  以及春夏秋冬。

  她躺在湿润的泥土上,

  笔下的麦场、父母、墓地、村庄、天空,

  刻满了被忽略的伤痛。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任何一个村庄,都已经荒芜到可有可无,

  竟然没能阻止一个农妇,

  肆意地用文字抒情。

  诗歌,是很个人化的写作。所以,关于诗歌,总会有争议。我可以为余秀华的文字感动,你也可以把她的文字当作“有病呻吟”,但这没什么好争论的。

  所以,关于这个人,我就写这么多。

  王东

  讷河监狱的犯人王东,更具有全国性话题。

  他在监狱里,用微信泡到了7个情人,并获得了情人11万元钱。据说有一个情人还是狱警的妻子,并到监狱里与她发生性关系。最新的说法是,没有证据证明二人发生了性关系。

  这个证据确实很难找,发生性关系,又不是拍A片,怎么会留下证据呢?所以当然有一个可能,这场被张扬到全国的性关系,确实不曾发生。但不可能否认的是,很多人,还是都相信发生了。

  它震撼人心之处在于,强烈的魔幻色彩和反现实性:一个人进了监狱,生活一定是灰暗的,内心是很容易绝望的,但实际上,竟然如此的“多姿多彩”。

  2015年1月26日的北京晚报有篇报道,大标题说谢亚龙在监狱里“整个人已经没有了精气神”——

  1月12日,原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减刑案在燕城监狱法庭内进行公开审理。赵静作为市检察院监督员旁听了整个庭审,她介绍:“谢亚龙自己说我是几号几号罪犯,他穿着监狱的号服,头发都白了,虽然表现得非常平静,但整个人已经没有了精气神,说话声音很小。”

  这才是一个犯人“应该的样子”,但讷河监狱的王东,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犯人的印象以及对监狱的印象。

  在过去的2014年,随着许多隐秘的事情曝光,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已经被反复地颠覆过很多次。

  王东所在的讷河监狱,就像这个国家的隐喻:表面上,它规则森严,实际上漏洞百出。

  余秀华和王东

  把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相提并论,涉嫌侮辱了诗人拔高了犯人。

  但我还是冒昧地,把他们放在了一起。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不管现实是多么的艰难与残酷,只要你不像谢亚龙那样丢掉“精气神”,未来依然可以充满想象。

  当然,我们绝大多人,没有余秀华的天赋和王东的天分。

  一个在农村喂兔子的残疾妇女,可以写出动人的诗歌从而成为当地作协副主席;一个在监狱服刑的普通犯人,可以在高墙内掌控外面的世界财色兼收。这两个故事,有多重意义。

  余秀华可以嘲讽很多人的无能,王东可以隐喻这个时代的荒诞。(本文首发于 海涛评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王东 余秀华 监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