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与“网怒”叠加放大的社会戾气

2015年05月07日09:25  新闻专栏  作者:曹林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网络反应之激烈,剧情反转之快,情绪变脸之迅速,创造了一次网络记录。从新闻刚曝出时,网络一边倒地激烈讨伐打人的男司机,到后来一边倒地激烈抨击被打的女司机,高呼“打得好”、“放着我来”、“遇到我会打得更狠”,骂红了眼的网友,甚至开始报复性地人肉女司机的隐私信息。女司机受访时所言的“觉得变道没错”,进一步刺激着网友的愤怒。

  刚开始被公布的视频中,女司机被暴打的场景让人觉得可怕,后来公开的两人路上斗气的视频,让人看到了“路怒”情绪的可怕――可媒体和网络的参与并没有让这场可怕的马路闹剧终止,而把战场从路上转移到了网上,召唤出了比两个人的马路暴力更可怕的群氓的网络暴力。原先的暴力只是“路怒”引发的社会问题,可当这种“路怒”遭遇到“网怒”,两种愤怒的戾气叠加和杂揉在一起,就放大成一种无比恐惧的社会戾气。

  这就是网络,很多人缺乏理性思考,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牵着鼻子走,像任性的小孩子一样情绪化地摇摆:听到这个人说几句,立刻跟着骂几声,听到另外一种声音外,又被另外一种声音牵着鼻子走了。刚看到女司机被打,不问被打原因,立刻在网络上“群殴”男司机。第二个视频出来后,又根本不问是非对错和前因后果,不看完整的事实,又被视频诱导着去“群殴”变道的女司机。新闻的反转,就是情绪的反转,网民的情绪像三岁小孩子一样说变就变。

  很多人都在迫切地归因归咎,追问问题到底在男司机还是女司机,其实开车的都知道,这种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多是两人斗气所致,是典型的路怒引发的冲突。打人肯定是不对的,这是勿庸置疑――但从目前的视频来看,先前两个人都有错,缺乏基本的礼让,情绪的对立升级互不相让,使情绪走向失控,最终导致了后来的爆发。所以,不是简单的谁先错谁后错、谁是罪魁祸首的问题,而是路怒情绪中的互为因果、互相强化。社会集体应该反思和批判的是“路怒”,而不是简单把矛头指向某一个人。

  一个现实中的人,也许具备这种思考的理性,可当一个人走上网络的时候,就变成了毫无思考能力、充满情绪化、只知道寻找道德高地和树一个靶子去攻击的乌合之众。路怒问题很严重,网怒比路怒更严重。路怒表现为一开车就喜欢骂人,语言很脏;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喜欢跟人“顶牛”;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其实“上网”与“开车”有着同样的倾向,网上网下判若两人,一上网就容易感染网络戾气,一出口就是粗鄙的语言,情绪火气很大,好争好辩好抬杠起哄,开口就是“脑残”、“傻叉”之类,让网络变成了倾倒语言垃圾和“表演正义感”的公厕与秀场。

  当路怒遭遇网怒,产生了可怕的化学反应。面对路怒引发的问题,基本没有人去反省路怒,而是把网怒叠加到了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上。看不到几个人去善意地为这个事浇水降温,而是带着围观起哄、消费热点、嫌事情不够大的亢奋去浇油哄抬彼此的情绪。尤其可怕的是,很多人平时在路上开车的愤怒,移情到对这个女司机的不满上,那些上网的键盘侠,带着路怒的心态看待那个不断变道的女司机,更加变本加厉地愤怒――当这种不满通过键盘表达时,更有了一种杀气腾腾的多数人暴力力量。那个在视频中变道的女司机,给很多人的路怒找到了一个绝好的借口,被想像成了带来拥堵、车祸和马路混乱的罪魁祸首。于是,网络的愤怒情绪便达到了一个让人恐惧的顶峰。

  不只是这个事件,可以看到,在很多社会问题和公共事件上,网络都扮演着这种“情绪放大器”的角色,将网络愤怒叠加到其他愤怒之上,以正义的名义去消费其他情绪,热衷于浇油,用愤怒生产愤怒,用愤怒叠加愤怒,用愤怒放大愤怒,结果就是不断哄抬着本就弥漫的社会戾气,使舆论空间被愤怒雾霾所笼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女司机 戾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