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先“三问”,才能免入“局”

2015年05月14日14:21  新闻专栏  作者:王石川  

  饭局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重要的社交方式,朋友间联络感情,有时总免不了聚个餐。那么,如何防止误陷“饭局门”,怎么样才算合情合规地参加饭局呢?10日,杭州市纪委发出提醒,党员干部赴饭局必须做好“三问”,即谁买单、和谁吃、在哪吃。(5月11日《钱江晚报》)

  饭局前三问,绝非多余。问明白了,想清楚了,就能知道有些饭局不能赴,及时谢绝,才能避免入“局”。揆诸现实,一些官员管不住自己的嘴,不知深浅,来者不拒,结果因违反规定被摘掉帽子,例子不胜枚举。

  公款吃喝被撤职,尚不是最可怕的,那些深不可测的饭局中交织着阴谋与圈套、危险与绳索。有部名叫《饭局》的小说,就描写了饭局中的种种陷阱与诡谲。觥筹交错,各怀鬼胎;笑容可掬,勾心斗角。有人说,“饭”与“局”被组合成一个词,是古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毫无疑问,有太多的丑恶隐藏在大大小小的饭局中。

  对饭局不必妖魔化,但是对于官员来说,却需保持清醒。一些商人邀你赴宴,不可能无缘无故。无论是拉拢感情套近乎,还是求你办事行贿赂,其中大有文章。“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们有所求,你既然赴宴,就面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困局。如何还?用权还。据报道,刘汉曾以一顿百万的“天价饭局”打通与高官结交之路。刘汉今已伏法,那些与其有交易的官员不也被处理了吗?“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在推杯换盏之间,多少看不见的交易已经达成。

  即便没有交易,即便官员所赴之宴也不是商人宴请,公款吃喝不也同样可怕?终日奔波在饭局之中,还有时间工作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光明称,“公务接待现在既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又是挑起官民矛盾的重要因素,必须赶快刹车”。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中央政府司局级干部平均每周有1.1次饭局,省政府的司局级干部平均每周有1.3次饭局。到了基层,花在吃饭上的时间则更长:市长平均每周15.1次、县长则达到了每周18.2次,按一周五个工作日计算,相当于每个工作日有3.6次饭局,每天的饭局甚至需要赶场。饭局多,开销多,多少公帑打水漂?多少时间被糟蹋?

  “经常赴饭局,哪有不入‘局’?”要想免入“局”,先从管住嘴开始。要管住嘴,先从树立敬畏心开始。如果想到胡吃海喝就会被问责,想到党纪国法高悬头顶,想到饭局中潜伏各种危险,还会欣欣然赴宴吗?十八大以来,官员的饭局已经大为减少,但仍有一些官员心存侥幸,顶风作案。莫等到了付出代价才后悔,要求官员饭局前三问,不是苛刻,而是一种保护,官员最需要这类的自我保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饭局 官员 干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