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玄乎与玄学

2015年05月19日09:29  新闻专栏  作者:媒体札记  

  政治生态,这个因山西官场塌方而出名的词汇,近日也被七常委之一的刘云山所郑重提及。

  《刘云山谈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不能随意化娱乐化》,这是新京报根据今日学习时报头版文章所拟方向:“5月18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头版刊发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15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他提出,‘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

  由中共中央党校所主办的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出刘云山五日之前讲话,想来必有不容忽视之处:“刘云山谈到,中组部去年就党风政风问题组织了一次调研,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从政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个别干部出问题,那可能是他个人有问题;如果许多干部出问题,那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贿选案件发生、腐败窝案出现、买官卖官盛行,都与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有关。’”

  那么,良好政治生态又是从何而来?这篇今日出现在凤凰网、人民网以及求是网首页之文认为,首先即是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而来。文中,刘云山提到了最高领导人的一个比喻,“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党组织变‘大车店’,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这些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

  “大熔炉”与“冷灶台”之喻,在上周五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也有体现,“上级别怕下级说‘坏话’”:“日前,一名领导干部在会上说:‘敬重是对同志的态度,班子就要搞好团结,上级说下级的坏话是无能的表现,下级说上级的坏话是无德、缺德的表现。大家要用心珍惜、用情呵护一起共事的缘分与友谊’…可我倒觉得倡导这样的上下级彼此不讲‘坏话’,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抱团政治’,这不符合现代民主与法治的精神。”

  正因下级说上级“坏话”难,所以才愈显“坏话”可贵:“ 下级说上级的‘坏话’大都有风险,大了是政治风险,小了也是‘关系’风险。下级都是愿意说上级的好话还怕好得不够好,谁不知道说上级的‘坏话’一旦被上级知道,那就不是缺德那么简单了,这辈子只要那个上级的领导不挪窝儿,他就永远是你头上的一座大山。多数下级都是忍无可忍了才说了上级的‘坏话’,上级若真的不坏,下级谁去冒那样的风险…上级不妨把下级的‘坏话’认真听听,看看这些‘坏话’是不是自己的短,下级的‘坏话’有时会让自己的行为不那样任性,如果上级能够将下级的‘坏话’当成一种提醒、监督,从心里敬畏民心、敬畏舆论、敬畏权力,这何尝不是安全为官的法宝。”

  上下级的相处之道,今日也为解放军报所提及,要求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两种政治干部的形象:一种是说到做到,言出行随,台上台下一个样,威信很高,富有人格魅力,开展工作一呼百应;另一种是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个样,台下一个样,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因而威信很低,说话没人信,官兵不服气,工作也很难开展。可见,政治干部如果没有良好形象,不仅自身没威信,政治工作也难让人信服,直接影响部队全面建设。”

  这篇出现在网易、搜狐以及凤凰首页之文,为表明对溜须拍马者的痛恨,用到了一个爱憎分明的歇后语,“猪拱地瓜——嘴好使”:“树立政治干部良好形象的关键,就是台上台下一个样。行胜于言,以行证言。现如今,判定一个政治干部是否合格,不是光看他会不会说,能不能写,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言为心声,说到做到,为官兵做表率。而我们有些政治干部却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偏了,或忙于整材料、凑经验、发文章;或忙于在台上长篇阔论,夸夸其谈,就是不去联系实际,不接地气,不以身作则。在群众眼里,他们说的与做的两层皮,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用俗话说就是‘猪拱地瓜——嘴好使’。这不仅败坏了政治干部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政治工作的作用。”

  要维持良好的政治生态,除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之外,健康的政商关系也是题中之义。

  而这,也是前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所谈及的,“良性政商关系:有交集而无交易”。这份中纪委机关报以王健林访谈为基础,再次重申正常的政商关系应是怎样:“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政商关系这门学问应该比博士后还高呢,可惜高校没有教这门课’。就如何处理政商关系,他认为‘核心就是要走市场,搞自己的商业模式,但我也不赞成远离政府,在中国我觉得远离政府太假了。你不理政府不理党,显然太假了’… 比读博士后还高深?政商关系没那么玄乎。我们经常提醒官员,那些围在身边的老板朋友靠不住,对商人而言,敢索要收受你钱财的官员又怎能靠得住?大道至简,官商能做到各安其道而又并行不悖,有交集而无交易,就不会最后沦为一根绳上的蚂蚱。”

  玄乎不玄乎?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盘观者只能继续解谜。王岐山与福山那场著名的“二山会”,还有各路议论从各种角度继续切入。想起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做派,微信公众号“木工坊”为谈话注入新解,“岐老很闲,闲到找学者谈玄”:“谈玄这件事,不是每个人都够条件和有资格的。毛当年见尼克松谈玄,大手一挥‘我跟你只谈哲学问题,具体事务你找总理谈’。岐山、福山二山会,也谈玄,古今中外,从文明变迁脉络到比较制度分析…岐老有一句话是对的,2013年的确是一个新的起点。人事有代谢,这并不值得另眼相看。但就这几年来的破旧立新(旧秩序已破,新世界尚属未定之天)来看,一些领域的颠覆性无疑远超2003年对于四代的意义。”

  反腐所造就的新常态,被视为直追邓小平时代,“我们甚至可以因此将1989到2012视作一个整体”:“上层的变化虽有,但官场生态与社会基本运作的规则、潜规则是连贯的。而目下,事情正在起变化。所以,魔都会有一纸《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试行)》出台后,高级公务员辞职暗潮汹涌。在更广的范围里,这也成了威胁、举报、倾轧的重要杀手锏。发动群众斗群众的老办法?还不能完全这样理解。同样的,国有企业会有中高层管理人员抢在中纪委或巡视组全面进驻之前离职的趋势。”

  说到这,不得不提郭文贵,举报胡舒立,真无疾而终?所以,“木匠”别有深意问了句:“岐老究竟在向谁喊话?郭鬼子在大洋彼岸的亦真亦幻下文如何?”

  从上一届常委纷纷露面,到王岐山与学者谈玄,“木工坊”认为,基本面未曾改变,最高领导人气魄依旧:“不论如何,既然选择不做无为面瘫,既然选择了折腾自救(自己给自己动手术),那就两个方面军互为援应(至少一路军有所突破),把试错进行到底吧。赢也赢个彻底,输也输个坦然,拳脚无眼,愿赌服输。”

  与这篇上周四之文不谋而合的,是前日微信公众号“深喉”之论,

  《王岐山究竟想说什么?》转自胡少江之文,从细微处着眼,试图磡破谈话背后的要义所在:“人们通过王岐山的谈话,还可以看到他的性格上的一些特点。找来访的外国学者座谈,通常是管统战、或者教育的领导人做的事;作为一个专管党务的常委,王岐山高调出面,并且让谈话内容以非官方的方式公布,这种非常规的做法是党内高官的大忌。他这样做,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体制内难寻知音的苦恼,似乎也在表明,习近平对他的依赖,已经可以使得他不受常规的约束。”

  相似的,还有两家微信公众号对眼下的形势判断趋同:“王岐山通过这次谈话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他所领导的反腐运动的确十分艰难。作为当前中国执政党试图挽回民心的重要战役,中国的反腐运动是由王岐山领导、习近平支持的。这场运动的展开方式和王本人的领导风格正在党内招致日益增多的非议,那些被整肃的派别和大量政府官员对有选择的反腐和王岐山手下的中纪委势力的快速扩张颇有微词。显然,王所领导的反腐目前已经陷于一种胶著状态。如果就此打住,民众的情绪会由期待变成失望,社会的不满会迅速发酵成为动荡。如果反腐继续按照目前的节奏进行,他所在的执政党将难以承受,内部的一些派别,甚至会进行拼死对抗。”

  出路何在?“深喉”尝试着从王岐山的讲话中,继续寻找反腐下一步棋子落何处:“在这种两难的境况下,王岐山向党内的反对派许诺,他不会寻求能够根除腐败的彻底制度变革。这是王岐山在谈话中传递的另一个重要信息。王岐山试图通过不同宗教的内部治理中寻求经验,以期达到一方面有效治理已经腐败不堪的执政党,另一方面,实现一党永久执政的目标。他向政治思想学者福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他在整个会见中唯一向对方求教的问题。遗憾的是,王岐山无法接受福山提供的答案…福山认为,宗教内部解决不同教派冲突的基本原则,就是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福山还向王岐山解释,西方社会的法治精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正是源于这种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当福山问到中国的宪法能否保障司法独立时,王岐山立即给予了坚决的否认,并且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治理权威不可动摇。王岐山的整个谈话,在极度不自信和极度自信这样的两极来回穿梭。他希望用他所接触到的一些历史知识,为自己和执政党打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政治生态 玄学 政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