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视频来了,庆安枪击案结束了?

2015年05月15日08:22  新闻专栏  作者:媒体札记  

  如光明网评论员昨日所言,“庆安站派出所警察击毙徐纯合的一枪,击断了庆安县官员一直奋力拉扯着的遮挡庆安官场乱象幕布的幕绳…幕绳一断,大幕在不期然间轰然落下,让许多一惯赤裸裸的官员现形于台前。”

  内有不忿者举报,外有记者们踏入,里应外合,一齐出力,幕绳果然不出意外地断了。

  被举报已然超过十起,所以凤凰网今日才敢说,“车站枪声,引发庆安官场大地震”:“这段时间因为被网友通过微博、微信举报,除了已经被停职的副县长董国生外,涉及教育系统、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部分人员违纪违法,逐渐浮出水面,相关部门或已启动调查,或做了自我澄清。”

  没错,新京报今日在描述各路媒体记者们共襄盛举之时,借当地公务员之口用到了一个形象鲜活的词——“涌入”:“庆安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政府部门正面临舆论冲击,大批媒体人士涌入县城,网上舆情也接连不断。其表示,目前当地政府网信办正在积极接收网络此类举报,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调查部门。”

  拔出萝卜带出泥已无新意,舆情次生灾害的说法也渐常规,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提到了另一个概念——“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喻国明称,庆安枪击案中,副县长董国生顶着民意慰问干警激起民怨民愤,成为一系列当地举报事件曝光的导火索。‘副县长出现问题后,与他关联的部门和官员的问题也就引起关注,这是事件之间的联动性’…他表示,类似案例如果发生在其他地区,一旦深究细查,也可能具有潜在普遍性,这是官员的监察管理体制疏漏所导致的传播现象。”

  举一反三,报道中还有提到另一个词——“链式举报”,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有解释:“部分网民对网络传播规律比较了解,当某个事件爆发后被公众围观,而事件又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如周期冗长、围观过程激烈、悬念足够大,就容易产生二级舆情事件和舆情链条。”

  《庆安“链式举报”是因旧债未还》,今日新京报观察家之论,再次与报道联动发力。作者需要正色指出的是,“早在‘枪响’前,当地官场其实已坐在了火山口上”:“不能否认,徐纯合事件客观上推动了对当地官员的反腐调查进程。它将公众注意力引到了庆安这个县城,被舆论聚光灯照射之下,当地官场的一举一动自然备受关注…但是,庆安‘链式举报’只是在敦促还旧债,只要当地官员干出违法违纪的行为,就已种下今天被调查处理的‘因’了。”

  “对于网络举报,重要的是事实,而不是其动因或背景”,以此为论点,魏英杰在文末呼吁,“当地理应尽快成立调查组,查出真相,给公众一个说法。至于相关举报是否属于‘报复式举报’或‘搭车举报’,并不重要。”

  视频来了,千呼万唤的视频来了,翘首以待的视频来了,终于来了。

  11时许,等不及完整视频了,文字结论已优先推送:“据央视口播,庆安枪击案调查报告公布:被击毙男子抢夺防暴棍,抡打民警头部,报告称民警开枪合法,是正当履职。”

  这是各路新闻客户端根据央视直播所速记片段,稍后,更为详细的枪击现场描述也纷纷鱼贯而出:“经查,5月2日,黑龙江省庆安县丰收乡农民徐纯合(男,45岁,持当日庆安-金州的K930次列车硬座客票),与其母亲权玉顺(81岁)携3名子女去大连金州走亲。12时许,徐纯合在庆安站候车室进站入口处故意封堵通道,并将安检通道的旅客推出候车室外,关闭大门,致使40余名旅客无法进站,扰乱车站秩序。保安人员制止无效后,到公安值勤室报警,民警李乐斌接报后前来处置,对徐进行口头警告,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徐纯合不听劝阻,辱骂并用矿泉水瓶投掷民警。民警随即对徐的双手进行控制,迫其闪开通道,让被阻旅客进站。在民警准备将其带到值勤室时,徐继续对民警辱骂并用拳头击打。当民警取出防暴棍制服徐过程中,徐抢夺防暴棍,并拳击民警头部。民警使用防暴棍和拳脚还击,但未能将其制服。期间,徐先将其母向民警方向猛推,后又将自己6岁的女儿举起向民警抛摔,至其女落地摔伤,徐趁机抢走防暴棍,抡打民警头部。危急情况下,民警取出佩枪,对徐口头警告,徐继续用防暴棍抡打民警持枪的手,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民警开枪将徐击中。车站派出所随即拨打120呼救,25分钟左右120医生赶到现场,确认徐已死亡。”

  根据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调查,央视新闻频道所播出结论是:“民警李乐斌开枪是正当履行职务行为,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及公安部相关规定。”

  有些人诧异惊奇,有些人早已猜到。紧接着,剪辑版现场视频也出炉,得以从央视向舆论场扩散。

  为何要一枪毙命,为何没鸣枪警告,凤凰网所截文字中,李乐斌对此有说明:“这是一个封闭的公共场所,如果鸣枪示警,往哪里打会有跳弹的情况,会伤及其他乘客。当时距离只有一米,他挥棍来打我,这时候根本没办法精确瞄准,只朝他所在方向、受力面积大的地方。”

  这一段报道来自新华社,原稿有更详细说明:“李乐斌认为,他此前已经有数次向徐纯合发出警告,‘我警告过他,我对他说不许动,否则我将使用武器。’李乐斌说…这一表述得到了当时在场的一名学生确认:‘警察说不许动,警察声音比较大,听得很清楚’…对于为何能一枪毙命,李乐斌说:‘我把枪上完膛之后,他打了第二棍,打在了我持枪的右手上,我的手又痛又麻,快握不住枪了。我当时不能精确瞄准,他又在移动,在挥舞防暴棍,我只是朝他所在的方向开了一枪。’‘如果徐纯合背后是旅客,我也是不会开枪的,我瞄了一眼他的身后是我的警务室,没有人’…‘民警持枪手腕被重力打击后,瞄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务战术专家李和说,‘综合多种因素分析,这种情况下能打中心脏,应属于意外。’”

  原来,一枪毙命是意外,而非民警枪法高超。

  但是,@游飞翥对此说法并不认可,他依据《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质疑:“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使用枪支:一、处理一般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和调解民事纠纷;二、在人群聚集的繁华地段、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及易燃易爆场所;…七、使用枪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时。”

  这位重庆者羽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言论,五小时内在微博上转发近五千余次,他认为,“央视及当局定性不当”:“@央视新闻我看了:1、视频不完整;2、警察禁止有车票的徐家人乘车,违法在先;3、警察制服徐后,又取警棍欧打徐违法;4、徐反抗与警察打斗并无不当;5、徐扯母亲与掷女儿不当;6、警察被打败了,恼怒开枪是故意杀人。”

  可是,在新华社报道中,开枪又是有据可依,“李和教授对现场视频进行了仔细分析。他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及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李乐斌开枪行为是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对于出现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而且,李和教授还认为,该情况应该开枪:“民警处置非常果断,开枪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在当时情况下也是被迫开枪…徐纯合的行为已经构成暴力袭警,危及到了民警生命安全。如果当时不制止,不仅可能危害民警,还可能危害其他群众。”

  情况危急开枪必要是一回事,开枪是否得当是另一回事,事后的审查,也不得不提:“对于警察的枪支使用,根据规定,除公安部门自身需要调查外,按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警察开枪造成人员伤亡后,需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于冰帆表示:‘连日来,我们对公安机关提交的各类证据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查,初步认为,当事执勤民警的身份、配枪资质和使用,没有发现其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

  视频来了,争议未消。

  如@上海陈子善所言,有两点依旧不明不白:“一、既然徐全家要去外地,还带了行李,为何在进站过安检时突然发生冲突,然后徐情绪失控?二、我在视频上看到的是警用长棍打徐,未看到徐先扔水瓶。如徐确实先扔水瓶,警察就可用长棍打?徐手中并无凶器(抢夺长棍在后),当时警察+车站工作人员还不能制服徐?”

  依据@央视新闻所述,死者家属也有质疑之声,“民警处置过当,不应击毙徐纯合”:“事件发生后第2天,死者徐纯合的亲属选出3名代表与警方交涉,观看了案发现场监控视频。徐纯合堂弟表示,家属代表认为警察处置过当,不应该击毙徐纯合,可以选择击伤任何部位,只要不打头、不打心脏,恐怕不会毙命。”

  可是,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那即,徐纯合进站之前喝过酒:“11时18分,徐纯合及家人再次回到火车站广场,在广场停留未进站。从视频中看,徐纯合有些步履蹒跚…‘白酒,(徐纯合)那天(喝了)一杯白酒,半瓶啤酒。’权玉顺回忆,‘剩半瓶子酒,我儿子呯的就把酒瓶一声就摔了’…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的尸体检验报告也佐证了徐纯合饮酒的事实:徐纯合心血酒精含量为128mg/100ml。这一结果,已超过80mg/100ml的醉酒标准。”

  而且,同样是依据新华社所透露,徐纯合爱喝酒不是秘密:“死者徐纯合上有老母,下有3个孩子,妻子患精神病。母亲说,钱主要是自己乞讨来的,大部分被儿子买酒喝了,他酒后还打孩子。村民也说,徐纯合好吃懒做,有点钱就买酒喝。村干部则表示,救助1年2万多,按理能维持一家人开支。”

  所以,@姑娘忒高兴认为,不排除是撒酒疯:“从视频看徐第一次进站买票时是清醒的,从饭店吃完饭后二次回到车站门口时从视频看走路已经不稳了,明显喝大了,如果之前财新报道属实没有人截访他们一家,那么很明显徐就是撒酒疯挑事儿,然后警察过来控制,待众人进站后放开,根本不应该放开,这个放开导致徐来劲了,失去控制,一直到警察开枪。”

  喝酒之后的行为,该如何合理解释?新华社没有结论,只能继续往下描述:“11时49分,徐纯合进入候车室并走到座位上坐下。56分,徐纯合起身跟随母亲走向洗手间。几分钟后,徐纯合从卫生间走出…激烈的冲突就从这一刻开始,并在随后的几分钟不断升级,直至徐纯合丧命当场。”

  看过同事剪辑的视频之后,@王志安认为至少有三点可确认:“1、截访不存在;2、徐对警察有明显攻击行为;3、此前传言的徐在和警察打斗过程将母亲推向警察,还有将孩子抛向警察的行为得到了证实。”

  这三点 ,点点对徐纯合不利,尤其是最后一点,彻底激怒了@开水族馆的生物男:“看完视频后依然认为徐纯合是去‘上访’被截,被警察蓄意谋杀的,请主动取关我,互粉的记得双向,不送。徐纯合就是一个懒惰啃老、强奸妇女、虐待幼女、醉酒闹事的人渣,滚尼玛的圣徒,吃尼玛的人血馒头。当地官方维JB稳,赔狗屁的20W!庆安官员活该被人肉全部掉乌纱!”

  是的,@拖尼熊也附和道:“这人是什么弱者,在家里他也是个暴君。摔女儿摔得那么狠,他中枪了他娘都要气得打他两棍。还有人算警察一米八他一米七,都没算酒劲儿呢吧。”

  攻击警察该如何处理,以美国为例,@王健_经济金融科普有科普,“警察做得对,这种情况在美国都被击毙几回了”:“开枪就是以打死或者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为目标。美国警察训练开枪后至少连打两枪,瞄准要害位置。说什么打手,打腿和打轮胎的是警匪片看多了。”

  @五岳散人也提醒道:“话说回来,虽然央视这个剪辑实在让我不满,但要提醒诸位,直接对抗国家权力机关的直接执行人是不妥的。比如说掌握合法暴力权力的警察。在任何文明国家,警方在临时事件处理上有优先权是正当的,也是必须的。如果你有所不满,可以呼吁围观者拍照录像存证,后续投诉,但不要直接对抗。切记切记。”

  依据@央视新闻所供文字,这也是民警开枪直接原因:“民警李乐斌回忆称,对方在抢夺防暴棍未果的情况下,先将一名老人推过来,然后又双手举起了一名女童向地上摔去,当时他并不知道老人和孩子是对方的母亲和女儿,他感觉这名男子暴力倾向非常明显,必须控制住他。”

  摔孩子,太过火,连曾为徐纯合家人募捐三万多元的@Paul郑褚,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基督徒来说,我想这个视频也在提醒我们看到一个基督徒身上(和我们自己一样)的罪性和败坏吧。”

  不过,他更需要指出的是,“视频里有两个重大欠缺”:“徐纯合堵门的起因、徐纯合与警察斗殴的完整过程(只看见徐与警察互搏,前面警察用棍子打徐,徐不敢还手的部分被剪掉了)…顺便我也要宣布一个丧心病狂的决定:凡是看了这个视频,对之前的打赏感到后悔的,可以在微博上联系我,告知你的打赏金额,我为你进行退款。”

  堵门原因不清晰,这一点,新华社也不忌讳提及,“徐纯合的堂弟告诉记者,徐纯合肯定不是去上访,黑龙江人不会到辽宁去上访。导致徐纯合情绪失控,堵住旅客安检通道的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

  央视为何播出的是剪辑过的视频,是时间长短原因,还是叙事清晰需要?对此,@记録者陈寳成有看法需表达:“有媒体人说,剪辑的视频虽不是原始视频,但可证明关键事实,就足以说明真相。这是错误的。法律上的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剪辑的视频依次破坏了原始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媒体播放的自然也是剪辑者希望公众看到的视频,因此构成‘媒体审判’,实现了引导舆论和干扰调查的目的。”

  不过,更多的意见还是认为,有这么一段视频已经足矣。@环球时报即有言:“庆安真相大白,键盘侠你出来”:“网络上最廉价的就是情绪。不要拿自己珍贵的善良、正义、同情…去养活那些食利者,这些急公好义者的行为和目的,无关法制,更像是政治。”

  没错,@平民王小石也有此意,围观者中不乏表演者,“有组织死磕渐成夺权固定套路”:“庆安火车站事件随视频公开后舆情大势已去,死磕派将扑向下一血馒头。但这次事件却宣告死磕突发事件,已经从无序进入有组织运作阶段——死磕律师炒作→公知大V传播→人肉搜索官员→媒体集结围攻。这次媒体势力有组织夺权的试水战,若庆安被拿下,其他地方政府还不噤若寒蝉?”

  甚至,@高辉_000157还直言,徐纯合已从烈士变成恶棍:“一时间,徐纯合似乎成了公知、讼棍们眼中的列士,帮助打官司的,帮助养孩子的,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真相呢?不仅是人渣,恶棍,典型的恶棍!追打警察,抛摔孩子,当看到徐高举孩子并把自己的孩子重重摔到地上时,公知、讼棍们有什么观感?”

  这样舆情撕裂的局面,大约在@聂日明预料之中,并且他还推测,即便有原始视频,情况也会依旧如此:“视频出来以后,大家的意见不是趋于一致,而是更加分裂了。同一份证据各自强化了自己的原有立场。相信,原始未剪辑的视频出来,效果可能也是一样的。”

  彼此难说服,各说各的理,@古堡剑影紧咬视频剪辑过不放,“为什么要剪?剪掉的是什么?你懂的…有的人傻,看不明白;有的人看明白了,装傻。”

  是谁傻,又是谁在装傻?@林海水沐想起了《让子弹飞》里的情节:“六子剖腹证明自己清白,看客们‘哦’了一声就迅速散去了,像苍蝇一样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前晚宣布要公开视频的@徐卓阳,此刻应该可以长吁了一口气,他在转发央视新闻视频之际,只字未评,只留了一个句号。

  剪辑版视频被公之于众,会为庆安枪击案划上句号吗?人民日报客户端时评认为可以,“至此,一场引发举国关注的舆论热潮终于尘埃落定”:“回顾整个事件进程,理性质疑的声音不少,但也有不讲证据的负面猜想,也有不问是非的有罪推定,也有在弱者与民警之间选边站对的极端对立,这些都应该促使我们反思:事实是复杂的,而情绪往往是简单的,为了避免舆论之枪误伤他人,唯有不让情绪遮蔽理智,不让感情影响判断,时时用理性冷却不明真相下的道德激愤。”

  左右开弓,一边提醒舆论应更理性,少一些群情激奋的场面:“在整个事件中,人们付出了太多的争论,倾注了太多的义愤,支付了太多的感情,但是恰恰忘记了,‘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抛弃对道德大棒的依赖,抛开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进行专业性、技术性的事实还原。在公共讨论中,首先要弄清楚事实是什么,如果事实没有弄清,就已经有了倾向性的价值判断,那只能是一种偏执。从这个意义上,一个社会舆论成熟的标志,就是情绪越来越少,而关注事实越来越多。”

  民隐上达,一边劝诫政府要更透明,该早些公布视频和真相:“充满反讽的是,这本是一次正当履行职务行为,却演变成一波三折的舆论事件,如果当地政府在应对舆论时能够处理得当,或许就能避免无谓的‘次生灾害’。诚然,调查的过程需要分析所有的视频资料,需要走访已经四散天涯的车站旅客,需要进行非常专业的司法判断,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不是一开始遮遮掩掩的借口,也无法解释副县长在真相未明情况下就慰问民警的行为。这说明,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应该有新觉醒、新思路,做任何事都要在全网络的假想下来判断,用符合明规则的思维去思考,在第一时间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对于这样的四平八稳的结论,@仙人指路010未置可否,他自认有先见之明:“我说官方在‘等个合适的时机公布视频’,是有根据的。你们没发现官方在这些‘群情激粪’的事件上越来越冷静、越来越从容了吗?尤其遇到这种有充分把握的事件,敞开来让暴民表演,如同设好埋伏圈,放敌人进来伏击。这次‘庆安事件’就是这么处理的,看看这会儿的反转,多么彻底!我早就发现这个规律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庆安 枪击案 警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