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的《人民日报》,出现了一个“反常”的情况——“权威人士”,就中国经济发表了一番“匿名谈话”。
头版头条,标题是《本报独家专访权威人士,解析当前当前经济大势 正视困难 保持定力 前景光明》。在第二版,以《5问中国经济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为题,刊发了5000多字的“权威人士”专访。
当天,新华社以《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为题,全文转发了这篇“独家专访”。然后,很多报纸当晚从新华社的稿库里,选取了这篇稿子。经过两天的两轮传播,很多关心经济走势,尤其是关注当下股市走向的人们,注意到了这篇“反常”的报道。
这两天里,A股也很给这篇报道面子,沪指从4600多点,涨到了4900多点。这两天,A股的成交量,均突破了2万亿,连续刷新历史。
仔细读完这篇报道,其实核心内容就一句话:当下经济形势确实很困难,但并没有坏到哪里去,只要保持定力,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接下来,海涛评论尝试对此文进行一下解读——
一、这是一篇“定调文章”。
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谈话的这位“权威人士”,显然不是某个部位的官员,更不是某个经济学家。否则,不会匿名。之所以匿名,要么是一个“很高”的高层人士不方便透露姓名,要么,这个“人士”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一个“集体”。海涛评论倾向于认为是后一种情况。
这篇专访中,只有“问”和“权威人士”,而没有记者。这说明,提问的人,不是记者,提问者和回答者,可能都是虚拟的。之所以用问答形式呈现,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既然提问者和回答者都是虚拟的,那么,这个“权威人士”就代表了相当高的层面。这个相当高层面用5000字来谈当前的经济形势,显然是为了“定调”,给市场定调,给各级政府面对经济中的问题定调。
二、经济形势到了“特殊时刻”。
如果你认同这是一篇“反常”操作的新闻报道,那么,就应该认同,这篇报道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因为当下处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这个特殊时刻,就是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定局,有关方面希望各方在这种局面的基础之上,形成共识:这个局面与预期一致,处在“合理区间”,无需大惊小怪,而是要“适应”这种局面,并在这种局面之下积极进去。
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在这个“特殊时刻”,对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进行的反驳——你们不用唱衰,衰的程度我知道,并没有你们说的那么衰。
三、大战来临前的心理疏导。
“权威人士”承认,当下的经济形势压力山大,既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又提出不必慌失措。这样的表述,仿佛一场大战来临之前,在做心理疏导。这位权威人士在谈问题的时候,首先承认问题的严峻,然后又表现出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最后把这种问题的严峻性,表述为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这是一种高超的说理技巧:不回避问题,但最终给出一个“未来光明”的答案。这个光明的答案就是,中国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
这样表述,体现出这位权威人士具有相当高的经济和政治理论水平。各位在写工作总结或在被领导批评工作有问题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予以回应:我确实有问题,问题是暂时的,我会改进,既然有老板的英明领导,给我一段时间,我一定会圆满解决问题的。
四、间接认可了当下的牛市。
投资和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绕不开的手段,这为权威人士当然也绕不开,但这次的表述颇有新意。他说,“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把居民放在银行的天量储蓄,变成“投资”资金。这个“投资”并非指炒股,但可以理解为居民把储蓄投入到资本市场,再由上市公司和机构,把这些钱用于“投资建设”,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这个理解没错的话,这表明当下的牛市,是被权威人士认可和支持的。
当然,权威人士的方法里,还有创新这一招。这里的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事业创新,即创业。他说要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或许,你可以理解为,创业板当前火热程度,也是被认可的。
五、经济领域将允许出小事儿。
在这位权威人士看来,经济领域出大事,那就是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爆发。这是底线,中央不允许突破这个底线。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是稳增长,而这位权威人士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换句话说,经济不出大事,就是最大的成绩。
但这位权威人士同时表示,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要及时释放。这意味着,经济领域爆发一些小风险,是被允许的,也是被认为有利于化解大风险的。这意味着,有些事情,将不再被“兜底”;有些企业,将不再被保护;有些利益的保障,将“听天由命”。
六、“既要这样又要那样”踩钢丝。
在权威人士的谈话中,当下的宏观调控之难,体现在要实现“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目标。比如,既要经济增长GDP,又要有质量;既要防止“过头”,又要避免“不及”;既要增加公共支出,又要加大降税力度;既要加大货币投放,要要避免全面放水。总之,这种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调控目标,给人一种踩钢丝的感觉。
勿需讳言,中国经济是“政策市”。各种政策在,在踩油门与踩刹车之间,来回变换,30多年来基本让中国经济这辆车没怎么停滞也没有倒下。这一套宏观调控手法,其实就是踩钢丝者手中的那根杆子,它确实有它的神奇之处,是保证钢丝游戏的关键工具。
好的,既然说到当下中国经济处在踩钢丝的阶段,那我们就应该知道,踩钢丝这个游戏项目,它的核心目标,不是迅速到达彼岸,而是确保现在不坠落——也就是维护稳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