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阴谋论”,无助股市解决真问题

2015年07月06日08:26  新闻专栏  作者:海外网评  

  这两天,你要是没和人讨论过几句股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

  股市到底怎么了?阴谋论与反阴谋论马上又站上前台开始关公战秦琼。

  不过,我认为阴谋论往往简单粗暴,一是看什么都是阴谋,二是一看阴谋就大呼邪恶,三是以为阴谋的逻辑关系都很直接。这是我反对阴谋的理由。但同时,我赞成有阴谋,阴谋无处不在,只是大家所处角度不同,利益导向不同,其实各有战略,各有战术,各有不宣的筹谋。因此,专家应该着眼于揭发它分析它,监管应该着眼于防御它堵截它,国家应该着眼于从战略层面建立全方位的系统,不断进行和应对各种博弈。

  股市的事,不是今天涨跌是否得宜。而是我们所有人和机构,今天作为是否得宜。因为无论是何结果,其实都是大家共同行为的结果。今日之结果纷乱,仍远谈不上灾难,但正应在一地鸡毛中警醒自觉,重新定位,才能真正预防灾难。

  股民们

  天气忽冷忽热。买西瓜呢还是买荔枝呢?正当我在水果摊纠结之际,边上两位大嗓门的大姐开了腔。一个是水果摊老板娘,挂了个绿围兜,暂称“西瓜姐”吧,另一位穿了红裙,暂称“荔枝姐”。

  只听得西瓜姐说:“你到底买不买啊?”

  荔枝姐:“人家爱买不买,你这么凶做啥?亏钱了心里不痛快吧?”

  西瓜姐:“亏怎么了?那我也是为国护盘!”

  荔枝姐:“啥为国呀?”

  西瓜姐:“这都是外国人搞的鬼,你不知道?这都是外国阴谋!他们一起做空中国。”

  想不到大隐隐于市,我听得西瓜也忘了挑:“你怎么知道呀?”

  西瓜姐说不出话来,一翻白眼。荔枝姐接上了:“啥外国阴谋?外国人管得了你挣多少?我看肯定是咱们自己国家的阴谋。”

  我听了冒了一身冷汗:“自己国家?”

  荔枝姐霸气十足:“可不是?肯定是那些有钱人呗,大公司,有钱的公司。他们搞阴谋,把穷人的钱给赚走了。”

  西瓜姐:“怎么,你也赔了?你不是挣了不老少吗?当时还劝我们说要都放掉。”

  荔枝姐脸红得像荔枝:“我是那么想,但是又一想,想多挣,又整了点儿。哪知道这有阴谋呢。”

  我嘀咕:“这一贪心……”荔枝姐大怒:“啥啥贪心啊?这股市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嘛,那就是得让人民赚钱啊。”

  我只好赔笑:“你说的也对,按理说,股市通过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整体经济的繁荣,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嘛。你买股票,实际上是你对看中的企业的投资。企业干好了,你可以分红,企业市值上升,你手中的资产增值。这个就是让人民赚钱嘛。”没人说话。

  我问:“但你对你买的公司有了解吗?你觉得它发展前景好吗?”

  荔枝姐姐脸绿得像西瓜:“你说啥呢啊?我当然是听我二舅妈家的小舅子说的,他有内部消息,特别准!”

  我来了精神:“所以啊,这样一个靠内部消息支撑起来的股票市场怎么能健康呢?股民心理也不健康啊!都只想杀鸡取卵,赚一笔就跑,输了就把症结归到别人身上,都说是阴谋。当然不行啦!”

  一阵寂静。

  还是西瓜姐一亮大嗓门:“我说,你到底买不买啊?”一手按着瓜,一手举着把明晃晃的刀。

  于是,我就捧着半拉西瓜和一捆荔枝回家了。这是真实的故事,如果你也炒股,肯定不少听各类似是而非的“内部消息”。

  专家们

  只会唱“市场规律”的你,至少也得说说什么妨害了市场规律吧?

  股市大跌,一瞬间,“没有阴谋”论甚嚣尘上,在“阴谋”论还没来得及发芽抽枝的时候,“无阴谋论”就剑有所指的席卷和横扫一片。专家学者异口同声的口诛笔伐,正义凛然,很有斗士风范。主要意思无非是两点,一是都是商业利益,商业,懂不?利益,懂不?阴谋的,没有!二是你有证据不?你有没有证据啊?你肯定没有证据吧?归结为一句话,一切都是供求关系,一切都是价值规律。

  一开始就宣称“无罪”,的确多少让人莫名其妙,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实原则,有点本末倒置。这种先声夺人,固然有其道理,引导了一批,也吓倒了一批,但除了抢占道德制高点的傲娇外,到底是说明了啥?解释了啥?解决了啥?专家们,你们到底是干啥的?

  市场中当然充满阴谋,有利益当然就有阴谋,有商业当然就有阴谋,这不但没有冲突,而且根本就互为因果。须知,没有利益而耍心眼玩阴谋,肯定不是闲的太狠,就是遥远传说中的变态狂魔。市场从来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因此不可能是信息完全对称,也不可能是制度没有漏洞的,利用市场的不完善性获取利益,即使是普通的机构对散户,即使是放消息,也不能说没有阴谋存在吧?而问题就在于证据的难以获得甚至是暂时的不可获得性。否则就不叫阴谋了嘛。

  价值规律有其存在的前提。只凭借供求关系自动到最佳均衡点是一种理想状态,要求供求双方的信息完全、对称。而且这种均衡所需时间也许漫长到“最终”,更不用说在这种均衡还未“最终”实现时,又产生了新的供需要求,这种叠加会加大均衡的复杂性和时长。即使是西方经济学,也不是所有流派都如此迷信这种纯理论,何况理论在应用中还要考虑其它现实因素。

  而专家学者的意义正应在于此。在理论基础上将现实禀赋和要素加入进行分析,在常人难以搜集的数据中找出异象,在普通人难以厘清的纷繁中理出逻辑上的矛盾,告诉大家,市场不是游乐园,阴谋大大小小,随时存在。价值规律经常会偏离正轨,人们应如何对待。这种警醒,也许不一定容易受欢迎,但却是正确的研究态度,也是对自己和言论受众负责任的表现。

  反观当今,不少专家总是马后炮的跟着市场结果走,尤其是有些专家在市场繁荣时与管理部门一起做改革先锋,在市场萧瑟时又与广大民众一起做道德先锋,将自己的理性精神丢失殆尽。只顾公共效应,而缺乏知识支持,都是绝对不能真正为公共服务的。

  管理部门

  市场波动如此正常,我们要的是健康,不是胖。

  这时,有一些人又振奋了。都是阴谋惹的祸啊!不过,这话,群众可以说,只要他们高兴。专家可以说,只要他们不高兴。但是管理部门,绝对不能说。

  因为,管理部门就是干这个的啊!管理部门的存在,就是为了预警阴谋、发现阴谋、处理阴谋、堵住阴谋。如果市场如理论上那么完全、公平,市场参与者都是干净透明、孔融让梨,到处是光明一片,阴暗无处遁形,管理部门,你们到底还要干啥呢?

  市场化不等同于自由化,盲目崇拜“自由主义”模式,是一种极大的误区。从国际金融的历史和现状看,背离实体经济需要和摆脱监管规制的金融创新,会加剧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成为急剧风险和引爆危机的重要原因。市场的本性归根到底是逐利,注定了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的缺失。

  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理论界与金融界达成共识,金融监管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金融监管标准趋向于更为严格。跨部门委员会纷纷成立,负责识别并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协调个监管机构间的关系。美国将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均纳入监管范围,完善全面监管体系,填补监管漏洞。

  加强监管不等同于行政干预。市场不存在完全的自由,但仍应尊重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监管应当是在有效制度建设和执行下,使价值规律的作用更顺畅,而不是相反。尤其在发生非常规事件时,政府的确应当有当机立断的干预力量,以防事件对整体市场乃至社会稳定产生难以挽救的影响。

  市场是不是个好市场,不能只用一时繁荣来判断。管理部门的任务是保持市场健康和稳定,不能见猎心喜或惊慌失措,也不能对微观情绪反应过度。监管机构的目的不是为了资本市场的“牛”,而是为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健康的资本市场应当是最能够贴近事实的反映经济是否繁荣、实体经济是否向好,资金流动是否通畅,民众信心是否十足,而不是反之。不除掉阴谋,等于与阴谋同谋。为了股指高企而姑息暗流涌动,比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陈述、信息误导等,一定会伤及市场根本,甚至重创普通投资者的信心。

  健康的市场,钱不在了,人还在。不健康的市场,人人都担心钱的去向,这种创伤后遗症,是很难恢复的,长期而言,会对市场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管理部门的目的是建设和保持市场秩序,以完成最接近公平的市场交易,实现共同福利最大化的市场平衡。因此,管理部门必须在芜杂中分析发生这些非正常动向的制度漏洞,在欢呼和悲叹中都同样清醒理性。除了市场健康,不能为任何人、任何现象站台。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让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小阴谋段子不敢露头。另一方面要自查自问,从制度上找出发生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漏洞,完善法规建设,使这些破坏民众权益和整体市场利益的花招不能露头。

  与此同时,对市场的把控,更应当成为一项日常工作,从整体的事前准备、事中引导、事发应对均应有所预案。特别在事后,向市场解释发生事实,表明政策的必然性,从应急政策中有序退出,坚持查漏补缺,也许更能给投资者实质性的信心。

  长期稳定市场的关键不在于证明市场不会跌,而在于证明市场的涨跌都是正常的。

  政府部门

  金融战略是个系统工程,从莺歌燕舞到刀光剑影,全有!

  管理部门不说“阴谋”,整个政府部门却更要特别重视“阴谋”,不仅仅是市场中的小阴谋,也有关于市场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阴谋。当今世界,多极化正在加速发展,各国的政治经济竞争和博弈都在加剧。资金流动的全球化造就了金融战的基础,金融也成为各国国家战略和安全战略的核心,各国对于金融和市场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而政府干预不是变少而是变多。一国政府与其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机构间的关系更加高度一体化,因为它们无疑是利益一致的命运共同体。

  今日社会,金融涉及面更广,操作空间更大,管控实现更复杂。比如市场管理,不但包括交易,也包括心理预期等。这种形势下,政府、市场、机构、媒体的无间合作,不但是维护本国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打击他国的重要武器。利用政府放消息,专业人员引导舆论,媒体造势放大,配合机构市场操纵,操作娴熟如美国,可以稳定本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也可以摧毁他国经济向好的信心。

  阴谋不仅不是你想看,想看就能看。而且,它不是一个今天埋下一粒种子,明天,“嘭”,长成传奇,它是战略,也是战术,既有丰富性,包括了一系列、多部门、全方位的配合;也有历时性,这些配合往往是相机而动,其顺序和作为既有规划,也有机动。

  比如对一国市场的金融狙击,可以从心理预期开始做影响,媒体和投行机构先莺声燕语;也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操纵,索罗斯们拿着狙击枪;还可以影响社会稳定,看看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印尼换首脑的频率;亦能够颠覆国家政权,乌克兰的故事犹在耳边。这些步骤不一定一次就都能完成,组合拳能打到哪一步也要看对手的实力、势力、对应。这种战略退可守,时机不成熟,也许赚点快钱就了事。进可攻,时机不错,可能就“倾国倾城”了。

  我们不能看不到就说没有,没有迫在眉睫就不承认现实的严酷性。在金融和市场中一味强调唯“经济利益”论是不够的。经济利益绝不会只是钱,从最微观的来讲,是赚钱。中观点,是扰乱市场。宏观而言,是动摇社会信心。因此,必须明确的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根本不能也不应强行划开,它们时刻相随时刻转换。

  在金融和市场中一味强调唯“自由主义”论也是不够的。在以邻为壑的国际秩序下,国际市场既有其公平性,也有其不平性,国际竞争中,国家利益至上是美国和西方各国坚持的潜规则。我们在不断国际化的过程,不但要改革创新,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使市场朝市场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也要吸取经验教训,加大战略谋划强度,摸透市场习性,建立自己的综合队伍,使市场竞争能为我所用,严守国家安全基础,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这次股市大波动,虽然痛感深刻,但毕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检验了股民心态和体制机制,也考验了监管部门和政府的应急能力。但愿中国的股市能够在风暴过后,坚定信心,坚决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新路。

  文/Z博士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股市 阴谋 阴谋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