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楼价上涨的市长不是好市长

2015年03月31日10:08  新闻专栏  作者:惠铭生  
救楼市不等于挺楼价 救楼市不等于挺楼价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惠铭生

  广州市长陈建华日前到香港创兴银行总部调研时,发声力挺广州楼市,称“广州房价只是北京、上海的一半,另一半就是我们的空间,我们有这个信心。广州的经济总量,今年将超过香港,明年将超过新加坡,所以地产在广州还有很好的前景。”(中新社3月29日电)

  一位市长叫怨房价低、力挺楼价,并言之凿凿称自己主政的城市房价要赶超哪一座城市,这事若发生在西方城市,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估计有不少市民会很愤怒,强烈要求“大嘴”市长下台。

  为什么?蜗居者遍及五湖四海,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一座城市,除了炒房者,没有几个人不嫌房价高的。高房价不仅会推高CPI指数,降低公众的消费能力,而且还会掏空公众的口袋,甚至让人沦为“房奴”,降低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了抑制房价,让居者有其屋,很多国家和地区由政府建设“公屋”(廉租房)。在法国,所有市镇必须保证20%以上的住房是廉租房;在新加坡,全国84%的居民入住政府提供的公屋;在香港地区,有大约三分之一人口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里……德国甚至规定,开发商赚暴利要被判刑。

  当下我国不少地方提出“救楼市,就是就经济”。这个发展思路没错,因为房地产业堪称支柱产业之一,楼市兴,必然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但须厘清,救楼市不等于挺楼价。楼价是由成本加利润构成的,岂能“空涨”?假如一座城市的楼价依赖炒房者的“炒高”,或是用行政之手“推高”,这种建立在沙滩上的楼市发展必定畸形,行将不远,类似事例在国内国外并不乏见。

  在政府的力挺下,假若广州房价再上涨一倍,追赶北京、上海,届时,可能政府笑了,但市民注定哭了——面对每平米数万元的楼价,到底能有多少人有能力购房、实现“住房梦”?难道,一个城市需要的,就是一位力挺房价、让市民买买不起房的市长吗?

  市长力挺楼价上涨追赶北京、上海,意欲何为?说白了,无非是畸形的“政绩观”在作祟,其所追求的发展,依然是“唯GDP”,而无视民生;在地方发展路径上,依然过于依赖“土地财政”,而不是另辟蹊径,探寻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但这种发展注定不可持续,因为一座城市不可能无限膨胀扩大,土地不是“用之不竭”的资源,世上也没有价格只涨不跌的商品。市长片面追求高房价,这是执政理念走偏,更是一种权力“任性”——要知道,从古到今,纵观中外,我们没有见到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哪个地方是靠“卖地为生”的。

  所以,当一个地方官员踌躇满志,张口闭口大谈发展是为了造福地方、泽被百姓时,请扪心自问:发展为了什么?为谁发展?一个地方用行政之手推高的暂时高房价,或许能迎来经济振兴的“春天”,权且不论这种“中兴”能否昙花一现,但肯定的是,这种发展是以“掠夺”公众财富为支撑的,就是用百姓的痛苦换取房产商和政府的欢心;用百姓口袋的干瘪,去充盈地方财政,让房产商赚个盆满钵满。像这样的发展,与赤裸裸抢劫公众财富何异?

  近来,全国经济整体下滑,不少地方力挺楼市、救经济。但是,地方政府假如执拗于推高楼价,这不能不说,个别官员从政动机不纯。楼价涨不涨,要听市场的,不能由市长“力挺”。行政之手过多干预楼市价格,不仅逆市场,而且也逆民意。

  市长是市民的市长,民意应该是市长的执政指向。在民众购房难、反感高房价的当下,叫怨房价低、力挺楼价上涨的市长显然不是好市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楼市 市长 地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