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热衷当警察背后的现实困境

2015年08月13日09:26  新闻专栏  作者:王学进  
新警察走上工作岗位/资料图 新警察走上工作岗位/资料图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学进

  甘肃会宁,因盛产高考状元而被誉为“状元县”。然而,就在尊师重教的会宁,去年11月启动的一次招录警察的计划,引得大批基层教师离岗,转而成为公安战线的一分子。此次会宁总共招录了189名警察,其中有171名来自教师行业。(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考取警察的这171名教师大多是三十左右的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他们的离开让人深感惋惜。警察与教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教师改行当警察不仅浪费了他们的自身资源,也会给当地的教育事业造成损失,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

  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改行当警察?报道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羡慕警察的待遇。我们不能指责这些教师缺乏理想信念,缺乏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而是斤斤计较于薪酬待遇的得失。我尊重他们的选择,谁不想过好日子?他们的选择无可非议。我所关心的是,他们的处境以及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会宁的贫穷令人伤怀。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会宁学子包括家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考大学这一条“华山”道上,他们付出了外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努力,凭着“领导苦抓、老师苦教、学生苦读、家庭苦供、亲戚苦帮”的“五大法宝”,将6万多优秀学子送进了高校,从而缔造了“状元县”。

  不说“学生苦学”,就说“教师苦教”吧。“在会宁当老师太累呀!”这是兰州教育界的一位同志对记者说的话。会宁不但学校建设基础差,教学设施差,而且师资水平也不高。以高中为例,教师骨干中多是大专学历的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仅有49%。但就是这样的教师队伍,靠着夜以继日的玩命工作,为会宁的“高考神话”做了“铺路石”。有人甚至说,“随便拎出一个就把你感动得不得了!”

  2006年6月6日《现代教育报》曾报道过二个感人的事例:一位叫杜学明的老师家境贫寒,有一年春天连口粮都断顿了,他的妻子宁可去乞讨要饭帮家里度过饥荒,也不让丈夫请一天假,缺学生一天的课。再如头寨子乡中湾村小学教室无法使用,校长冉树苍辛辛苦苦地用自己的钱加上借来的募集来的钱,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一所造价20万元的完全小学。而为了建学校,家里欠了一身债务,常有人上门来催账要钱。电视台来采访,自己的老伴却连一件像样的裤子都没有,市领导来看他,家里门窗连风都挡不住,炕席也烂出大洞来。他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甚至感动了国家领导人。

  相比他们的付出,收入则少得可怜。2006年,老师每个月工资才一千多元。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171名教师选择了去当警察。这就是当下会宁的现实,也可说是中国现实的一个缩影。谁说不是呢?搞个民意调查,有多少教师想弃教改行,做公务员?不说十有八九,十有七八总乐意吧。

  不容讳言,相比改革开放前,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很多,但比起上世纪三十年代,还是有所不及。彼时,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银元、120银元、30银元,而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只有2--8块银元。跟国外更没法比。在韩国,有种说法叫“一人从教,全家无忧”,韩国教师的工资最高可达每月400万韩币以上(折合人民币约2.3万元)。在欧美等国家,地位最高的是教师,医生,而警察在美国人眼中充其量只是一个城市的保安而已。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教师法实施10多年来,教师平均工资水平虽有明显提高,但离目标仍有不小的距离。对于农村教师和中西部地区的教师而言,这种距离就更大了。

  教师热衷当警察的“会宁现象”犹如一个惊叹号,它直白地呈现了教师之困,教育之忧。要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光喊口号不行,是到各级政府采取行动、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否则,教师堪忧,教育堪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教师 警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