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喜宴“勿带礼金”值得推广

2015年08月13日09:13  新闻专栏  作者:田东江  
喜宴红包让很多人不堪重负 喜宴红包让很多人不堪重负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田东江

  南方日报日前一则《佛山喜宴不收红包羡煞多地网友》的报道,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在该报微信号“佛山微观察”随后发起调查中,截止到8月11日22时30分,共有89%的网友支持在全国推广佛山“不收红包”习俗。

  喜宴不收红包,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广东的多数地方,听起来也颇有些天方夜谭,但在佛山一些地方则确实存在。根据报道所引用的“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上世纪90年代,顺德乐从一些做生意发财的个体户在办喜事时,事先在请柬上注明“勿带礼金”。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少市民开始效仿,摆酒不收礼的风气也逐渐在顺德其他镇街流传起来。大约从2004年开始,不管是婚宴、寿宴、满月酒都不收礼金了。毫无疑问,在婚宴请帖成为“红色炸弹”、令相当多的人们“压力山大”的背景之下,这个习俗好得用难以名状来形容也不为过。

  带礼金去参加喜宴,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项传统。研究欧美国家的人说,在他们那里,礼物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无利益因素的、非强制性的赠礼,它仅仅是一种真实的内在自我和内在情感之自发、自愿的表达。在我们显然不然,在我们的社会交换体系中,人情是一个核心性的概念,而人情伦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面子。所以,有专家煞有介事地指出,婚宴红包多少钱为宜,应依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考量。这简直是一句废话。面子的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向来是作为一种道德约束扮演着一个决定性的角色。对社会脸面的追求,促使人们积极参与礼金交换的博弈,而道德脸面的约束则规范着所有参与者的行动。因此,古往今来,随礼的道德原则往往都要超过经济考虑,成为一种培养、维持和扩展人际关系网的基本方式,或者说是维护和扩展人际间关系网络的关键手段之一。

  上面的若干议论,有对阎云翔先生《礼物的流动》生吞活剥的成分。阎先生那本著作是“中国人类学田野考察系列”的一种,作者通过对黑龙江省双城县下岬村的人类学考察,探讨了“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这本书虽然是2000年3月出版的,窥的亦是礼物在乡村流动之一斑,但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往往也揭示了社会各个层面礼物流动、礼物所以流动之全豹。比方关于请帖,“由于拒绝邀请等于是终止它所基于的社会关系,请帖本身造成受请者必须参加仪式并随礼的义务。因此,发送请帖时的轻率被认为是不负责任和贪婪,即,他们为了敛财而试图迫使别人参加庆典”。阎著中提到某个老年村民每年都办生日宴,村民颇有闲话。但是,“似乎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强制力所驱使,而自愿地去履行他们在其交换网络内部馈赠礼物的义务”。阎著最后概括了人情伦理体系的三个结构性维度——理性计算、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认为人情在行动上的复杂性和弹性,源于这三个结构因素变动不定的组合。像这样一些理论,我觉得就超越了时空,可以作为公式诠释喜宴的礼金。

  新近还有一则消息,有网友发帖说他在外地的大学同学结婚,给他发了电子请柬,吊诡的是同时附上了银行卡号。这种“人不到礼到就行”的做法,让那名网友感觉很别扭,他觉得同学之所以通知他结婚的事,完全是为了那点儿礼金。这个帖子同样引来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套用阎氏理论,如果喜宴礼金不能用以表达个人情感,情感在馈赠行为中并不存在,就只有理性计算之后的道德义务之一途了,附有银行账号的电子请柬之类正是如此。佛山人喜宴“勿带礼金”,诚然有经济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应该是观念的因素。口袋已经鼓鼓的地方不少,喜宴未必就不看重礼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山人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广、普及,再过若干年,真的作为文化遗产来申报亦未尝不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喜宴 礼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