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的财政局长是哪种“三不干部”?

2015年11月10日09:31  新闻专栏  作者:洪巧俊  
王金维 王金维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洪巧俊

  广西柳州市长肖文荪落水溺亡,让人感到扑朔迷离,一个市长就这样莫名其妙丧了性命,这种扑朔迷离主要是因为官方发言人的“不清楚”。这个“不清楚”,不是“你懂的”那样让人懂得,本来清楚的,让“不清楚”觉出了雾水,这就更让人一头雾水。接着又来了个湖北省恩施州财政局局长王金维在家跳楼身亡。不过也没有看到当地官方的及时通报,也让人感觉到一头雾水。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官方应对舆情能力的低下。

  官方没有消息,那么当地知情人就会出现。据当地知情人士向时务通讯(公众号:shiwutongxun)透露,此人属于当地“三不干部”。何为“三不干部”?就是涉嫌违法违纪,因官场利益纷争,当地明确“不提拔不重用不处分”的干部。因此,王在2011年从建始县委书记任上平调州财政局局长。最近,湖北省委巡视组到恩施后,其存在的问题被旧事重提。知情人士透露,

  11月8日,就在王金维坠楼身亡前一日,他被宣布停职。据了解,湖北恩施州此类“三不干部”并非王金维一人。2011年,恩施还有一名拟提拔重用的县委书记,也因此类原因被平调任职。这两名“三不”的原县委书记,据传都涉已在2012年被判刑15年的原湖北省工商局局长许富业案。许富业曾先后担任恩施州宣恩县县委书记、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湖北省工商局局长。(2015年11月9日时务通讯)

  王金维究竟为什么要跳楼自杀?不会又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患了抑郁症而自杀吧?还是畏罪自杀呢?如果上面知情人透露的是真实的信息,那显然就是畏罪自杀。

  知情人透露的还有一个关键词:“三不干部”。那么王金维是什么样的“三不干部”?知情人说是当地明确“不提拔不重用不处分”的干部。既然是这样的“三不干部”,王金维也用不着如此结束生命,不提拔不重用,从县委书记到财政局长虽然是平调,但财政局长也是一个重要位置,用当前时髦的话来说是州长“钱袋子”,人称“财神爷”,再说还有一不:不处分,也就是对他的问题不再调查,既然不再调查他,也就用不着去跳楼。

  看来不是知情人说得那么简单,王金维跳楼自尽必有其他之因。王金维从2001年11月任中共建始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6年10月任中共建始县委书记,到2011年10月卸任,也就是说,他在建始县工作了10年,而最近,湖北省委巡视组到恩施后,重提他其存在的问题,可能是他跳楼自杀之因。“三不”身份有关,提拔无望,而今连“不处分”都做不到了,只能一死了之。

  说到“三不干部”还真是多样,“三不干部”有“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的,这种干部是对待工作不认真,整天想着混日子,得过且过,推诿塞责。还有一种“三不干部”是“听了不信、看了不服、回来不干。”人家的好经验他不信,看了还不服,回到单位还是老样子,无所事事。还有“写不了、说不了、做不了”的“三不干部”……当然也有“有功劳不伸手,有苦劳不计较,有疲劳不抱怨”的“三不干部”,这种“三不干部”显然不会自杀,活得坦荡,也就不会患抑郁症,不伸手也就不怕查,根本没有“畏罪”一说。

  王金维虽然说是“不提拔不重用不处分”的干部,但省委巡视组一来,其存在的问题被旧事重提,他夜不能寐,心慌意乱了。“不提拔不重用不处分”是当地的说法,在省委巡视组哪能凑效?湖北省委巡视组这样做当然好。这样的“三不干部”不应再担任财政局长,早应该接受组织调查。

  不过还要问问当前还有多少这样“不提拔不重用不处分”的干部,其实这样“三不干部”应是问题干部,是地方对问题干部的一种袒护,“不处分”也就对他们的腐败问题不再调查,这种做法实质上有碍于当今的反腐,与当前的反腐形势格格不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局长 跳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