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外交最大成就,不是台海也不是南海

2015年11月09日11:37  新闻专栏  作者:牛弹琴  
2015年中国外交最大成就,不是台海也不是南海 2015年中国外交最大成就,不是台海也不是南海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牛弹琴

  最近几周,中国外交大有让人眼花缭乱之感。习总的旋风式外交,出访越南和新加坡,在狮城举行历史性习马会,此前对英国的超级访问,然后是荷兰国王、德国总理、法国总统接连访华;还有李总理的韩国之行,中日韩终于重启领导人会谈,热点一个接一个。

  但要说整个2015年中国外交(包括两岸关系)最大成就,其实还不是更多被视为内政的新加坡习马会,更不是美国纠缠不休的南海问题,而是对欧洲的华尔兹外交舞,让欧洲列强竞相向中国示好,其中的火候拿捏,真可谓恰到好处,英法德等国现在对中国是又爱又焦虑。

  中国对欧外交成功,有两个关键时间点。

  第一个,是在今年3月初。当美国还自信满满地认为,它完全可以将亚投行扼杀于摇篮,但不想后院却起火了,英国突然宣布加入亚投行,从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一直观望的韩国、澳大利亚等,纷纷宣布加入亚投行,这犹如一记响亮耳光,既让美国外交大失颜面,更让美日抵制亚投行策略彻底破产。这也是近年来平庸的中国外交赢得最漂亮的一个回合。

  第二个时间点,就是今年秋天的中欧高层互访。某种程度上,正是出于对英国加入亚投行的赞赏,习主席对英国展开“只访一国”的“点穴式”外交,这种特殊的外交动作,马上得到了英国方面的积极响应,英国宣称将当中国“在西方的最好伙伴”。随后,荷兰、德国、法国领导人纷纷到访中国,一时间,中国和欧洲的交往,真可谓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关系好不好,细节有奥妙。为了让中国满意,欧洲国家也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譬如,在英国,在白金汉宫举办高规格国宴,在议会让习总发表特别演讲,卡梅伦在乡下别墅难得待客,这种超高规格接待,显现了英国发展对华关系,确实是下了点苦功。

  英国这样,其他国家也不遑多让。比如,来访的荷兰国王亚历山大,不久前还特意去延安访问,考虑到延安与中国革命和习主席的渊源,这种外交内涵不言而喻;德国总理默克尔还前往李克强家乡合肥做客,这种“家乡外交”,如果关系不是非常亲密,显然也不会享受得到。

  欧洲国家争相和中国交朋友,当然,最主要的是经济利益。201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了4673亿欧元,欧盟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尽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仍将快速发展,人民币必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欧洲再有钱,也不会嫌弃钱多,必须抓住中国这个战略机遇。

  从政治角度看,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远的变化,中国崛起大势所趋,世界重大问题离不开中国的参与。譬如,作为欧洲核心国家的德国,还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它要想在欧洲、在世界发挥更大作用,与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加强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还需要看到的一点,就是中国领导人的外交作为、长袖善舞。

  亚投行的横空出世,让欧洲国家意识到,国际金融秩序的变动已不可逆转,中国的作用和影响力不可忽视,缺钱的欧洲也同样需要中国的投资和高铁、核电等技术。“一带一路”畅想提出后,欧洲更认识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与中国合作,既可承接中国投资,又可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取得1+1>2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当然,中国也要努力不当冤大头的才好!

  仍以英国为例,习主席访英期间,签署了300亿英镑的合作协议,可为全英国创造逾3900个工作岗位。随着伦敦成为更大的人民币交易中心,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得到加强。英国率先宣布加入亚投行,这个交易完全值得,也难怪《金融时报》刊文说,英国和中国都是“地缘政治大师”。

  对中国而言,一个友好的欧洲,更有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更好应对美国重返亚洲带来的压力。而且,英法德同时成为中国的老朋友,更在这些国家内部形成一种竞争,他们的领导人接连访华,其实正是相互竞争的表现。时时让这些国家感受到一点压力和紧张感,其实最有利于中国外交。2015年,这是中国外交的最大成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 外交 南海 台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