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处在转型重要阶段

未来社会需要看到文化多元


当下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社会的转型、进步、升级,必须要看到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大都市多元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不够默契,未来中国的发展要接纳文化的多元化。升级中国《睿思》访谈对话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解读中国社会转型升级背后文化的驱动力。

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睿思:大部分人认为文化就是素质,就是修养和学识。如何理解“文化”这个词语?

于丹:我觉得文化是一个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文化,我的理解里,它得是文而化之,我们会有自己的文明成果,也会有自己特别的气质,但是它要跟今天的人无关,没有化进自己的生活里,它就不是活着的文化。

我理解的文化是一个很流动的过程。它能够在你的方方面面让你觉得处理自己内心世界跟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贫穷困顿不能剥夺的一种气质


睿思:文化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于丹:我在小的时候,因为一直特别喜欢昆曲,所以我十几岁的时候,在北京西四羊肉昆曲研习社那里每个周末跟老师们学昆曲。

我现在都记得我的那位老师周全安先生。我认识她的时候,她69岁,她大概有超过1.70米的身高,一头银白色飞扬的短发。

她解放前是读女子家政大学的,这是屠龙之技,以后也没有什么工作。她的先生也是一位大才子,但是也不是太得志。所以两个人是住在北京大杂院里面一间小屋子。我就是有缘跟周全安先生学唱昆曲。

什么是文化呢?她给了我一种特别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人的身上,因为贫穷,因为困顿,因为苦难,都不能剥夺的一种气质和一种生活的方式。

我记得那一年的夏天,街上开始流行蝙蝠衫了。周先生在一个周末就跟我们这些学戏的孩子说,你看我又瘦又高,我要是穿这种蝙蝠衫应该挺好看的,你们去帮我看看。到下一个周末我去学戏的时候,她已经自己买到穿上了。

她跟我们说,你看我身上浅黄的底子,上面起黑点子的短袖蝙蝠衫,卡在手轴上,另一端细细的卡在腰上,她说这是纯棉的,8块钱。下面是一条薄薄的洗白的牛仔裤,这裤子10块钱,脚上是平底的白球鞋。

白发苍苍,年近古稀的周全安先生,当时手里拿着杜丽娘《游园惊梦》洒金的扇子,站在那个大树底下,在一转身的时候,我热泪盈眶。

因为那是我们十几岁的女孩子不可企及的一种美。什么叫做富有诗书气自华,我这一辈子都再没有见过一个女人把18块钱的衣服穿得那么优雅。

什么叫文而化之?就是她真正把中国诗词歌赋里的美融在她的身上的时候,贫困根本没有办法剥夺她的美,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化。

说到底,文化文化,一定是某种生活态度,某种生活方式。她不应该是墙上的文明,它也不应该是博物馆里的典籍,所有这些,看看自己跟文化的缘分,这个最重要。

文化是普通人明事理的一种状态,跟学历无关


睿思: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大家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都不均衡,但这并不能阻止每一个人都想成为文化的人,对于普通人而言,怎样能成为一个文化的人?

于丹:其实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悲欣交集的,每个人都是有困顿、苦难的。每一个人活得普通,但是文化有的时候能够让他在平凡的日子里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心情而已。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文化这个东西一定跟学历成正比。

人不是说念书一定都能明白事的,有的时候也会念迷了心窍的,所以念书本来是为了让人明白的,明白了文而化之就化在你的生活里。

你细看中国传统的农村,每一个村里都有特别明事理,能给大家断事的老太太,就是谁家的奶奶,谁家的姥姥,那个权威多,乡里乡亲打架的都去说,咱去找谁家的大妈,去找哪个奶奶,你让她断个事理。这些老太太很多都是目不识丁的,没念多少书,但是人情练达,主持公道,本性至善,而且她说出话来,晚辈都服气,说这叫明白人。

所以千万别说普通人怎么样才能有文化,有文化的都是普通人,原来中国的农民没有太多的知识,但是挺有文化,原来的中国人,不是那么识文断字,但是比较通情达理,而在今天,文盲少了,基本都识文断字了,可是今天通情达理的人反而在降低着。所以什么是文化,文化说到底就是普通人明事理的那么一种状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跟学历无关,甚至跟读多少书无关,读书是为了明辨是非的,明理就是文化人。

社会转型升级,要看到多元化的包容


睿思:我们的工作生活中,都会与不同的人接触、相处,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都不一样,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

于丹:现在比过去,比原来农耕文明的时候一定难得多,为什么呢?因为都市多元化了。其实文化也是一种价值默契。就是原来比如说农民,都会把节气看作一件大事,到清明了该干嘛,到谷雨了该干嘛,到芒种的时候要干嘛,到小满的时候要干嘛,这是天地给人约定的默契。

那时候违背天时就叫没文化,文化是个价值默契。但是都市里,现在连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也在变成移民城市,每年打工的人有多少住在这里,每年大学生毕业有多少人住在这里,而每个人带着自己的乡土习惯,大家在一起沟通的时候,有好多价值观不默契了。

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没文化的问题,而是社会在转型,要进步要升级,就要看到多元化的包容。

未来理想的中国,要坚守住底线


睿思:您期待未来的升级中国、理想中国是什么样?

于丹: 什么是理想的中国?我不说全面的愿景要多么地完美,我只说带着底线往前走。也就是说中国的发展,我不希望它只要规模,我更希望守住规则,我不希望说中国只在求高精尖冲击的最高指标。

我希望所有的中国人能够守住常识,我希望所有传统的道德,就是那些最朴素的东西,能跟着城市的高楼大厦崛起,一样还供在自己的心里头。

我一直有一个个人的理想,就是让中国的学堂能够传袭下来祠堂和教堂的功能,让学堂还是一个殿堂,还能够把原来中国人信的天地君亲师在今天由老师的身份守住点什么。所以我觉得坚守底线,中国就会更好。

我没有一个理想中国的完美前景,关于他怎么样升级,怎么样进步,我想用老子的话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要总垫着脚跟,也不要总跨着大步。把血脉里的规矩、伦理还带在血脉里,让中国人的心还能是热的,血还是红的,人跟人之间还是信任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守住这一切,就是我心中最好的中国。

主创人员:

出品:周晓鹏 总策划:王薇 康昆 编导:谭文娟 康云凯 产品:张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