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人民日报:“名校”岂是摇钱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07: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河北玉田县齐玉铃

  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国家为培养优秀人才,将大量人力、资金投放到少数学校,谓之发展优质教育。此外,有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建设了一些“窗口”学校,以彰显政绩,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名校”。

  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挤破头”把自己的孩子往“名校”送。一些“名校”趁机淡化学校的公益性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高中收取高额择校费;小学、初中属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高收费,而且按学生家庭住址就近入学,一些学校就以改革的名义搞寄宿制,扩大招生范围,堂而皇之地收取高额学费。这不仅加重群众负担,有失教育公平,而且严重影响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形象。

  众所周知,学校收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千千万万个家庭,其收费不收费,收多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公共政策。这些“名校”都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建校的钱和教师的工资没有一分不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而且国家财政每年还要向这些“名校”下拨不少资金。教育作为公益事业,其收费原则是越少越好,最好能够免费。这不光是由教育的本义所决定,也是维护教育权利平等,充分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必由之路,我们国家1997年签署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也说得很清楚。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不是企业,不是摇钱树,不能把公共资源变成钱袋子。“有钱笑吟吟,无钱莫进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学校的育人效果怎能不打折扣?面对学校高收费,学生在作文里感叹:“我们真的好困惑”,“究竟什么是正确的人生道路”……当学生眼睁睁看着自己亲爱的母校从他们兜里无休止地“掏”钱时,心里是啥感觉?

  学校工作重在育人,那些挖空心思赚学生钱的“名校”,收收手吧!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01日第十三版)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