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电影与电影人》三人谈 自然之流

《电影与电影人》三人谈 自然之流
2022年06月14日 16:14

  ――代编者按

  数月前,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偶然看到了诸葛虹云女士尚未剪辑完成的素材带——《电影与电影人》之(飞过蒙特利尔的骏马),那贴近自然的拍摄风格令我耳目一新。

  这几年影视文化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以影视为内容的专题节目也层出不穷,但如此深入电影人生活的内部逼真地进行再现的节目实属凤毛麟角,相信这种自然之流会给荧屏一些新的气氛。

  如今,这套专题节目的前若干集已制作完成。即将于本月下旬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在北京地区播出的日子也不远了。我们有理由期望它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口味。

  电影的圈里圈外

  黄艾禾

  在我的周围总有一群影迷朋友。他们总在热心地向我打听各种各样的电影消息,讨论各种各样的观片心得,那份对电影的热情,常常令我惭愧。好歹我也是报道电影十几年了,但怎么还不如他们热爱电影?

  有许多电影圈中的人,据我所观察,常常不如圈外的普通观众更热爱电影。因为他们对电影的感情掺进了太多的实用因素,只是把电影当成了安身立命的饭碗,或是挣名挣利的手艺。所以,我觉得常常是踏在电影圈的门里门外之间的人们对电影有着更到位的理解,或者说能够更纯粹地感受出电影的魅力。

  诸葛虹云女士过去主要是拍纪录片和从事电视传媒业的,她并没有真正踏入电影圈中观众面最大的故事片主流中去。但是,她爱电影,这从她拍的电视片中能感受到,比如她拍的关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的片子。我们都知道在那届电影节上中国的谢飞导演拿了“最佳导演奖”,为国争了光。但是我们不知道,在那届电影节上,还有一大批来自各大洲的电影参赛,那些电影也都非常好看;我们不知道,在全世界的好电影聚在一起时佳作如云的情况下,中国电影究竟在世界影林中占到一种什么地位。所以我们也就不能体会,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电影拿了奖又意味着什么。这些事不是我们想知道,而是没有人告诉我们。

  诸葛虹云以她娴熟的记录片采访技巧,把这一切都拍到了。从片中我们看到,来自德国的《钟》会那么高超地用美术中的抽象画表现画家与钢琴家的艺术结合;来自加拿大的《四季里的世界末日》会突发妙想拍出世界时间停止的那一瞬;特别是《猪宝贝》这部上了今年“奥斯卡”最佳故事片提名榜的澳大利亚影片——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片。猪会咧嘴笑,羊会交头接耳,简直可爱极了。如果你没看过美国电影,在刚看到美国电影的时候,你会以为好莱坞大片们是登峰造极,后来你看过不少好莱坞了,再一看——原来还有拍得更少商业程式而更有趣的电影!

  身为中国观众,我们当然更关心中国电影艺术家们在蒙特利尔的形象,谢飞拿了大奖,腾格尔在领奖台上引吭高歌,这一切当然都收在镜头中。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身穿黑色西服打黑色领结的张艺谋上台去领一项特别奖的场面。张艺谋在前一天接受采访时说,那套衣服他“一衣也就穿一两次”,但穿上这套衣服的张艺谋走上领奖台时,你觉得他简直是从未有过的精神潇洒,面对一片黄头发的人忙着给他发奖和鼓掌,他的风度也从未有过的透出大气。你真看得舒眉顺气、感慨万千……

  作为电影主流圈门外的人,诸葛虹云比圈里人眼界更宽,她能看到更多“圈外”的东西,那些文化的、地理的、民族的……她使用摄像机如使用自己的眼睛一般随意自如;作为一脚又踏进电影圈里的人,诸葛虹云懂得这一切对电影又意味着什么。而且,她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电影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感,把片子制作出超出一般纪录片之上的品位,既看到了你想要看的东西,又得到艺术享受,所以她的片子好看。

  用电影来看电影

  丁人人

  这是一个读起来绕口,想起来费解的题目。可是我在看石桥集团制作的电视片《电影与电影人》时,脑子里一下就冒出了这句话,就把它定作为此文的题目。这是一个谈电影的电视专栏,可它用的是电影的手法来看来说电影的事。所以坐在电视前面的我再来看这部电视片的时候,就自然会生出那古怪的词句。

  此栏目的制片人诸葛虹云女士请我们看的是,她去年7月赴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采访后制作的一集(飞过蒙特利尔的骏马:中国电影与电影人在1995年蒙特利尔电影节上)。在此片中她不仅是制片人,还是编导,还出任“报告人”。这是我造的词,主要是区别于电视主持人,因为在这部片子里她是以第一人称,作为参加电影节的观众来串联这部片子的,与报告文学中的作者,在行文中的角度有些相似,所以姑且称之。这就是电影纪录片中常用的手法,被称为旁观的眼睛。

  在此片中她始终是一个旁观者,最先说的是她箱子丢了;而后说谢飞的箱子也丢了;然后是追逐张艺谋,可听张艺谋说她不过是50多个采访者之一,不免扫兴,索性不与张艺谋谈电影,而是说西装礼服,把张艺谋那张总板得像兵马俑似的脸给弄出灿烂一笑。再而后到饭馆里听腾格尔唱歌,买晚礼服,参加颁奖仪式,《黑骏马》获奖,与谢飞、腾格尔、娜仁花、胡雪桦谈电影……拉拉杂杂,林林总总好像观众跟着她到蒙特利尔电影节走马观花看了一把,使观众有一种旁观者的印象。

  可是,她又不是一个旁观者。丢箱子,是旁敲侧击地在说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管理之差;追访张艺谋的话外音是中国电影人在世界电影圈里的地位;随访观众,好像是随机访问,可采访对象的选择达到一个目的;对普通西方观众来说,看中国电影还是看西洋景,离理解和爱看的程度还远着呢……如此等等,我看诸葛女士是有备而去,有备而拍的,从这个角度讲,她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把自己主观意识和观点用貌似客观的记录手法揉到影片中去了,这也是纪录电影的手法之一。

  如果以上两项算作这部电视片中的两条线的话,那么在这部电视片中还有第三条线,这就是对其它国家参赛影片的介绍,在这不长的影片中,插了德国的动画片《钟》,还加选加拿大的影片《四季里的世界末日》,把整个电视片搅得让人眼花缭乱,使影片的信息陡然增多,与此片的主题似乎又不相干,这又似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在这部电视片中同时有两条内容主线在平行推进。在一部30分钟长的电视片中玩儿这个,国内的电视片中还是少见的。不过细想一下,这样做还是有道理的,她使用了很少的篇幅就把蒙特利尔电影节面上的情况涵盖了,使影片的容量增大,而主线又不乱,还有点像电影中曾用的“离间效果”,虽然影片中大部分是中国电影人的活动,可是有这些不和谐的外国电影插入,使观众始终觉得这是在世界电影圈中谈中国电影,保持了欣赏主体的冷静和客观。

  总之,这是一部与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电视片不太一样的电视片,看起来口味有些怪,会觉得它零散、拉杂不知所云。我想,这大概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中餐的大菜都是由厨师把味道调理好了才端上桌,而西餐的沙拉一般是料全备好,由客人自选自配,自主性大了。可能会有一时的不知所措,只当是这回让诸葛虹云女士带着我们换换口味吧。

  《北京青年报》

  1996年4月9日

  关键词: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国际获奖、中国电影走出去、在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在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导演、在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演员、文化走出去、文化传播、蓝海、蓝海电视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电影与电影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