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助力患者实现长生存,降低死亡风险

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助力患者实现长生存,降低死亡风险
2022年08月24日 15:23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癌症治疗方法,通俗的讲就是激活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众多的免疫治疗药物中,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因其出色的疗效脱颖而出,引领着免疫治疗的新时代。

  帕博利珠单抗目前已在国内5个癌种中获批了8个适应证,在国际上获批适应证覆盖了更多的癌种,在多项临床研究中都证实了其能使患者的总生存期OS获益,实现更长生存。

  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可使多癌种患者OS获益,降低死亡风险

  帕博利珠单抗的多项临床研究都是以OS为主要研究终点,这也奠定了其临床研究数据的参考价值重大,为医生使用免疫治疗药物提供了现实依据。

  在一项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 PD-L1 表达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中,对亚洲亚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患者PD-L1表达如何,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都有显著OS获益。帕博利珠单抗治疗PD-L1 表达阴性的NSCLC患者3年OS率达到33%(化疗对照组19%),中位OS达到21.3个月(对照组12.6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5%。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PD-L1 表达阴性的东亚 NSCLC 人群可以带来长生存的证据。

  PD-L1表达阴性晚期NSCLC 3年OS率33%  PD-L1表达阴性晚期NSCLC 3年OS率33%

  在一项头颈鳞癌的研究中也显示了相同的结果。在这个试验中有两种生物标记的人群,在CPS≥20的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组与标准治疗组相比,中位OS分别为14.8个月和10.7个月, 中位OS延长了4.1个月,且降低了42%的疾病死亡风险。在CPS≥1的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组与标准治疗组相比,中位OS分别为12.3个月和10.3个月,中位OS延长了2个月,死亡风险降低了26%。与常规治疗相比,不但患者总生存期延长,生存率提升3-5倍,并且可以带来持续的生存获益,4年生存率近乎3倍(21.6% vs 8.0%)。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头颈鳞癌4年生存率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头颈鳞癌4年生存率

  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中国患者中OS获益更显著

  帕博利珠单抗在总人群中的OS获益具有统计学意义,那么不同人种间的获益是否相同呢?

  以肺癌为例,中国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谱与欧美国家显著不同,因此开展针对中国人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十分必要。在 2021 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帕博利珠单抗中国肺癌亚组研究公布了最终分析结果。在入组的 125 例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28.1个月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组显示了持续的 OS 获益,2 年 OS 率达到56.9%(对照组 31.7%)。安慰剂组后续有65%的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组仍显示了具有持续的OS获益,两组的OS分别为30.1个月和12.7个月,对比在全球人群中两组的OS(17.2 个月和 11.6 个月),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人群中总体的获益基本与全球保持一致,但获益趋势相对更为明显。

  帕博利珠单抗使患者OS获益的特点在对食管癌的治疗中也表现得非常显著。2019年ESMO年会上公布的中国亚组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中国亚组ITT人群(意向治疗分析人群)中位OS为8.4个月,较整体研究人群的7.1个月延长了1.3个月;死亡风险降低幅度是整体研究人群的3倍(中国人群为45%,整体人群仅为15%)。

  头颈鳞癌中全球及中国ITT人群OS获益  头颈鳞癌中全球及中国ITT人群OS获益

  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中国人群最新4年随访数据公布,长生存再添力证

  近期AACR年会上公布了一项非小细胞肺癌中国亚组4年的随访数据,此项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旨在比较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与标准铂类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中国亚组中共纳入262例中国PD-L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截至2021年4月28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7.2个月,结果显示,在PD-L1≥1%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4年OS率为21.3%(化疗组为12.7%),中位OS到达20.2个月;而在PD-L1高表达的患者中,4年OS率达23.4%,中位OS近化疗组的2倍(24.5个月 vs 13.8个月)。

  中国人群研究:2年OS率56.9%  中国人群研究:2年OS率56.9%

  使用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死亡风险的例证越来越多,具体到中国患者的治疗,其疗效比其他入组人群更佳的例子也不断出现,让我们对免疫治疗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