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场景布局,联想集团持续拓宽AI应用版图

全场景布局,联想集团持续拓宽AI应用版图
2022年09月08日 10:15

  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日前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中美两国引领、主要国家激烈竞争的总体格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中国数字经济领导企业联想集团长期名列前茅。居于自身显著的算力优势,联想集团已在AI领域构建起集算法、大数据、解决方案于一身的雄厚技术实力。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深化,联想集团进一步将深度的技术思考融入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发展肌理,助力拓宽全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版图。

  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中国再度名列第二

  从报告总体排名来看,2021年全球AI创新指数仍呈现明显的梯次分布,可将46个参评国家分为四大梯队。中美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在46个参评国家中,仅有美国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总得分高于50分,(美国59.43分,中国50.14分),与其他国家拉开较大差距,也仅有中美两国在四个一级指标上均排名前五。

  从近三年各国的名次变化看,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中美两国引领、主要国家激烈竞争的总体态势。美国综合实力遥遥领先,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连续两年排名第二;英国、韩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家之间呈现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土耳其、印度等国家的排名上升趋势较为明显。

  研究表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总得分上,与美国的分差进一步缩减。细分指标上,29个三级指标中有10个指标的名次都有所上升,优势指标从2020年的12个增加到2021年的15个。

  此外,截至2021年9月,中国共有880家人工智能企业,排名保持第二,相比2020年同比增长约7%;人工智能企业累计共获得462亿美元的投资,排名第二,平均每家企业融资额为0.53亿美元,排名第一。而中国5G技术专利授权量跃居全球第一,进入全球500强的物联网企业数量相比2020年略有增长,已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不过,相较于自身快速增长的创新产出而言,中国的创新投入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高质量的教育和劳动力资源储备不足,信息化基础还无法很好地支撑人工智能的深层次应用。

  构建全场景AI方案联想深耕产业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已将发展人工智能视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十四五”时期,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旗舰式科技巨头,联想集团在中国AI领域无疑是主流玩家,其AI布局在2017年即已形成体系化成果。在2017年7月召开的第三届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集团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前沿技术探索。当时的联想集团,已形成涵盖生活、工作、社会三大模块,针对不同用户和使用场景的多方面创新技术和AI应用。

  在“2021年度中国人工智能行业50大领航企业”评选中,联想集团强势登榜,位列前十。联想集团推出的行业人工智能平台“联想AI平台”(即“联想大脑”),则是“2021年度十大人工智能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IDC报告指出,受疫情以及行业端对AI投资日趋理性谨慎的影响,近几年来主流厂商的市场格局一直在不断演变,远没有达到格局稳定的阶段。而在此过程中,以算力为核心的竞争力比拼,正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最重要因素。

  作为全球算力第一的高性能计算机提供商,联想集团无疑走在行业前头。在此基础上,联想集团已构建起集算法、大数据、解决方案于一身的雄厚技术实力。

  在算法层面,联想集团可提供基于AI平台的通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匹配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算法;在大数据层面,联想集团拥有超过12PB的国内最大制造企业数据集群,同时在全球建有9个数据中心;在解决方案层面,联想集团充分发挥作为系统厂商在软硬件集成方面的能力,提供软硬件全局优化的方案。

  从当前的人工智能投资方向来看,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发展空间最大、最具投资机会的领域。得益于在算法、大数据和计算力上的领先优势,联想集团已将人工智能技术成熟运用于农业、医疗、交通、安防、制造等诸多领域。

  伴随着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AI技术越来越像生活中的水电煤,以润物细无声的形态深入到大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背后重要的一股推助力,就来自于越来越成熟的平台化解决方案。各个垂直领域的科技头部企业们,正在基于自身的平台实力,支持技术下沉,助推传统行业数智化升级。正是这样的能力输出,打造出了一条前沿技术能够被最广泛应用的通途。联想大脑入选“2021年度十大人工智能最佳解决方案”,正是对联想集团人工智能研发能力、行业赋能能力的认可。

  联想大脑是联想集团旗下联想研究院自主研发,面向行业智能化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为行业用户提供云-边-端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AI方案构建、部署和运行支持。联想大脑拥有先进的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引擎,提供对用户十分友好的直观工作空间,可供用户灵活快速构建符合场景需求的AI模型;同时这些模型不仅可以部署在云上,还可以因地制宜的部署在边缘计算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上;在边缘计算侧和客户端侧遇到的新问题,联想大脑还可以利用小样本终身学习功能,实时更新模型。

  更重要的是,随着场景化AI模型的不断丰富,用户可以通过一站式开发环境自动生成AI解决方案,并实现规模化部署。联想大脑提供6大类100余项人工智能能力,已广泛应用在了联想的智能设备、智能基础设施、以及行业智能化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为制造、医疗、教育、金融、零售等多个行业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联想集团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长期研发和应用中积累的具体经验,着重解决在赋能行业的实践中发现的行业难题,比如AI模型构建难、数据样本少、场景适配慢这些痛点。联想集团将自身在工厂生产、公司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在联想大脑的赋能下内生走向外化,赋能多家制造龙头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也推动包括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持续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联想集团在AI领域聚焦核心竞争因素构建竞争优势,并选择最具发展空间与投资机会的产业应用展开布局,在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创造了在AI领域抓取更多市场机遇,获得更强劲发展势能的可能。

  持续加码研发创新,拓宽应用版图

  作为全球少有的“端—边—云—网—智”全要素覆盖的“新IT”服务厂商,近年来联想始终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AI、5G以及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在AI领域,联想围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知识图谱、智慧数据以及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致力于打造可落地、规模化应用的人机协同AI全栈技术,目前已拥有超过1500件专利申请,名列前茅。联想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而技术创新是联想集团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的道路,已融入企业发展的DNA。公司拥有完善的三级研发体系和技术人才晋升计划,坚持不懈投入研发,持续取得丰硕的创新成果。公开资料显示,联想集团连年登上IFI发布的全球专利250强榜单,在国内是三强之一。自2016年以来,联想集团每一年都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榜单TOP10。据最新发布的《2021年大国创新百强指数报告》,联想集团被评为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最强十家企业之一。在针对制造业单独编制的《2021硬核科技细分指数》中,联想集团位列第三。

  当前,联想集团研发投入翻番的计划稳步推进。公司将继续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新IT”架构,做好战略投入和稳定增长的预测和平衡,加码研发创新,提高可持续盈利能力。联想集团最新财报显示,上财季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29%。这一势头将会持续,三年内力争研发费用翻番的目标保持不变,将成为联想集团关键技术创新的”弹药库”。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办,人工智能工程化推进委员会、RPA产业推进方阵支持的“2022可信AI峰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会上公布了“2022可信AI人工智能平台应用案例”评选结果,联想边缘人工智能平台(又称:联想大脑-Edge AI平台)应用案例成功入选,不仅成为Edge AI平台唯一入选的应用案例,还获评为标杆案例。本平台由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自主研发,应用案例由联想集团内部多个团队紧密协作,并携手新能源行业和显示器制造行业头部企业共同打造而成。

  中国信通院自2018年启动人工智能第三方评测工作以来,围绕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过程的突出问题,不断建设和完善评估测试标准、软硬件测试环境等基础能力,形成了权威的“可信AI”评测体系。围绕此体系,今年中国信通院启动了“人工智能平台应用案例”征集活动,面向人工智能平台产品提供方和产品应用方征集人工智能平台优秀应用案例,遴选后择优发布。本次联想边缘人工智能平台案例的成功入选,体现了业界对联想集团在边缘计算及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实力与发展水平的认可,也是联想集团在AI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最新体现。

  对于联想集团而言,成功入选标杆案例是对自身的激励,在实现“科技赋能中国智能化转型”这一愿景的路上,联想集团不会满足于此。未来,联想集团将继续推进AI发展战略,在降低人工智能硬件成本和效率提升等方面发力,将深度的技术思考融入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发展肌理,助力拓宽全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版图。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