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封红色的信 两颗滚烫的心——正博口腔医院记事

一封红色的信 两颗滚烫的心——正博口腔医院记事
2022年11月21日 15:51

  黄叶落,北风起,肃杀的寒意渐渐浓烈,在这萧瑟清冷的季节,徐州正博口腔医院却收到了足够温暖整个寒冬的礼物——一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

  正博初相遇 寒冬有温情

  医院大厅,患者周老先生年近八十,夫人也七十有余,衣帽裹挟着初冬的寒气,坚持要亲手把这封感谢信送到史主任的手中。

  老两口话很少,偶尔对视也只是羞赧的笑笑,握着一次性纸杯的手微颤,神情略显局促,大抵是很少这样执着热烈地去感谢一个人。

  “我当时就三个要求,第一,不要拔我的原牙;第二,我不要在骨头上打洞,不做种植;第三,一定要保证我口齿清晰,可以正常朗诵诗文。”陪着周老夫妇一同来的顾女士回忆第一次来到正博口腔医院的情景。“我见了很多医生,只有史主任非常干脆利落的同时答应了这三个要求,她也完成了我的所有要求,当时听到老周这个情况,我一定得把史主任和正博口腔医院介绍给他。”

  求医路漫漫 柳暗花又明

  年近八十的周老先生和夫人感情甚笃,相敬如宾,闲时常一同品书论文,参加各种文学集会,本该如此幸福的晚年生活,却因周先生的缺牙而满月有缺。

  周老先生也曾去多家医院就医,希望在保留原牙的基础上,恢复正常咀嚼能力,但均被告知必须拔牙。奈何他患有高血压,且年岁较大,家人对于拔牙方案十分反对,有路倒似有碍,无奈却也无助。

  一次偶然的文学社游园,周老先生和夫人遇到从前的老朋友,顾女士。

  他记得从前顾女士牙齿并不甚好,是位和自己一样的缺牙患者,如今老友一口贝齿,齐整健康,使周老先生又燃起了希望。

  在好友的引荐下,周老先生来到了徐州正博口腔医院,见到了史主任,在详细交谈后,史主任客观分析了周老先生的病情,结合其需求,最终在不拔一颗牙的情况下,对周老先生的牙齿进行了艺术级修复,不但恢复其日常咀嚼功能,且从外观上与正常牙无异。

  纸短情且长 当显医患情

  周老先生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在敬佩您精湛医术的同时,更是感谢您能摒弃利益,一心只为病人着想,是一位了不起的良心医生!”

  “史主任不让我们送礼物,也不许我们送锦旗,说这些都花钱。”周老先生见到史主任,少见的开了口。“我就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一定要当面感谢她。”

  小小一张红色信纸,承载着医生与患者间流动的真情,那是两颗滚烫的心在互相熨帖。

  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医患关系中,总是矛盾占据主要地位,试想如果做医生的把自己摆在商人的位置,患者把自己摆在消费者的位置,充斥着利益的关系怎能稳定亲和。

  正博口腔医院从创立之初就志在建成“医疗至上、百姓信赖的口腔医学中心”。正博口腔医院是为了向所有人提供更权威的口腔医生和医疗技术而诞生,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设立。医术和医德对正博的每一位医生来说缺一不可,在制度的标准之上,是正博人更为苛刻的自我要求。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拔牙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