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光昌边·美景似画间(林兰古庄.新秀光昌)
———从千年古村林兰庄到光昌边村的历史变迁
(作者:劉水平) 光昌边村位于新安水库东岸,据《彭城刘氏宗谱》记载:宋朝林师古公,子龙川令讳汉者,乃迁林兰定居焉。光昌与琳琅并称,光昌者,光国之光乃炽昌也。新安江水库建成之前的光昌边村,人口近千人,这个在进贤溪边上的村庄,过去是淳安县东北部,东源港最热闹、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因为光昌边是进出县城、临岐至临安的交通要道。
老光昌村沿江而建,村中原有“刘氏宗祠”五开间、三进两天井,气势恢宏。祠堂门口有将近五亩地的广场,八支龙灯可同时挥舞。村中有三口古水井,民舍鳞次栉比,田地环绕着整个村庄。水口铜山脚下有罗清塔、文昌阁、桐峰庵、五圣殿、土地庙、桐山亭等古建筑。村前溪畔有水碓两座,舂米、磨粉、日夜不停。这些建筑和设施共同构成了林兰古村独特的文化底蕴,林兰庄地形近似圆形,俗称“铜锣形”,村庄地势平坦周围山水俱佳,田畴广袤 ,加之水利设施完善,旱涝保收,属东源港腹地产粮大村,被誉为“林兰大粮仓”。
历史上的光昌却不叫光昌,而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林兰。也许,在建村之初的宋朝,龙川令刘懋昭初来乍到这里的时候,周遭的山崖上到处都是盛开的林兰花吧?要不然,怎么会以花卉之名作为村名呢。说明光昌边的先辈们都是非常有智慧和想象力的,主要还是村庄美丽环境好,人杰地灵好地方。
当然,以植物花卉来名作为村名,只不过是后人猜测而已。在《淳安县志上》、村里《皇族后裔·刘氏宗谱》并无详细记载。数百年前,是什么因由和理据将林兰二字赋予在这个地方,至今还是个谜,“林兰”地名的由来,那就让它象谜一样地存在吧。
遗憾的是林兰古村今已沉没于水底,在新安江水库没有形成之前,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林茂粮丰。千岛湖形成后,立即成了边缘,成了少有人到达的地方。在村头、湖边看着远处的湖水,遥想着原来的一切。只能说目所能及,湖水静谧,有时起风也只见湖水拍岸,涌起的是思绪,看到的是波纹。站在村边合山上向水中望去,离岸不远的水中有一个巨大的长方形,使水的颜色比其周围的水色要深,那里便是老光昌边所在的水下古村庄。
查阅据《林兰·皇族后裔·刘氏宗谱》,里面详细记载,早在西晋永嘉年间,清河王刘庆五世孙刘蒜,因避王室乱,改名易姓,自称金三,自河南唐邓河白水村,隐居于歙之东乡林兰。后因迁延不果,复姓为刘,返归故里。无独有偶。东晋元帝时期,王敦谋乱。丞相刘球之三子刘光禹,也因避仇杀,亦暂隐于林兰,居未几而返。刘姓与光昌边村这个地理位置,非常的有缘源。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来看,林兰这个地方,似乎成了刘氏先人临时的政治避难之所和世代生活的福地家园。
《淳安县志》记载,到了宋朝,龙川令刘汉(龙川县是岭南地区最早有中原汉人南迁落居的千年古县之一,也是中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被称为“岭南首邑”“百粤轩輶(xuān yóu 使臣所乘之车,引为帝王的使臣,地位特殊而高贵)”“客家古邑”。龙川令,就是龙川县令,县太爷)致仕归养,复迁林兰。刘汉这一次到来,并不是避乱或避仇,而是来定居。他明白:先祖刘蒜和刘光禹之所以把林兰选为避世之地,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淳安古称千峰之郡,人口嫌少,交通阻塞,战乱延之不及,宛若世外桃源。居此以作繁衍生息之计,应该是不二选择。刘姓祖先把光昌边作为宜居家园,实为卓越远见、思远虑深、谋定而后动。
事实上,林兰古村确是一个好地方,光昌边村位于富强溪东岸,田畴广袤,山水俱佳。《林兰阳图引》赞曰:“桐山苍苍。印水泱泱;北浮黛石,东至蔗岗;光华掩映,氏族繁昌j人烟稠密,藜阁辉煌;苗分汉胄,派衍银潢;流芳奕叶,环佩琳琅。”
老光昌边村,地形近似圆形,俗称“铜锣形”。前有九大朝山,后有十大靠山。周遭有林兰十景,分别是:铜山列屏,玉石呈印,双塔凌云,三台插汉,戏狮拱户,舞象排衙,魁星献斗,尚贵遗踪,金园古迹,兰皋足景。其中《兰皋足景》诗云:
东源佳丽汉宫秋,
白水青溪草色幽。
印石千秋浮下塔,
铜山一柱抵中流。
三台雾变原宗鲁,
五岳云深却寿刘。
更有魁星当面立,
钟灵毓秀几为俦。
由于林兰庄位于东源港中游,周边村庄均为产粮大村,且距县城较远,因此。历史上淳安县的官府曾设官家粮仓于此,以利于常年就地直接受纳皇粮正租。于是,附近一带的乡民,就把林兰俗称为“官仓”。可见当时光昌边村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和重要。
到了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扰境,淳安各地生灵涂炭。清军剿之不力,乡民自发组织众志、全胜二局,以抵御匪军侵扰,“官仓”林兰庄村民加入民团者甚多,后因寡不敌众,战死者数以百计。
同治年间,西匪尽平,官府着手嘉奖有功于斯役的团体和个人。谓“官仓”村民英勇有为,光复故土有功,乃以“官仓”同音之“光昌”定为村名,意喻“光国之光,云乃炽昌也”。
光昌村民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其最著称的是“三潭放生”。清朝康熙十四年,刘氏族人定下了永久放生规矩。境内的印石、石壁、桐山三个水潭,严禁捕捉鱼类。同治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知县姜卓为严禁事“发光昌边实贴”,并立碑示禁,以儆效尤。告示云:“钓饵莫投,泽国俨同乐国;网罗不入,水乡即是仙乡;彼生灵既得安全,尔居民亦当获福。”三百多年前,光昌的老祖先就有这种生态保护意识,实属难得之善举。
新安江大坝建成后,近千人的光昌边村民开始了移民搬迁,绝大部分搬移至金华市苏孟乡淳昌村(又称金华市石门农场、十三队、十三里);金华市武义县壶山镇道光昌边村(在县效富庶之地);金华市石门农场十四队杨岸村;还有移民到余杭、建德、富阳等郊邻县市区的,据悉最远的个别户移到江西境内。后面,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惯问题,许多村民思乡心切盼望着早日回迁,纷纷徒步返乡安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吃了不少的苦啊:回村沿河后靠盖茅草棚、建泥房子、围垦农田、山上与动物抢食……我的爷爷奶奶和父辈们真的很了不起。
有苦亦有甜,光昌边村人能吃苦,当然一定有福报,所以才会印迹了这里注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仅近代,这里有时任国民政府浙江省保安团独立团长刘福林(少将军衔,后因拒绝接受投降被枪毙);有与方志敏并肩战斗的地下党刘富隆(后因叛徒出卖牺牲);有解放前淳安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刘裕和,他是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学生会主席,曾经因与蒋介石同框合影,二次入狱进行劳动改造,据说他的书法艺术超高,现在传世的仅留存一张吊唁书稿。共和国成立后,曾经有“妙手回春、华佗再世”的百叶先生、方贤花医生;有曾任淳安县林业局长和公安局长的刘华德;有浙江省税务局的副局长、总经济师的刘炳荣(副厅长级);有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方毅(正厅长级);有超大型国企杭实集团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发根(二级巡视员.副厅长级);有淳安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局局长刘荣平,学校校长方国华,有县政协委员,高级工程师,有杭州市高层次D、E类人才,有教授和副教授,有杭州市千岛湖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文昌镇第二、第三届商会会长以及多名企业家等。
目前光昌边村民有600余人,其中拥有大中专文化学历的有140多名,足见村民对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视和努力程度。
目前,光昌边村分坎山、余坑源、杨岸、石后、武绥5个自然村,人口600余人,全村沿湖沿线,典型的前水后山村,风景十分优美。村民们主要以林业、茶叶、果树、手工业、种植业、养殖业、餐饮民宿为主的经济来源。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工作,本届任上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开通了丰杨隧道;改出了杨坑荒废的农田;争取到了县重点村建设(路灯、道路、环境升级改造);改出了坎山的一段农田灌溉小溪;余坑源的农田水利设施溪坑筑堤工程完工;杨岸码头建成投用;克服困难打造了移动服务式的老年食堂;为70岁以上老人发钱发物进行慰问;引进了第一家光伏企业(现正在积极推进中,争取改变部分的土地性质,用以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举办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2024年正月初一,2025年仍将继续);村里卫生情况是历史最高水平,并连年获得文昌镇第一名,上过县里的卫生红榜村;村务公开透明,村两委干部清廉自律,服务意识强,获得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和赞誉。
古林兰庄历史久远,美丽富饶,文化底蕴深厚;曾经的光昌边村因交通闭塞而孤立无援成了“困兽”,如今的光昌正向我们阳光灿烂般走来,现在随着丰杨隧道的开通,将光昌彻底从“边缘”和“孤僻”之中解放出来,从文昌沿湖滨过来,将文屏栅源、丰茂、光昌边、富山这五个美丽的乡村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多彩的山水画卷,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迎来属于“光昌”的经济发展新时代!
作者介绍:刘水平,男,1973年出生,淳安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兴经济产业研究所客座教授,杭州市高层次E类人才,淳安县政协委员,杭州市千岛湖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淳安县新乡贤联谊会理事,文昌商会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创业导师,任浙江万泰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千岛湖美誉药业有限公司、杭州鱼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高管。
(来源:点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