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际先驱导报2007年终特刊
卷首语:激荡,为了向上的梦想
    2008年世界风起云涌,激荡人心。但要作出一个预测,首先要对今天所处的世界有一个基本共识……
    2007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文章感慨说:“圣诞节是中国制造的。”他说这句话是有理由的,因为每个圣诞节早晨,当所有的礼品包装被拆掉后,他都会仔细地看看它们是哪儿制造的。[全文]

    年终特刊《中国策》目录:激荡2008 坚强2007
  国际先驱导报特刊《中国策》——激荡2008
2008,中国复兴之路新起点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个五彩斑斓的年份。奥运会、政府换届、改革开放30周年,其中每一件大事都令中国人充满希冀。而中国应该如何抓住这些契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跨越?我们专访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他看来,无论经济还是社会、政治改革,中国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路线图,并在面对压力时学会了反省自己。详细>>
谨防陈水扁拒不下台
    2008年,注定要在两岸关系的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马英九和谢长廷谁能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明年“大选”可能出现类似“两颗子弹”的突发事件?陈水扁下台后往何处去?中国大陆又该有哪些应对之策?针对这些问题,《国际先驱导报》特地专访了台湾知名媒体人陈文茜、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和香港知名台湾问题专家王家英。详细>>
中日应超越狭隘民族情绪
    明年早些时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8月将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中日两国还商定将明年定为“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机遇已经呈现,究竟如何把握?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外交智囊机构“外交政策学习会”会长五百旗头真,目前负责为福田首相的外交出谋划策,他向本报解读了明年的福田对华外交。详细>>
中印需突破边界心结
    临近岁末,中印两军之间首次进行的反恐共同训练无疑为两国关系增添了一抹亮色。尽管这一年来,不利于中印关系的消息始终不断,但有印度总理辛格明年年初的访华作为开篇,人们又对明年的中印关系充满期待。对于2008年中印关系发展前景,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学院东亚研究中心的谢钢副教授、德里大学东亚系的谈玉妮副教授向本报发表了看法。详细>>
核申报决定朝美外交走向
    但对于朝核问题来说,无论是顾后还是瞻前,都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2007年,朝核问题的确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了“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朝鲜宁边三个核设施已开始去功能化;美朝关系有所改善;南北间经济合作交流正向纵深扩展;朝鲜已宣布大力抓经济,对外展开外交攻势……详细>>
中德解铃还看默克尔
    “强调做生意的德国人,外交政策很务实,可惜不同程度地掺进人权和意识形态因素,给自己的外交造成阻力”……
    德国新政府曾令中国充满期待。默克尔总理上任后两次访华,本来可以为中德关系注入新活力,但时至今日的状况却令人大失所望。2008年,预测中德关系迅速回暖仍然不现实,正如中国成语所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详细>>
  国际先驱导报特刊《中国策》——坚强2007
中国崛起:逆境中的飞跃
    “作为一名直接参加嫦娥一号卫星研制任务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激动、十分自豪。”——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
    2007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个国家对于崛起的向往。详细>>
中国统一:挑衅中坚守冷静
    “大陆那么好?太平洋又没加盖,觉得大陆好就游过去呀!”当生活困苦的民众表示不满时,身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陈水扁竟以此回应。
    2007年,重回权力制高点的陈水扁,有恃无恐地开始了‘分裂’的末路狂奔;但中美联合‘制独’的策略也日渐清晰。详细>>
中国军力:“威胁”声中展现和平
    “没有相互信任的透明度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要做到相互信任,就必须相互尊重。”军事专家陈舟在纪念建军80周年之际表示。
    外界的猜疑和责难,反而使解放军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详细>>
中国财富:穿越怀疑的眼光
    “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在和全球化发展的速度赛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财经》年会上谈到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时说。
    中国财富从未这样多,也从未这样成为世界话题。详细>>
中国股市:炙热中承受考验
    “多数人乐于价格上涨,除了上涨还是上涨,这像是赌场,而不像华尔街。”摩根士丹利亚太区前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评价中国股市。
    要使股民懂得买股票可能挣,也可能赔。这个道理可能理论上懂得,但是感情上过不去——温家宝。 详细>>
中国制造:风波中寻找方向
    “我非常不满意欧盟的讲话,我非常不满意曼德尔森的发言。”吴仪指责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以偏概全地指责“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东西有必要这么便宜吗?‘中国制造’风波给了中国一个教训,我们的生产模式应该变一变了。详细>>

特别报道>>

更多内容>>

专题内搜索

关键词

查看全部专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