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自己优秀的建筑艺术。特别在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之后,藏族人民广泛地与兄弟民族及友邻各国进行文化交流,融合了各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缘故,藏族工匠的高超技艺只是在宗教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现存的寺院、宫殿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藏族工匠师们在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建筑装饰、建筑结构、利用地方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使得西藏古建筑无论在我国建筑史上,还是在世界建筑中都占据了重要 的地位。
这些建筑艺术的珍品,为神奇的高原增添了魅力。如果说布达拉宫华美瑰丽的金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权,那么西藏古代建筑就是世界屋脊的金顶,象征着藏族人民的伟大和智慧。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传说藏王松赞干布为防敌患而建。当时的宫堡之间有铁桥相连,后毁于兵燹。现在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1645年,工程历50年而成。在这组建筑群中,有可容500名喇嘛诵经的经堂、佛殿,有达赖的宫殿、灵塔以及作坊、监狱等。布达拉宫是梵文普陀罗的转音。而布达拉宫依普陀山岗建造,高达117.19米,外观十三层,但实际是九层。全由花岗岩砌筑,墙身收分显著。传说在双层墙体内还灌注了铜汁,增强了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宫墙以白色为主,中间部分运用赭红色和少量土黄色。红墙中部采用上下贯通七层的深色竖向大窗格,白墙上散布大量小窗户,平顶女儿墙采用具有栽绒般质感的绛红色“巴喀”(白麻)草,将红宫白宫连成一气。整个立面无论在体量线条、明暗虚实、色彩质感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处理手法突出了中心建筑——红宫。最高处的金顶采用了明、清式斗拱结构和歇山屋顶形式。浑厚坚实的外型与精美灵巧的金色殿顶形成了藏族建筑雄伟而活泼的独特风格。布达拉宫显示了藏族人民在应用石材方面所取得的出色成就,也是我国古代高层建筑杰出的典范。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传说是为收藏文成公主带来释迦牟尼佛像与尼泊尔公主带来的墨尼多尔济佛像而建。当时大批工匠随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汉族先进的建筑技艺,所以大昭寺最初的建筑留下了唐代建筑风格的痕迹。该寺经历代维修扩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存建筑主殿高四层,有金殿五座。该寺平面布局以殿阁回廊联合构成组合单元。采用西藏寺院传统平面布置。大门内精美的壁画和彩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把殿堂烘托得富丽堂皇。
哲蚌寺、色拉寺先后兴建于公元1416年和1419年,皆为亚洲著名寺院,这两个寺院和西藏大多数寺院一样依山修建,楼阁重叠,如同城市。在平面布置上,无对称轴线,多利用地形自由地布置建筑。“扎仓”(经学院)或“措钦”(佛殿)作为主体,在平面布局上居显要地位,并与喇嘛住宅等辅助建筑构成院落。经殿内利用空间、色彩、装饰和天窗采光等手法造成神秘恐怖的宗教气氛。这是西藏宗教建筑的共同特点。
罗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是七世纪以后历世达赖消夏避暑、处理政务、进行宗教及政治活动的行宫。园西的鸟尧颇章(帐篷宫)为园内最早建筑,是清驻藏大臣根据清朝延旨意修建的,以后,又陆续兴建了格桑颇章(吉祥平安宫)、措吉颇章(湖心宫)和金色颇章。最晚的建筑达旦明久颇章(又称新宫)建于1954年至1956年。该园占地36公顷,可分为宫区、宫前区、森林区三个主要部分。作为园林建筑,罗布林卡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而且带有浓厚的西藏地方情趣。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