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以战略眼光看待石油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9日11:08 中国石油报 | ||
本报讯:近期,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出现了波折,全球媒体和国内媒体对此十分关注,进行了种种猜测和评论。为了客观、清醒、理智地分析和评价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在油气领域的合作,中国石油报于2月13日在北京举办了“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油气合作研讨会”。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同志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会者认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互补互利性,我们应该共同来消除疑虑和偏见,积极实施多元化能源战略,确保持续增长 前驻美国休斯顿总领事馆发言人徐英: 目前,中东危机仍在继续,战争阴影挥之不去。有迹象显示,美国有可能占领伊拉克,整个中东地区力量配置将因此有所调整。对于不少中东国家而言,美军兵临城下将有可能变成现实,美国将成为该地区内的支配性力量。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举措,目的是为了确保其在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的使用和开采权,将对各国的石油生产和消费产生影响。 我国2000年原油进口量高达7027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2%。据估计,不久后我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1亿吨。国内油气供需矛盾不断增加,进口原油一半以上来自中东这样的敏感地区,石油战略储备问题亦迫在眉睫。从国家安全利益考虑,我国必须实行石油国际资源的多元化,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石油问题。 纵观主要国家的能源战略,不难发现:美国打算加强国内油气的开发利用,强化应急反应能力并加强在全球的战略布局;日本由节能转为开发,进一步开拓外部市场,扩大石油储备并实行能源来源多元化;欧盟努力确保外部能源供应,与俄罗斯建立战略性能源伙伴关系并在亚洲、拉美等地进行能源合作。 我国与俄罗斯在石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俄罗斯能源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占外汇收入的60%,占税收的25%。俄罗斯实行积极的"能源外交",把石油作为推动内外政策的杠杆,以石油为武器改变国际政治格局。外交上对美作出一系列让步的同时,俄与美和欧盟分别签署了加强能源合作的协议,并承诺向欧美"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称"俄罗斯将会成为向美国提供稳定石油供给的战略伙伴",争取到了8国首脑会议正式成员国资格,并从西方获得用于销毁核武器的200亿美元资金。俄罗斯的举措使执世界石油市场牛耳的阿拉伯产油国遭遇激烈竞争,并使欧佩克对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力下降。俄总统普京还曾表示,要建立俄日"能源桥",修建贯通俄大陆架、萨哈林岛和北海道的隧道,将日、俄、欧铁路连接起来。2001年,日本经团联与美埃克森石油公司共同制定了美、日、俄天然气管道计划,商定在2005年建成通往北海道的管线,2006年年中通气,计划将在30年内每年向日本供应750万吨液化气。最近俄媒体称:"安加尔斯克-大庆方案"有明显缺点,"太平洋方案"则可以避免中国方案的主要缺点,因为它可以把俄罗斯石油直接送到亚太地区,首先是送往日本,每年5000万吨,约占进口量的1/4。日本甚至表示愿意参加投资建设长度为3765公里、造价为38亿至56亿美元的输油管道。 "9?11"事件后,美国石油界活动积极,推动BTC(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线建设计划的具体实施。日本的广濑隆认为,布什家族与BTC输油管线有密切关系,在里海油田地区,操纵从阿塞拜疆油田到土耳其这条国际输油管线的正是布什总统的私人顾问。 最近,俄罗斯传媒披露通往大庆的输油管线可能有折衷方案,这表明我国在俄罗斯战略决策中尚有一定地位。我国政府和企业都要在继续发展两国传统友谊、经济互补合作的基础上针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摆事实、讲道理。同时,要尽快把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放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从而确保我国的战略利益。(中国石油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