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拍完电影从来没想过回头看一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11:25 南京《周末》 | ||||||||
本报实习记者 施 虹 “今年最具商业性的国产大片就是像《绿茶》这样的” 《周末》:张导,您好!您拍的电视连续剧《闪》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张元:《闪》现在已经拍完了,不过具体播出时间还没有定,相信很快就可以和观众见面了! 《周末》:对于《闪》剧,您个人觉得拍得如何? 张元:我一向是拍电影的,《闪》剧对于我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想这会是一个全新的样子,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电视剧毕竟不同于电影,它比较长,主要是靠情节来吸引人,《闪》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周末》:除了最新的《闪》剧,您还在徐静蕾的新片《我和爸爸》中出演了一个角色,在影片《绿茶》里也有演出,做演员的感觉如何? 张元:从导演转而做演员,这种感觉很有意思,与以前从摄影机画面里看效果相比,在摄影机前作为被摄对象的感觉很新奇。 《周末》:去年,您一气呵成拍了三部风格迥异的片子《我爱你》、《绿茶》、京剧《江姐》,然后现在又拍电视剧《闪》,此中差异如此之大,您会不会觉得转得太快? 张元:我个人非常自信,我觉得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所以我并没有感觉力不从心。而且在拍摄这些片子的时候,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寻找分割,所以这里边不存在冲突。 《周末》:2002年,您拍的片子可以说都是向商业片在靠拢,可否将这一年定义为您从艺术片向商业片的大转型? 张元:可以这么说吧,艺术向商业的转型我同意。难道你不觉得今年最具商业性的国产大片就是像《绿茶》这样的吗?不仅在商业上成功,而且在艺术上很有特点。 “我对中国的电影的确比较失望” 《周末》:正如您所说的那样,《绿茶》在艺术上很有特点,商业上也有一定的成绩,那么您觉得在您执导的电影中这两者孰轻孰重呢? 张元:我永远不相信一个没有艺术的电影可能生存下来,所以我十分重视《绿茶》的艺术性,正是《绿茶》独特的艺术性才使它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我眼里,《绿茶》还是一部艺术片。 《周末》:您以前执导的影片,像《北京杂种》、《东宫西宫》、《过年回家》等等启用的都是一些当时还没什么名气的演员,而《绿茶》是您首度启用姜文和赵薇这两个大牌影星,还有傅彪的友情出演。您觉得,《绿茶》不错的票房成绩和他们有没有关系? 张元:任何电影要想在票房上取得成功肯定离不开明星的号召力。我本人也认为,《绿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姜文和赵薇这两个演员是最主要的因素。 《周末》:那您所说的艺术性又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有人评论说,这是一部技巧花哨、外观华丽,却缺少了内涵的电影,您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张元:至于它在艺术上的突破是体现在画面上还是音乐上或者其他方面,这应该是由观众来评说的。而且这部片子我在拍完以后也没有看过,现在很难评说。 《周末》:拍完《绿茶》后,您都没有再回头看一遍,是不是因为它是一部商业片,和你个人以前的风格相悖呢? 张元:不,我自己的影片我拍完以后从来都没想过回头去看一下,无论是以前的纯艺术片还是现在的《绿茶》,都一样。 《周末》:可以说《绿茶》在商业上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为什么您一直觉得“生活是悲痛的,电影是幸福的”,但却对中国电影很失望? 张元:事实上是这样的,我对中国的电影的确比较失望,现在我的成功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其实我一直在坚持用平民化来打动人,我觉得我拍的东西其实是谁都能接受的,不过我早期的作品还是不能在国内播放。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实只有两种出路,要么万岁,要么死亡。除非大众对艺术有着无比的理想,否则中国的电影就是死亡。虽然我希望观众对于艺术的追求之心不灭,但现在的我是失望的。 《周末》:您曾说过在《绿茶》之后您可能不会在中国拍电影了,这是真的吗? 张元:是真的。在《闪》以后我没有在国内拍电影的计划了,大概我会到国外去做新的尝试吧! 《周末》:那么您是否有从国外再打入国内的打算呢? 张元:现在我还不能明确地说要怎样怎样,具体还是看发展吧! 《周末》:最后请您对赵薇再说两句吧。 张元:赵薇,她是个极好的演员,我期待着和她的下一次合作。即使我在国外拍片,如果有合适的角色我也一定会再次邀请她的。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