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1950年,北京市机动车只有1757辆,到1997年发展到100万辆;而从100万辆发展到200万辆只用了短短6年。
◎根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预测,到2008年北京市机动车将达到350万辆。
◎2003年今年前7个月,新增机动车19万辆,平均每天新上牌1000辆,最多的一天达到2263辆。
◎2002年北京新增机动车27.6万辆,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私人机动车发展迅速。目前,北京每百户拥有小汽车12辆。
◎2003年7月份,全市主要道路流量比上月增加了10%至40%,比去年同期上升5%至8%。
◎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122”报警台统计,2003年7月份以来,日均阻塞报警371起。7月21日全天,“122”报警台共接拥堵报警507起,与上周相比上升了52%。
◎按照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当轿车平均价格接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倍至3倍时,就是轿车批量走进家庭之日。2002年,北京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7746元,约合3355美元,由此看来,汽车进入家庭似乎已势不可挡。
◎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相比,北京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九五"期间,北京市道路年增长率为3.5%,2000年全市道路总长度16578公里,其中城市道路(五环路以内)2134公里,道路面积2955.7万平方米,。
◎2000年北京人均道路面积4.7平方米,少于上海6平方米、东京13.5平方米、伦敦24.5平方米。
◎在香港,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人占到了90%;在华盛顿占到了80%,而北京,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还是70%,现在只有不足40%。
声音
◎经济学家茅于轼:“北京的交通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了。虽然市政府不停地修路,但是拥堵状况毫无改善。每年几十亿修路的钱,还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所以我建议用路收费。”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 "如果公共交通完善、方便,我将选择不买车。"日前由北京交通委员会所做的调查显示:如果北京的地上地下交通非常方便,将有60%以上的人选择不买车而乘坐公交车。
◎经济学家杨东平:我们经常举发达国家的数字,说他们拥有多少多少私车,鼓吹中国也应该"轿车进入家庭"。然而,那只是部分的事实。世界上所有大型城市无不是主要靠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铁之类的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专家:"200万辆汽车保有量相对于北京市1300万人口来说,数字还小得很呢。以城市整体规模看,7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才是合适的。"
◎家乐福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鹤能:共交通的发展可以降低人们的交通费用,有利于大众的出行。他通过世界各国成败得失对实现城市化提出了五条建议:1、事先规划一个支持多中心组织结构的城市网络;2、商业中心集中在地铁和铁路沿线;3、优化资源组合,通过公共交通与公路的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结合来连接各个城区中心;4、在市政规划时要保证各个各地区都具备综合功能配套设施以便于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5、发展多种业态的商业并事先为优化运营进行必要的规划。
◎法国电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还可以通过对三轮车实行电动化并设相应的快速充电站,或提倡使用电动自行车,为老人、残疾人开发单人自驾交通车等方式来缓解交通。(编辑:秋秋)
|